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4/20 14:50:28瀏覽661|回應1|推薦1 | |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1.04.20 10:11 am 繼發函要求17家對不動產業授信比重偏高的金融機構提出改善計畫後,金管會將打炒房行動擴大到票券業,金管會全面清查票券業辦理不動產業相關的保證金額,以了解授信風險是否偏高,並防堵投機客從銀行轉到貨幣市場,藉由票券商保證發行商業本票籌措炒房資金。 據了解,財金單位發現,過去頻繁與銀行往來的建商,因政府盯上放款過度集中的銀行而大舉轉檯,近期跑到貨幣市場裡,找票券商幫忙發行商業本票,持續籌措資金養地、炒房,和政府大玩「躲貓貓」的遊戲。 金管會日前在清查銀行辦理不動產授信業務比重是否偏高時,也意外從聯合徵信中心的相關資料中發現,有部分票券公司對不動產業提供的保證業務金額,比重有偏高現象。 因此,金管會決定進一步清查票券業對不動產辦理保證業務的情況。 金管會官員表示,票券業辦理的保證業務,也是屬於授信的一種,一旦不動產景氣出現大反轉,票券業也是會面臨高風險,有必要了解票券業對不動產業的保證風險,是否有過度集中現象。 根據金管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票券業對不動產業提供的保證金額比重僅20%,至於以不動產做為擔保品向票券業辦理保證業務的金額,占全部保證金額也約兩成,平均而言並不算高。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