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科技教室的再思
2011/12/13 14:17:36瀏覽374|回應0|推薦1



                數十年來, 教室的科技烏托邦遠景(techno-utopian vision)早已成為盤踞教育家心中的美夢。在此美夢中, 老師從舞台的要角退居一邊, 從演戲變成指導, 因為在教室中, 透過自導(self-directed), 引導學生透過網路學習, 老師的角色只是單純的提供指引而已。

                在不同發展的國家, 投入重點及發展方式迥異。像中國, 印度, 及柬埔塞等國家, 其教育家對資訊科技投入不遺餘力, 而其他的國家像美國, 這些投資卻產生預算削減及教師裁員。但是正如同許多的烏托邦遠景, 這個具有先鋒性的想法, 卻成了絆腳石甚至負面的力量。   

                " 教學是人的經驗" , 南卡羅來納大學教育系Paul Thomas 副教授對Times雜誌如是說, " 當我們需要文學, 計算能力, 以及批判思想之際,科技反而常常成為分散的力量。

                我最近剛讀完的Walter Isaacson 所寫的Steve Jobs 傳中, Steve與比爾蓋茲在一次談話性場合中, 也共同認為電腦並沒有對學校產生太大的影響。在那本"來上一堂破壞課"(Disrupting Class)中, Harvard 名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則表示, 問題出在學校用電腦的方法錯了, 他說學校是硬把電腦塞進教室, 但是教學方法與管理學校的方法卻絲毫未變。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9521&aid=592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