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26 16:33:53瀏覽2384|回應4|推薦35 | |
小李在美國前後待的時日也不過三年,就像歲末出清般,男男女女間類似的劇情總是不斷的上演‧‧‧‧
在華人圈子裡,大多單身女子會在一個學期內被鎖定。在交通不便的大學城,女孩子的心防會淪陷得會更快一些;想起沒有車如同沒有腿的困難、寒冬夜雨的淒涼,戀情往往會從溫馨接送開始滋生。
在 Boston 則不然,這個捷運系統已有一百年歷史的老城市,讓留學生相對上可以獨立一些;除了幫忙搬家、請教功課、合租公寓這種缺乏想像力的方法外,大多得藉著聚會幫有情人兒慢慢加溫了。所以,在這裡戀情的發展比較理性,在挑選對象時難免會比學校、比身家、再加比個未來潛力。
有次小李到個朋友的朋友家做客,她叫 Angel﹝懶得再編一個新名字了﹞,和一黑一白兩個老外一起租房子;補充一下,黑的是男生,白的是女生。這位老黑文質彬彬,長相斯文,完全打破老中眼裡街上跳 Hip-Hop 或滿口 Yo--Man 的黑人刻板印象。
小李想起有個同學這麼說過:「老美這個笨蛋,抓奴隸幹嘛跑去非洲找黑人?你看,都一百年過去了,顏色怎麼混都還是黑的,漂不白!」在座的學長﹝咦,怎麼都是男的?﹞皆點頭稱是,於是他又接著說:「找黃種人不就好了!現在哪還會有什麼種族問題?」﹝由於這句話太經典了,小李到現在還忘不了﹞
在場的老中可能也覺得當初民風尚屬純樸的台灣人,應該不大可能接受黑人的追求。雖然這樣民族大熔爐的租屋組合有點突兀,不過大家跟 Angel 都不熟,吃過飯後也很自然的忘了這號人物。
大約半年後,朋友忽然跟大家說:「 Angel 最近心情不好,」誰啊?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搞不清楚這是哪門子的大事,他又接著說:「她對那個黑人表白,被拒絕了。可是,她不想放棄,她認為只要留在那兒就有機會!」嗯,該祝福嗎?小李跟大家都愣在那兒,看來這個時候沉默肯定是件好事。
同一時期,小李有個同學 Ken 下定了決心要留在美國發展。剛開始,他打算畢業後先找個工作,再按部就班的申請居留、公民。想不到當時的景氣太差,找工作受阻,於是聰明的 Ken 又想到了第二條路。
Ken原本屬於恃才傲物的那種類型,話不多,最愛與同學在專業上爭個高下,當然,他的人緣始終好不起來。起初,他刻意的跟大夥兒拉近距離時還沒有人發現,直到他開始跟個兩年還沒有人追的女生猛獻殷勤,大家這時才留意到──他真的變了。
Ken變得注重打扮了起來,有事沒事就會捲起袖子、敞開胸膛讓肌肉出來透透空氣。接著,每個聚會場合也開始看得到他的身影,Ken 會跟在座女性聊音樂、聊自己的內心世界。那位被 Ken 獻殷勤的女生向身邊友人透露:「我們常常在夜裡通電話‧‧‧‧」嗯,聽說在美國生小孩,父母可以無條件的取得綠卡。這會兒,大夥兒又互相對望了一下,然後選擇再一次的沉默了。
雖然美國很大,華人圈子卻小的不得了。很多留在當地工作的台灣人,都面臨到尋找另一半的困難;所以,等拿到身份再回台灣相親的故事時有所聞。那時,已經在美國公司任職的 Henry 再回到學校選修時,大家不僅羨慕他的準美國公民身份外,也挺佩服他的好學。
Henry 的長像很斯文,對人很有禮貌、也很大方,所以很快的就和大家打成一片了。Henry 是個聰明人,他很快找到了在校生裡的活躍份子;透過這層關係,他可以大大方方參加所有的聚會。沒多久,每個科系裡的台灣留學生都被他認識完了。
終究「職業」跟「業餘」在專業上是有差別的,就在 Henry 修完課的半年後,他便和一個唸 MBA的女生傳出結婚的喜訊。這會兒,小李這一干閒人又嚇得說不出話來了;因為這個女生在當時已經三十歲左右了,是大於一般留學生年紀的,所以,根本想不到她會在美國“成交”。
哇!算算也十幾年過去了,小李心裡惦記著是:「不知道這些“老”友是否依然如昔?」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