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11 17:14:52瀏覽1436|回應0|推薦2 | |
這幾天花了一點時間把這本小說再看過了一遍。距離上一次完整的閱讀已經是差不多三年前的事了,雖然說記憶特別容易被美化,不過再重看過一遍之後,在既晴的長篇作品中,我確實還是比較喜歡這本處女作。
這本小說的段落區分的十分清楚,而在解謎之時的迅雷不及掩耳與其意外性,即使是重讀的情況下,依然讓人感到非常精采。撇開敘述性詭計不談的話,推理小說的收尾能夠收的精采,逆轉能夠逆轉的漂亮往往(或者該說必然)就建構在原本推論的合理性上。在這本小說裡也由於刑警鄭紹德本身推論的合理流暢,更讓後來翻案的答案出人意料之外。 當然在這次重看中,詭計的必要性與其動機仍然是多少會讓人皺眉頭的地方,不過在閱讀過較多的推理小說後,回頭想想這部份也就不那麼重要了。既晴所運用的視覺詭計與無頭屍體倒用方式沒話說,至少在我自己看過的推理小說裡仍然具有別樹一格的獨創性。反倒是這次我比較在意的是偵探陳小江翻案的動機,在前有幾近合理的推論下,會出現動機去發現無頭屍體身份的調包,這部份反而是我想去挑剔的地方(換吹毛求疵別的部份了 XD)。 《魔法妄想症》的確有很明顯的缺點,除了忠實的推理迷外,能不能被一般非推理迷的讀者接受、進而去找尋作者其它的作品來看,恐怕將會是一個問號。推理小說作為通俗文學的一份子,本土作品如果只有死忠的粉絲能去接受閱讀的話,那真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2004.7.19) 前兩天在台南玩時意外買到的,看到的時候還愣了一下 @@"(不是說八月中才出版嗎 :P) 第一次知道這本小說的存在差不多是在<請把門鎖好>奪得皇冠大眾小說獎之後沒多久吧,當時從網路上知道了作者和主辦單位的「恩恩怨怨」,也同時看到了許多網友對這本小說的評價,儘管似乎滿兩極化的,但是我還是想找來好好看一看,畢竟本土的推理小說,特別是長篇的實在不多。 現在總算是一償宿願啦,有滿意之處但是也有失望之處,有佩服的地方但是也有想挑剔的地方 :P 首先讓我很佩服的,便是作者創作的熱情,小說裡面有著各式各樣的知識(既晴好像滿喜歡魔法的 ^^a),而且讓人感覺不單單只是作者單方面一相情願地加進去,更有做過適當的安排,而可以很簡單地閱讀理解過去。再來就是讓人滿意的地方,聽起來可能會很好笑,不過最讓我滿意的地方,就是小說裡面有部份的場景是設定在我的家鄉--鳳山,特別是看到小說裡的鄭紹德刑警,跑到鳳山大統對面的小吃街吃東西的時候,心裡不禁笑了一下並想著,"不知道他是不是跟我吃一樣的東西"。其它讓人滿意的地方不用說,當然就是小說裡面的驚人詭計和最後出人意料的結局了,就好像既晴本人所說的,一本單單純純以解謎為主的推理小說,不來別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本格推理。 ---------------------------------以下未讀勿入------------------------ 至於讓我比較失望的地方: 第一是兇手身份的意外性,意外性夠大是優點,但是讓人卻有種路人甲是兇手的缺點,如果他不是兇手的話,我想我大概要到看第二次的時候才會再記起這個人吧。 第二是無頭屍體站立詭計的必要性,因為一直到最後我還是不太清楚這詭計施行了對兇手到底有什麼好處,證明證人是個瘋子嗎?我相信以兇手自己的身份,只要他一說證人是瘋子,警方應該會信的服服貼貼才是,更何況還有兇手自己捏造的對話。怕警方跟他深入接觸而知道所謂的幻影其實是對面的鄰居嗎?這恐怕兇手也不太需要害怕吧,畢竟他已經用了林浩山之名租屋了。 第三是真的有必要讓林浩山的屍體被誤判嗎?這樣雖然可以讓警方的矛頭指向林浩山,但是相對來講也要冒很大的風險(如下面挑剔的第一點),如果讓警方知道屍體身份應該也無妨吧,因為知道了又如何,這原本就是一起綁架案的意外發展,原本就有警方所未知的歹徒存在。 總結:既然兇手本身幾乎不可能被察覺動機,那麼這些詭計真的有必要性嗎?(謎之聲:當然有必要啦,不然就沒這本小說了 :P),兇手做越多就越危險這種感覺在這本小說似乎特別強烈。 而一些想挑剔的地方: 1. 警方驗明屍體身份驗了兩天只驗了指紋? 0_oa ,來個DNA比對有這麼難嗎? 2. 杜和陳在最後見面時,杜說他想起了一段宋詞正是他內心的最佳寫照。看到這段時真是不禁一愣,他不過是個高二輟學生,在家待了11年,又一直專心在西方鬼神之事,不知道他是從哪知道這段詞的 @@" ,是在休學前嗎?根據小說說法,休學在家時他只對超自然事物有興趣,那麼在全然沒有再接觸的情況下隔了11年居然能再想起來,這樣的記憶能力真是不得不讓人佩服 :P 3. 陳說幻影的指示是很潦草地寫在稿紙上,杜雖然寫字也潦草但不代表他就可以看的懂幻影的潦草字吧 :P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