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增加部分負擔的好處─減少門診量
2005/08/15 20:00:44瀏覽1060|回應0|推薦3
自從開始加重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之後,在T大醫院看診的我,再短短兩週就感受的顯著的不同。首先是我忽然發現之前常有「感冒久久沒好」「今天早上拉肚子」之類的病人看初診,在實施之後一週內就消失了。本來還可以多看幾個病人賺點診察費,現在也不行啦...... 本來以為只有自己是這樣,不過經過四處查訪之後,發現不少人都有同樣的感受。有趣的是在T大公館分院的門診,因為客戶多半是「榮民」「學生」這類享有部分優待的病人,看診人數似乎沒有減少太多。
最有趣的還是收費,若是病人不開任何藥物,只是來看檢驗報告,聽醫師解說,這樣的病人在醫學中心要交到接近500元才可以回家,但是自費看診反而可以少交一點錢。完全打破「健保」比「自費」便宜的迷思。其實,病人自費看診,除了錢可以少交一點,對於醫院而言,這筆錢可是紮紮實實地收到,不用擔心點數,也不必擔心核刪,心裡是超級地踏實。

其實這個制度對我的病人很不公平,原因無他,因為他們都是血液科的病人,而血液科在區域地區醫院幾乎是找不到的。更糟糕的是,門診的血液科病人,有一半是沒有「重大傷病卡」─因為不是血癌,也不是淋巴瘤,更不是「再生不良貧血」。那些「自體免疫引起血小板低下」「骨髓增生症─紅血球增生,血小板增生」的病人,都沒有地方去,但是還是得按月回來追蹤,這個制度真是把他們欺負得很慘。其他科也一定有這類「地區」「區域」醫院不敢看的「非重大傷病」病人,他們也是一樣受害。

現在健保局又來拿數字來邀功了,其實從報導裡就可以看出來,那是自欺欺人的把戲。
誠實地面對自己吧

http://udn.com/NEWS/LIFE/LIF2/2844395.shtml

轉診率成效不高 醫界轟

【記者韋麗文、李樹人/台北報導】

油價漲、菜價漲,各種民生物資飆漲,在部分負擔調漲後,為了節省150元,上醫學中心看病的病患確實減少了,各醫學中心門診量紛紛滑落,轉診量也成長一倍之多,約1000個病患中,有五人接受轉診,衛生署確實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

馬偕醫院每日門診量本來約有7000多人,加重部分負擔實施後,門診量下滑5%,估計約有350人因為門診太貴,選擇到其他醫院就醫,轉診量成長五成之多,每日轉診人數從50人成長到80人。

台大醫院方面,平均每天轉診人數從原先的10、20人,增加至目前的70、80人,至於一般門診人數則是減少了3%,約少了250人左右。

新光醫院門診更是大幅下滑二成,原本一天的門診量從4400 人,下滑到3400人,但是轉診量仍舊維持在個位數。

台北榮總去年同期門診量為9545人,今年7月中到8月中的門診量為9442人,幾乎沒有任何變動。台北榮總指出,榮民在此就醫,沒有加重部份負擔的問題,因此門診量沒有出現變化。但是自從部分負擔加重後,轉診人數從212人成長到649人,成長了三倍多。

為落實轉診制度,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實施迄今,屆滿一個月,健保局醫管處經理林金龍指出,國內一天轉診人數由原先809人增加1801人

從數據來看,每天1800多人選擇轉診,但台灣地區一天卻有20多萬人就診,換算之後,轉診人數大約千分之五,對於轉診制度的落實,加分效果有限。

衛生署副署長陳時中分析,這個數字還是不盡理想,仍需繼續加強,不過,未來將配合整合型家庭醫師照護及區域整合性照護計畫,來扭轉民眾就醫習慣。

但各醫院都認為,過去幾次調漲部分負擔實施後,過不了多久,就會恢復到原本的就診數目。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衛生署宣稱要落實轉診制度,因此加重部份負擔,對此,醫界認為,這只是要漲價的藉口,不需要扣上轉診制度的大帽子,輕症病患只是回流到基層診所,這些數字無法真實呈現轉診是否落實。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清福指出,分析門診滑落的科別,最多的是家醫、耳鼻喉、眼、皮膚科等,因為這些科別本來就很多輕症病患,這些病患因為吃不消昂貴的掛號費和門診費用,因此轉到基層診所就醫。

曾任衛生署副署長的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楊志良指出,門診量的變動,只是用價格將病患做分流,因為到醫學中心看感冒、皮膚病實在太貴,因此到診所看病,這只是以價制量。

楊志良認為,真正的轉診制度是頭暈病患到診所就醫,診所醫師將其轉到醫院的神經內科,發現腦瘤之後轉給神經外科,進行手術之後,轉到復健科做復健,再回到基層繼續追蹤。楊志良坦言,部分負擔調漲與轉診根本是兩回事,不要混為一談。

【2005/08/15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elshark&aid=4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