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8/07 01:00:19瀏覽2280|回應12|推薦19 | |
寫在父親節前夕--老芋仔兄弟回家了 他,出生在山東省郯縣郯城鎮,這個「郯」字音唸「談」,在字典上僅僅寫著 :「山東地名」,從未在其他地方見到使用這個字,每次我寫下來考朋友,也從未有人會念 ; 唯一的一次在十多年前,只有遇上一個人會念,大小S的徐媽媽,因為那也碰巧是她們的祖籍,她說 :「舅舅回老家看過,馬路還是黃土飛揚,路上走的還是驢車、馬車、板車,鄉下地方交通不便,電力都沒有,吃的也還是井水。」那是我對郯城鎮僅有的所知。 題外話扯遠了,言歸正傳,他三歲死了母親,六歲那年,和父親走在塵土飛揚的鄉間道路,背後響馬土匪高吼 :「站住 ! 站住 ! 不准動。」父親是聾子沒聽見,年幼的他根本沒搞清楚狀況,和父親繼續走著,響馬開槍打死了父親,他愣在一旁,眼看著父親倒下,鮮血冒出浸濕了衣服,眾響馬呼嘯而過。 他九歲那年,整個中國動蕩戰亂,十三歲的哥哥牽著他混在逃難的人潮中,後來也不知怎麼當了兵,抗戰打侵略的日本鬼子,立了不少汗馬功勞,獎狀都好多張,直到民國三十四年,兄弟倆跟隨部隊到了台灣。沒多久,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部隊發了十二條的金條宣告他退役,目不識丁的他被人連哄帶騙,一個晚上金條就賭輸光光。 兄弟倆總以為很快就會回大陸,誰知山河變色再也回不去了,當過踩三輪車、市場小販、出賣勞力的粗工...,就此落地生根,在台北各自娶了台灣太太,生了我們這些第二代的芋仔蕃薯。 老芋仔的爸爸不識字,只是煙酒公賣局的小工,下班後還趕著去打鐵仔街(現在的赤峰街)拉三輪車,無論怎麼辛苦,還是入不敷出,每逢開學,我們六個孩子的註冊費,總要東湊西借,搞的焦頭爛額,童年一直是貧困,生活總是捉襟見肘 ; 爸爸唯一的消遣就是晚餐一杯太白酒,就著一塊錢的花生米配酒,那花生米還是我從柑仔店買回來,邊走邊偷吃剩下來的。 記得有一年中秋夜,喝了酒的爸爸指著月亮痛哭流涕 :「俺想俺地老家啊 ! 想俺地爹娘呀 !」看他哭的搥胸頓足,我們幾個蘿蔔頭嚇得不知所措。 等到我們有能力帶他回故鄉看看時,才發現老煙槍的他已經是肺癌末期,眼看著他逐漸骨瘦如柴,因化療無法進食而插上鼻胃管,拖了半年多還是含著不捨離開。 什麼都不懂的我們哭的呼天搶地,老公依照台灣習俗買了許多薄如蟬翼的絲綢唐裝上衣,層層疊疊的給老爸穿上。 頭七的晚上,老爸托夢給小妹 :「爸爸好冷喔 ! 俺地衣服呢 ?」 管它三七二十一,什麼習俗不習俗,我們就在住家對面空地,把老爸所有的衣服通通燒給他,當然也燒了堆積如山的紙錢。 大約半年後吧,有個晚上我夢見老爸,他穿著色彩亮麗的夾克,英挺的身材帶著慈祥的面貌,和十多年前就過逝的大爺(我們對伯父的稱呼),兄弟倆手牽著手漸行漸遠,邊回頭對我說 :「俺和妳大爺回老家囉 !」消失在白芒芒的濃霧之中。 算起來老爸走了十五年了,相信他們兄弟倆在天上的家過得很幸福。 本篇文章刊登於 蘋果日報 人間事 回老家一路平安 2005.08/07 (亞薇)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