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採用供需的觀念分析事情
2012/01/01 23:31:11瀏覽469|回應0|推薦1

         一般人總不易採用供需的觀念分析事情, 而習慣用道德的觀點, 公平與否的尺度衡量事件本身, 尤其在各種物品或勞務的價格方面。比如公務員(包括教員)與民營企業員工, 以三十年的歷史軸線來觀察, 在經濟起飛期間, 一度被稱為窮教員, 無長進公務員的這票人, 想不到在經濟低迷時際, 居然成了眾人艷羨的對象, 說穿了應該是企業界變差, 而不是公務員變好, 經濟的變化其實是波譎雲詭的, 無人敢打肯定的包票; 薪資水準, 如果沒有政府的干預, 只是反映勞動市場供需的強弱罷了, 相對於需求, 供給若太多, 薪資當然下降, 如果堅持不降, 下場就是失業增加; 經濟力量才是決定薪資高低的主要因素。

           經濟知識告訴我們, 市場如果是獨佔(monopoly)或寡佔(oligopoly), 賣方對產品的操縱力量自然較大, 所以在就業市場中, 容易被替代的工作, 一方面沒有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也面臨被取代的危機, 也就是失業。勞務市場亦同, 即使是性交易市場, 也一樣符合這種原則, 為何絕大部份的性交易中, 男方要付錢給女方? 其實是願意不收費用的性活動之供給量遠小於男人性的需求量之故。而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 Almost everything has a price.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9521&aid=59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