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連結英語教與學的橋樑
2013/05/25 21:21:38瀏覽1237|回應0|推薦4
我過去一直沒建立這種觀念,就是教(Teaching)與學(Learning)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最近讀了一本 “Teaching Collocation---further Developments in the lexical Approach, by Michael Lewis etc., Thomson & Heinle, 2000),是一本關於語言教學的好書,由Morgan Lewis 寫的第一章便談到 ” Teaching is, on the whole, organized, linear and systematic, but it is a mistake that to think that learning is the same . Learning is complex and non-linear, and although the result maybe a system, its acquisition is far from systematic. Teaching tends to be linear and step by step in nature, whereas learning is holistic, cyclical and evolves over time.) 所以教學是有組織有系統按步就班的活動,但本質上是線形式的,絕不同於學習。儘管最終仍會形成有系統的結果,然而在學習的獲取過程中卻絕非系統性的,而且是複雜的,非線性式的。

關於搭配詞 (Collocation) ,依據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最近出版的“決勝英語搭配力“,係指” 字與字之間的組合或共現關係(co-occurrence),某些字彙與其他字彙共同出現在一起的機會比較高,甚至已經約定俗成而被大眾所習慣使用。” 使用搭配詞學習英文效果更佳,比起只學單詞或由定義(Definition) 的方式學習也更加精準,比方wound 與 injury 有何不同?由單詞或定義去區分仍會產生問題,不如用搭配詞領域(Collocational Fields) 更容易掌握其意義與用法, 像 stab wound 而非 stab injury ; 應該說 internal injury 而不是 internal stab ,這是因為用搭配詞可以區分該兩個字是如何使用的,這樣學的英語才較道地,真確及自然。

Michael Lewis 說人類面對新語言通常會以三種不同的過程加以認定:(1) 關注 (noticing) (2) 分類(sorting) (3) 描述(describing),至於英語的水準(Level)則是指準確度(Accuracy),流利度(Fluency)及複雜度(Complexity)而言。作為一位好老師,一定要先走學習的歷程,然後再進入教學的領域,但是當你學習時,利用各種方式,努力克服障礙後的甜美果實,端給學生食用之際,卻常忘記分享獲取時的經驗,偏偏這兩種過程的本質是不同的,所以,學習者常無法學到老師教的東西。(Learners don’t learn what teachers teach.) 所以老師的表現是極其高度的學與教之整合, 因此連結教與學的橋樑就很重要了。

  實用英語教學技巧(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By Michael Lewis & Jemmie Hill,1985) 雖是本老書,卻是本觀念非常接近行為科學的好書。我還買到中英文雙語本,真是值得。作者提出,教室裡所有的活動,最終目標並不在於教。真正的成敗關鍵在於學生的行為是否因此改變。行為的改變就是學習呀!太棒了!這本書的觀點與做法不就是連結教與學的橋樑嗎?

當我買到 H.Douglas Brown的“Strategies for Success" 只有73頁,NT 350元,不便宜呀,但開始讀它後,發現是一本非常棒的指引學習英語的書,就像子標題一樣" A Practical Guide to Learning English" 這本指引從老師及學習者兩方面切入,建議非常具體,方法更是有效,絕對是一本物超所值的好書。總共有12小章,從瞭解自己是何種學習者開始(What kind of Learner are you?),進而發現你自己的學習型態(Discovering your Learning Styles),探索左右腦的學習特徵(Left Brain and Right Brain)後,激勵自己設定目標(Motivating Yourself and Setting Goals),發展自信並降低學習焦慮(Developing Self-Confidence and Lowering Anxiety),透過學習承擔風險(Learning to Take Risks)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然後你要探索你的語言學習IQ,當然語言學習IQ定義不一,就像IQ的向度也有多種,空間,數學,藝術,測度量表自然不同,而語言學習IQ也可指善於與他人談話,了解他們。這些對自己的探索將與個人學習策略(Individual Learning Strategies)及群體策略(Group Strategies)相扣接, 作者還在最後一章談到如何因應各種測驗(Strategies for taking Tests)。當然不外乎知己知彼啦,暸解題型,熟悉題目結構 ,細讀提示,如為選擇題可採消去法,也別忘記猜答案,簡單的題目先做,因為簡單的題目較難的題目佔分較多,這些提示倒也真像我們補習班的

解題要領呢!在與共學夥伴練習時,作者提出幾個練習的問題, 如What are your interests and hobbies? How much English have you studied? 可以說 to pursue a hobby, to arouse interest, to generate interest, 這樣大概可以抓住 interest 與 hobby 的不同了。過去我總是問人 How long have you studied English? 原來可以說成 How much English have you studied? 說俏皮話不用 Say, 而要說成 Make a wisecrack 學英文真不是容易之路啊!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9521&aid=767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