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記隨筆-( 莊子庚桑楚)
2010/04/06 01:03:30瀏覽505|回應0|推薦1
前二天朋友照片中出現這幾個字【正則靜 靜則明 明則虛 虛則無為 而無不為】...查了原文出處..《莊子˙庚桑楚》

【徹志之勃 ,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悖)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類(累) 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我猜....古人花了一輩子中的至少8成在思考,因為他們沒有網路、沒有夜市、沒有I-phone(當然昨天才上市的I-pad更沒有);沒有高漲的房價、沒有股票選擇權、沒有國際熱錢和巴菲特、沒有NTD$30/升 的汽油;沒有GUCCI和LV、也沒有M-Benz和BMW、當然也沒有1ct color D的石頭、沒有車模什麼鬼模的........總之他們什麼都沒有,所以每每讀古文時,總有種說不出的吊詭~ 我用這些文字並將其帶入生活作為明灯,真得符合我的需求和成長嗎? 你我都有各自的解讀,甭再接續無意義的文字……

我唯一的問題是,如果用時光機交換,我帶孔貝貝和莊伯伯來個台灣12日遊~再送他回去塾堂,這……我現在讀的那些古文是否會出現令個層次的文字組合?!

修心正意之間,無厘頭的反饋突然出現在腦海中,與其跟著用白話再分享一遍,我選擇用質疑的方式為自己的心念,嚐試著調和不同的風味 ,智慧的取得起始可單依思考,而最終取得,仍在生活中應用並走了一遍甚致數遍,風味其實還是要自己調合。


可惜文字和人間身.心.意的串連..總得費力的掘..人的原罪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6art&aid=391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