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限制公費生選四大科,無法解決「四大皆空」
2011/05/09 18:07:02瀏覽4443|回應4|推薦22
引用文章醫學系公費生 可救「四大皆空」
鯊魚看了高克培醫師大作「醫學系公費生 可救「四大皆空」」,頗有感觸。
文中高醫師提及公費醫師接受臨床專科訓練後只需服務兩年即可,與事實不完全相符。由於公費醫師的服務分成兩個體系,一個是「退輔會」體系,一個是「衛生署」體系。退輔會體系的公費醫師,的確是接受完專科訓練之後,只要到榮民醫院服務兩年,就算大功告成。而衛生署體系,制度多變,限制頗多,過去多半要求公費醫師接受專科訓練完畢後,必須服務四年。現在有偏遠地區,離島服務一年服務可折抵兩年服務的規定,部分公費醫師有幸可以合乎這個規定,才有可能服務兩年後,領回被衛生署扣押的醫師證書正本。
其次,四大科的人力缺乏,主要是缺乏「住院醫師」也就是負責「住院」「第一線醫療照護」的醫師,而不是「看門診」「發號司令」的主治醫師。現在擔憂的問題,不是現在四大科沒有主治醫師,而是,現在收不到住院醫師。沒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就要親自值班,當然,現在沒有住院醫師,數年後發生醫療斷層,影響醫療品質。
鯊魚認為真正要解決人才羅致困難,不在於強迫多少人去走那一個專科,而在於那個專科的醫療環境有無優勢。強迫公費醫師投入四大科,只是短暫地解決「住院醫師」缺乏的困境,與其說是解決醫療的燃眉之急,不如說是抒解主治醫師值班的壓力。若是無法改善四大科面對的工作壓力以及醫療糾紛訴訟問題,服務之後轉科去小科重新受訓,或是直接投入醫療美容業的狀況,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在鯊魚畢業時,復健科是人才羅致困難科,少有同學立志要當復健科醫師。但是,健保開辦之後,復健科診所因為復健治療的給付豐厚,醫療糾紛相對較少,一下子就讓名列前茅的醫學生趨之若鶩,「人才羅致」再也「不困難」。所以,重點不在於多少人加入,而在於客觀環境能否改善。
公費醫師制度,起初的用意是充實地區基層醫療,如今醫療生態已經與三十年前迥異,在健保制度與社會風氣的推波助瀾之下,當年冷門的某些科別(如家醫科),如今是醫學系畢業生的最愛,而高風險的四大科卻不再受到年輕學子的青睞。筆者認為,吸引醫師投入四大科,維持傳承,不是靠公費醫師強迫分發就可以解決的。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elshark&aid=5189541
 引用者清單(1)  
2011/05/12 16:24 【 最棒宅經濟 "讓錢自己流進來"系統】 限制公費生選四大科,無法解決「四大皆空」

 回應文章

Blogho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正的問題
2011/05/14 23:13

在於台灣"專科醫師"太多. 但是問問台灣, 哪個不是"專科醫師"? 所以所有的"專科醫師"都在作一般醫師的事.

如果嚴格限制了專科醫師, 讓大多數的醫師去做GP的事, 讓專科做專科的事, 提升專科醫師的給付, 才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這樣大多GP到基層工作, 並且可以多賺一點錢. 專科醫師在醫學中心服務.

再來不准醫學中心開門急診, 讓門急診下放到區域醫院, 地區醫院以及診所.  醫學中心專心看轉診疾病. 並且支援其他區域醫院, 地區醫院以及診所的門急診. 等於"包養"這些醫院. 那些大教授想要看門診, 就到區域醫院, 地區醫院以及診所去看, 這樣可以解決另一部分的問題.

但是都是天方夜譚.


不喜歡拘束, 喜歡自由自在
So I am Bloghost.

我是博格幽魂

wonwonhs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來不及罵
2011/05/13 15:01
剛寫好文章要罵,還來不及打字,太慢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使命感很好 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2011/05/12 11:15
一個好的體制要可長可久, 靠的應該是好的制度而不是使命感或者道德良知這些完全無法預期的高標. 一個好的制度應該要從人性出發, 千百個立意良好的政策不如一個可以實行的政策. 做臨床也可以幫助很多人, 做研究如果不能做出什麼別人不知道的也未必有什麼用, 每個人適合的角色不一樣. 很多醫師也是抱著無比的熱誠投入四大科和急重症, 就像護理人員平均只執業5-10年, 光靠使命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