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30 15:41:46瀏覽1005|回應0|推薦3 | |
如果你查 “sententious” 這個字, 在Merriam-Webster on Line Dictionary 上的解釋是 “ a: given to or abounding in aphoristic expression b: given to or abounding in excessive moralizing” 是否有點模糊誨澀難懂?用來解釋關鍵字的詞語甚至更不易懂, 尤其像 aphoristic 這種字眼, 應該是從 aphorism (警語)衍生而來, abounding 則是大量存在之意, 反觀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的解釋, “Expressing opinions about right and wrong behavior in a way that is intended to impress people” 也就是“說教的” 意思, 解釋是否清楚多了。 所以使用像 (1) Merriam-Webster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 (2)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of American English (3)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anguage 這類字典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學習者可謂好處多多, 因為這類字典僅使用2000-3000字來解釋關鍵字(headwords), 確實使學習者得心應手, 把 sententious 譯成 “說教的“ 更是精簡正確, 而這正是Macmillan 雙解版(書林出版社出版)的特點, 使用雙解版不僅同時可查英文解釋, 更能掌握正確的中文意思, 該字典不僅要求解釋的正確, 更力求達到妥善的用語, 比如 picked up the language mainly by osmosis. 譯成“我會這種語言主要是耳濡目染.”十分貼切。另外像“catch-22” 英文解釋為“ a difficult situation that is impossible to escape from because each part of the problem must be solved first.” 雙解版譯為 “ 讓人左右為難的情況”也挺接近原意, 像這種用法在英文中並不常見, 因為 catch-22 是 Joseph Heller 在1962年出版的書, 書名成為一般用語倒頗罕見, 如果硬要找另一個例子, 也許蘋果電腦於1984年在超級足球盃(Super Bow) 所播放的廣告 “On January 24, Apple computer will introduce Macintosh, and you’ll see why1984 won’t be like“1984“ 廣告詞最後的“1984” 係指 George Orwell 於1949 年出版的小說 , 廣告則指涉”IBM” , 但該書名未被廣泛使用, 反而“ big brother”(今指監視攝影系統), “ doublethink” (彼此矛盾的雙重信念)被收錄進字典了。 雖然電腦可以輕易算出π至小數點數千位, 但是卻不易區分下列的句子: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光陰似箭)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果蠅喜歡香蕉) 尤其對英文慣用語(idioms) 如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離久情疏)的翻譯, 簡直束手無策, 離譜的就會出現“ 視線之外, 頭腦外面“ 要不然就是“盲目的瘋狂“ ; 而外國人愛說的“What’s in it for me? (這對我有什麼好處?)翻譯軟體更是不知所云, 另外像 to make up a story; to make up one’s face; to make up after a fight (分別表示虛構; 打扮; 和解)電腦根本無法作區分, 所以使用電腦翻譯軟體仍有諸多瓶頸, 頗多問題有待克服. 字典的使用對以英文為母語者仍非常重要, 何況是以英語為第二外國語. 電腦程式翻譯顯然不懂文法, 也許這方面人才的參與迫在眉睫, 既然果蠅譯對了, 怎不知 like 就是動詞了, 顯然寫程式者出錯了, 這部份乃是語法判斷的不精確. 語意學家的加入電腦翻譯團隊更是重要的一步, 只是一旦處理的是慣用語(idiom), 便需大量依賴資料庫了, 像 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 已可以譯成“一不作, 二不休” , 但是 “What’s in it for me?” (這對我有何好處?)卻離譜地譯成“什麼在它我的?” 原因可能是該慣用語雖廣泛被英美人士使用, 卻沒被字典列入(不知何故, 至少我沒查到過)再查一句諺語 “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 無論在多惡劣的環境下, 仍有人會得到好處.) 則譯成“它是吹沒人好的不適的風“ 即使採用大量的資料庫, 這種問題能解決嗎?我們再查“Absence of evidence is not evidence of absence” (沒找到證據並不表示沒有證據), 得到的結果則是“缺乏證據不是缺勤的證據“ 奇怪的是, 這句子即使直譯也可能更能接受, 而不至於譯出不合理的句子, 但是想讓電腦如人類一般思考目前是不太可能的。 試ㄧ句正常的好句子讓電腦軟體譯譯看, “It took about a century for the technology to become good enough that listening to the recording was nearly as good as hearing the music alive.” (讓吾人能聆聽如現場般音樂的錄音技術, 從發展到成熟大約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 我 Imac 電腦所譯出的結果是“需要技術的一個世紀能變得足夠好聽記錄的那接近是像聽到運行的音樂一樣, 哎, 怎麼會這樣?不過, 往好處想, 起碼不會有太多靠翻譯吃飯的朋友失業啦!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