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秋天 在中橫支線
2008/11/08 17:50:35瀏覽3115|回應0|推薦30

秋天 在中橫支線

從宜蘭往梨山的中橫支線,是我極喜歡的一段路,途中經過的獨立山、留茂安、四季、南山,以及思源埡口……光聽名字便充滿遐想,更別說實際去經歷她的美好。

甜根子草

還未上中橫支線,在過了泰雅大橋近松蘿一帶,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蘭陽溪河床上的一片甜根子草,有著白色絲狀毛的草花,在陽光下發出銀白色的光澤,本來灰暗的河床,剎時也為之亮眼起來……而這片銀亮如皎潔月華的甜根子草花,也像是為中橫支線這一線的秋,揭開了美麗的序幕。

p.s.對於如何分辨甜根子草、五節芒、蘆葦,以及蘆竹有疑問的朋友,不妨可以參考這篇網址(http://e-info.org.tw/node/5154)裡的文章,相信可以解答你一部分的困惑。


羅氏鹽膚木

在傍著蘭陽溪走的台7線上,公路旁的某些樹木,這時全染上了淺淡黃綠的顏色,在強勁溪風的吹帶下,無不猛烈地搖著頭,讓人不注意也難。

原來是羅氏鹽膚木開花了。這種喜歡陽光的小樹,常生長在沒有林蔭的開闊地上,而公路上方,及溪岸側無邊的寬廣天空,更是她們喜歡探頭探腦的地方,所以這一路上都不乏她們熱鬧的身影。細看她們的樹形,無不似傘一般地向上撐開著,這也是「向陽」樹木樹形的典型特徵。對陽光,她們可是很飢渴呢。

細看她們的花,一枝枝似未撐開、但傘尖直指天際的傘。這些人稱「圓錐花序」的花,都高踞在枝梢末端,像是用力地吸吮著秋陽的滋養,好盡快結實成果。這時,不少蜜蜂也來幫忙,他們在黃綠的小花間任意穿梭,努力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好準備。

有些羅氏鹽膚木這時已結實纍纍,殷紅的小果實並且結滿樹稍。千萬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果實,因為這些果實裡含有「薄鹽」,早期住居山上的原住民不易取得海鹽,因此多取這些果實作為鹽的替代品,所以羅氏鹽膚木又有了一個很貼切的名字,叫「山鹽青」。(對比「海鹽白」)

除了做為鹽巴,山鹽青對早期原住民尚有不少用處。根據我住在鎮西堡的朋友「山豬阿慧」觀察,她說住在鎮西堡的泰雅族人曾如此利用羅氏鹽膚木:(參見網址http://blog.udn.com/cinsbuipay/474775)

1.將樹幹燒成木炭後磨成粉,為火藥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作獵槍的引信)
2.果實為鳥兒的食物。
3.果實成熟時,用來判斷今年最後颱風會來的季節。
4.鹽膚木的果實,在完全成熟後,表面會有一點鹹鹹的,是早期鹽的替代品。

所以秋天開花結果的羅氏鹽膚木,原來還是老天爺給予人及自然的秋之嚮宴呢。


睫穗蓼

在結滿紅果實的羅氏鹽膚木下,有許多穗狀的花序在綠叢中招展著,原來是睫穗蓼將開花了。

秋天,並不是睫穗蓼主要開花的季節,性喜潮溼的她們,最喜歡在晚冬還休耕的水田邊上,趁著秧苗還未插下的間隙,盡情綻放她們的花容。因為是趕在春天到來時開花,所以有人稱她們是最春天的小草。

但生命力旺盛的睫穗蓼,不一定要在水田邊上,也不一定要在冬末初春,只要氣候溼潤,土壤肥沃,她們都能「大片」地生長,展現睫穗蓼「數大就是美」,不可輕侮的實力。

細看睫穗蓼的穗狀花序,可以看到些細細的麟毛,而這樣的麟毛,也可遍見於莖上,因為整個植株都布滿這樣似「睫毛」的細絲,所以才取名「睫穗蓼」。

由於植株低矮,睫穗蓼常會在不經意間為人所略過,但只要你願意低下身子,一定會驚喜地發現,這草叢裡的「一蓼一世界」。


山芙蓉

在過了四季的公路邊,有一樹比陽光還燦爛的花樹,花樹上滿開著純白色的山芙蓉花,正迎著秋風,在秋陽下微微笑。

一如羅氏鹽膚木,山芙蓉也是酷愛陽光的樹木,過了四季的這一片向陽公路,應是她們喜愛晒太陽的地方吧。

走近花樹,發現臉皮(花瓣)薄的山芙蓉花,正被秋風吹得羞怯無限,連臉色也十分地蒼白,只花心處還殘留著幾許殘妅。但這也只是她當下的顏色而已,再晚些,午後傍晚,花色會轉為夕陽一樣的桃紅或紫紅色;更遲些,太陽下山時,即已是花凋時分。

這讓我想到了山芙蓉的近親木芙蓉,也是晨起白妝,中午桃紅,晚來深紅,隨即凋落,因為是一日三色,所以古人稱之為「三醉芙蓉」。而山芙蓉一日花色的變化,也像是木芙蓉的一日三醉,只是令她沈醉的不是醇酒,卻是暖暖的秋陽,以及嗆勁的金風。

再仔細看,山芙蓉花淡紅的花心裡,還有一個由許多雄蕊合生成的長「雄蕊筒」,將雌蕊保護在內裡,只露出分岔的柱頭以接受花粉,這種特殊的構造是「錦葵科」家族常有的特徵,例如朱槿,也是有一類似長長的「雄蕊筒」,這是錦葵科特有的貼心設計,但意外的,也成了蜂蝶方便降落及踩踏的地方。

有著長長「降落桿」的山芙蓉花,自然成了蜂蝶的好目標。這棵山芙蓉的每朵花裡,這時都飛集了不少大型的不知什麼蜂在採集著花粉。聽說,木芙蓉花也是金龜子最喜愛的食物,他們把她的花瓣當作最美味的「脆皮薄餅」,一下子就吃個精光……人們眼中美麗的山芙蓉,在小蟲子眼裡,更可能是一桌豐盛的華宴吧。

能在山芙蓉開花的短短一天裡,也在金龜子還未發現她之前,看到她最盛放的美麗樣子,如此的一期一會,也可說是秋天最美好的邂逅了。


蓪草

在過了南山村,近思源埡口的路旁,開始出現一些巨大的白色花序,而花序的主人,也是以巨大著稱的蓪草。巨大的樹型、巨大的葉片,是蓪草早已為我烙下的巨大印象,可沒想,她的花序竟也是如此巨大。

雖名為草,但論身形,蓪草應該稱「蓪草樹」吧。這種有著大手掌葉片的「樹木」,性喜生長在陰溼的地方,所以台灣的東北部,以及新竹五峰、尖石一帶雨量較多的山區,是它主要分布的地方。

蘭陽溪上游的中橫支線山區,也是蓪草主要的生長地帶。公路旁三三兩兩聚生的蓪草樹梢上,這時節全插上了一簇簇巨大的蓪草花序,細看白色的花序中,全是由一顆顆表面滿是突起的小球果所構成,這些小球果像是沾滿糖粒的小糖球,對動物和昆蟲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蝴蝶來了,蜜蜂也纏繞著,有時五色鳥,赤腹松鼠……也會來「蓪草雜貨舖」覓糖吃。

除了這些鳥獸昆蟲將蓪草當作寶貝,我們的祖先也早已發現了蓪草的諸多好處,泰雅族曾有首「蓪草之歌」如此唱道:

「樹種了就有根,根種了就再長,泰雅族的子孫啊,我們要把好的蓪草留給子孫……」

古人很早就發現蓪草白色柔軟的髓心,可以用來造紙,以蓪草髓心造的紙稱為「蓪草紙」,是很好的書畫紙,也由此發展成台灣早期很重要的手工藝外銷品,關於「蓪草紙」,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看這個網址: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1830

在閱讀蓪草的資訊時,我一直弄不明白何謂蓪草「白色柔軟的髓心」,但當看到了這個網址http://blog.xuite.net.tw/choclin/shop/18258180 的介紹後,我恍然大悟了,這不是我們小時做勞作都會用到的材料嗎!?

原來,我們和蓪草的距離這樣近啊!她不再是遠方山林「粗手粗腳」的傻大個兒了,還是會開著美麗白花,曾和我們以剪刀漿糊小手相黏的老朋友哩!

對於蓪草有資訊的朋友,不妨到“綠知行“部落格去探訪,那裡有很豐富有趣的資訊  。(請用google搜尋“綠知行“即可找到)


思源埡口

秋天的思源埡口,難得的秋高氣爽,埡口下的公路、的綠林、的南山部落、的蘭陽溪谷……無不歷歷在目,從這裡看,更能明白這裡的秋,何以總是陰沈著臉,因為秋冬的東北季風,匯進了漏斗一般的蘭陽溪谷,而思源埡口,正是這漏斗的底端……所有的雨雲,能撐到最後的,無不積在此處了。

特別的地理形勢,使得這裡的植物,特別地受雨雲的照顧與摩梭,對植物而言,這裡又無異是天堂,難怪都生長的如此地蔥綠、如此地精神。

我喜歡溼漉漉的思源埡口,也喜歡這裡水墨般的迷霧森林,秋天的思源,雖然花開的不似春天那樣熱鬧,但萬物依舊怡然自得,橫天的樹影、橙紅的果實、蔭下的潔白小花,無不充滿著生的活力……

再晚一些,待綠林葉紅,又會是另一番秋的模樣兒……

每次相會,都讓人無限期待。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236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