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22 20:15:09瀏覽446|回應0|推薦2 | |
隨著氣候變遷,作物收成越來越不穩定,糧食危機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篇文章提到如何透過雜糧種植來提高糧食準備率,推薦大家看一看。 全文請見「雜糧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22/109/2qa66.html 以下是摘錄: 雜糧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11/04/22 10:27" 洪美惠 本報2011年4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因應糧食安全,總統馬英九雖將糧食安全提升到國安層次,卻未提出具體方法。由台大農藝所集合產官學及民間團體21日舉辦「雜糧產業與糧食自給率之提升」座談會,探討以恢復雜糧產業來提升糧食自給率的方向。來自各地的農民分享雜糧耕種的經驗,打破政府農業單位長期以來認為台灣「很多東西不能種」的迷思。 2007-2008年國際糧價飆漲造成全球糧食恐慌,經此教訓,各國紛紛尋求糧食安全解套。與台灣比鄰的南韓與日本,糧食自給率都達到44%、40%,仍不斷提升中,並以雜糧耕作作為解方。地狹人稠的台灣糧食自給率則為32%,但現行農業政策是否能達成目標,也為各界焦點。 一、台灣糧食安全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分析,台灣糧食安全的困境在於少數企業控制國際糧價以及台灣糧食倚賴進口。綜合糧食自給率水稻雖然高達96.9%,雜糧卻不到1%,因此補貼政策應多元化,讓更多種穀物入列。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期待能發展對環境友善的補貼方式,他說,台灣農業過度仰賴農藥和肥料;只有改善耕作方式,讓土地變好,才能改善糧食安全。 二、努力方向 畜試所陳嘉昇提出「兼用型有機雜糧」的方向,以玉米、大豆輪作,友善環境,也完全利用作物。他說政府官員認為很多作物不能種,是源於其他問題(如成本及價格的考量)。 在全省契作小麥的施明煌提到,台灣的環境和技術都適合小麥栽種。他反而擔心供過於求會不利小麥價格。施明煌建議政府釋放小麥種原,並協助小麥的風味與質性差異化。 農業試驗所呂秀英表示,加入WTO後,原來的保價收購改為補助農民休耕,農民在成本和效益考量下,耕種面積逐年遞減。若要重建雜糧作物研究,須從增加台灣雜糧研究人力、作物以及環境面向努力。 台灣區飼料公會林俊臣說明,飼料穀物收購因為供需、匯率、運輸等,難有固定價格。林俊臣建議,當穀物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可於競標平台成立專區銷售。他也建議政府應建立明確的分級制度,以利公平交易。 三、問題 阿里山鄉楊佩珍指出,當地原住民常須自掏腰包租地耕種有機雜糧,希望政府的政策可以幫上忙。當地以有機自然農法耕種的薏仁、紅豆都是原生種,多屬耐旱,也不用肥料。 雜糧推廣有沒有有適地適性的問題?台灣社區支持協會(CSA Taiwan)楊政宏表示,關鍵在如何從價格考量中跳脫思考框架。農民應充分認知有機的價值以及兼顧配銷。「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行銷。」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