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2 07:46:14瀏覽1707|回應0|推薦4 | |
自從改革開放後,國內的經濟飛快地成長,截至2010年12月中國國家外匯儲備28473.38億美元(不包括台港澳的外匯儲備),在2006年時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這是全體國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創造了經濟的奇跡。終於脫離自從清末以來內憂外患所致的貧困,14億人終於在近百年後可以揚眉吐氣。 現在在中國各大城市高樓林立,臨河而建的高大洋樓,夜晚燈光燦爛如晝,讓你會錯覺的以為置身在紐約、在國外某個城市。因為一部分的人已經富起來,這一部分的人在絕對數字上是驚人的,相對於國外的市場,中國是個大市場。所以,國外的許多的高級商品陸續進入中國,從衣食住行,什麼都有。除了民生必須品外,充斥更多的是奢侈品,而且也常常造成瘋狂的搶購。交通工具車子也不例外,全國各大城市可以看到寶馬、Lexus、Benz、卡宴,…等,滿街跑。這一切與西方國家並無不同,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開窗,難免蒼蠅蚊子會進來 在這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如同鄧小平同志所言,改革開放就如同打開的窗,蒼蠅蚊子總難免會進來,這可能就是在決定開放時他所擔心的吧。而這個擔心也真得發生了,近這幾年看來,進來的不只是蒼蠅蚊子而已,有些更是看不到的類病毒般,一步一步地侵蝕體制尚未完備的中國社會。 在國內,由於歷史的因素,許多良好的道德傳統幾乎被破壞殆盡,而現有的法制又存在許多的缺失。開放是要改善國人的生活,提升經濟條件,走向現代化。 然而,現代化被錯解為西化,乃至於洋化並否定固有的傳統,導致社會的發展呈兩極化。在此情況下,成為蒼蠅、蚊子、病毒肆虐最佳場所,故存在著許多的隱憂。 這些隱憂已經陸續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困擾著我們,已成為社會問題。 否定過去,蓋高樓並不代表與世界接軌 開放改革目的不是全盤西化,更不是要全盤否定過去,而我們的過去也不是全盤是否定的。 從現今的社會情況似乎就是否定過去的表現;在有形的硬體上,北京的胡同不見了,舊的城牆被拆了,農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的工業園區、超大型的建築。舉例而言,蘇州原本是主要產香米的地方,但現在蘇州的米都是從外地進來,蘇州的良田已經變成一個比一個大的工業園區和高樓大廈。 蘇州古城基本上是已經消失了,要尋回那個感覺只能到蘇州拙政園、網思園的小園林看看罷了。 在國外為了經濟的發展會劃分為老城與新城(old town/new town),不會破壞舊的歷史建築,因此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賺取許多的外匯。例如:布拉格就有明顯的區分,有名的Charles 橋就在老城。羅馬也是個典型的代表,走在羅馬城好象回到那個時代並能感受到當時的氛圍,她每年吸引上千萬的遊客。 中國近幾年拆毀掉無數的老建築,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西洋建築,上海松江區還有所謂的英國小鎮。因為洋化代表西化更代表與國際接軌,這個邏輯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 “含蓄”不見了,在公眾場所接吻不代表現代化 美,其實就是存在於“含蓄”中。我們可以從許多的名畫中知道,縱使是一幅美麗的裸女畫,也是用含蓄的表達,讓觀畫者有更多的想像才是美。以服飾而言,法國品牌香奈兒的衣服設計就是採取這個理念。但國內現在認為“曝露”的衣服才是美,夏天校園裡部分女同學的穿著實在是令人不敢苟同,由她們的穿著讓人誤解她的身份,也以為自己走錯地方。 丟失的含蓄也表現在我們的各大網站的首頁上,以同樣是外資企業的Yahoo 其在國外的英文版比在國內的內容、圖片都較含蓄,沒有一些似色情不類的圖文。其他如;Skype(Tom)、Microsoft 在國內也是如此,而我們自己國產的網頁的開放尺度更不必說了。難道這個區塊沒有相關單位監管嗎? 這些媒體的污染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國內的電影或電視劇也更開放了,許多“恩恩愛愛”的鏡頭便多了。 在大學裡同學們學了幾年的英語就要學習洋人,以為洋人都是在路上“恩恩愛愛”的。其實,這是大錯特錯,電影是為了有看頭,所以加入一些這方面的劇情,然而實際上洋人的生活不是如此,這算是很個人的事是不會在公共場合發生的。 這些狀況讓洋人們覺得中國開放的程度大過西方,而且也被視為一個笑話。但這些同學可能以為在校園公開的“恩恩愛愛”就是洋化、就是開放。 在圖書館或自習教室最要避開的就是與一對情侶們同桌或坐在他們後面,因為你不瞭解他們討論功課為什麼肢體要粘在一起,或可情話綿綿一個小時而不自覺。真是無語。 在公眾場所公開接吻更不代表現代化,也不代表與國際接軌! 中國式的自由就是不顧他人的自由 改革開放對人民而言也是一種自由的開放,但中國人似乎對自由的認定有非常大的錯解。 從法律的角度而言,“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其自己的意志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這個在西方國家這個是非常明確的,自由是建立在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 不過我們所運用的是“自己的意志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所以現在會發現自私、霸道的人越來越多。 在報紙、網路上我們常會看到類似 “富二代/不把窮人當人看”、或“我爸是李剛”、“死了人,用錢就可以擺平”,...等等令人扼腕心寒的新聞。 現今在國內越有錢就越有權,並且就認為有更大的自由。所以才會有肇事後的“我爸爸是李剛”的事件、“處長酒醉撞死人,嗆「我是山下管理處處長,撞死人算什麼,100萬擺平不了,老子給1000萬!」”、藥家鑫事件(駕車撞人續將傷者刺八刀致其死亡)等等,真是不勝枚舉。其中藥家鑫事件還有大學教授為其聲討,這是一個不可理解的邏輯。 假品充斥,無處不在,誠信與道德不見了 過去我們被稱“禮儀之邦”,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們有很多的美德。 不過2011年十月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 是否凸顯我們的道德正義已經逐漸的向下沉淪呢?但這個事件的同時,許多好心幫助人的反被咬並且被判罰款,有些還好依賴公車上或路邊的攝像機還清白。 談到道德,就不免要提起我們現在商業道德。地溝油的問題其實存在多年,只是今年才被重視起來,據報導2011年上半年3000萬噸的地溝油已經流入市場,因此實在很難避免不會吃到。假奶粉、假中藥、假酒、問題米粉、蔬果加入膨大劑、食用肉打抗生素使用、…,等等。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國內的重大問題。在國內每個人每天都在吃毒藥似的,所以吃得少反而安全些。 網路上幾年前就曾傳過一個笑話。一個農民買了稻苗回去種,結果發現是假的,氣得買了瓶農藥自殺,但喝了後開始後悔不該自殺,還好真的沒有死,因為農藥是假的。為了慶祝自己的重生,買了酒喝,結果死了。因為,酒是假的。 新聞上曾報導有些人在談談有關道德的問題,很容易就被某群人冠上“道德帝”,認為那是“舊社會”、破舊的東西。這是很可怕的思維。如此的擴大下去,就很難對一些害人的行為作規範與約束。 舊道德喪失,新法制未完備 到歐美、日本先進國家或到東南亞的新加坡,讓人會有放心安全的感覺。這不是歐美、日本人比中國人優秀。新加坡中國人占絕大多數,但為何優秀於在中國的中國人?因為這些國家有很完整的法律規範人民的生活,在怕被罰的情況下,為了荷包就要遵守法律。 所以在長期的規範約束下形成了習慣,習慣就成自然。 以購物為例,在那些國家買東西不需擔心假品、劣質品或被訛詐。行車方面也幾乎不存在酒後開車,甚或撞人逃逸或惡意致死。 國內自開放至今只有幾十年光景,仍處在過渡期,所以亂象百出。正是因為如此,立法單位要加緊腳步完善國內的相關法律,而且前提一定要保護弱者制裁富人的囂張。 在舊道德喪失,新法制未完備的情況下,國內經濟越快速的發展,貧富嚴重的懸殊,且大多數財富集中在極少數的人手中。富人欺負窮人,窮人嫉妒富人,這種狀況持續的發展,社會問題將越來越多。 國內許多有識之士常感慨:“中國現在有什麼可以放心的”、“與先進國家比,我們的人民素質太差了”、“中國是禮儀之邦?全沒了!”。這些的感慨是覺醒好現象的開始,這幾年好多企業或個人正默默地在全國各地推行舊有文化的復興,如:推行“弟子規”,這個活動喚醒許多人的良知,不只個人變好了,家庭也團員了。 現代化不是西化、洋化,更不是極端化 網路上盛傳一首歌“祖國你慢些走”,歌詞與畫面表達的非常的貼切,充分表達出目前國內的西化、洋化、極端化的發展,人民跟不上國家的腳步,窮人更落在富人的一大步。 在一面的強調經濟發展下,許多人迷失了。現在的中國人個性顯得非常的急躁,對未來短視,任何事情都想找捷徑。窮人在這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是絕對的弱勢,他們質樸但欠缺文化,是被嚴重欺負的一群。 在此時除了要有有形的法制建立,人文素養的培養更是重要。唯有國民擁有良好的人文藝術修養,人與人之間才能和樂相處,才會懂得知足常樂,懂得惜福。如此,才能在富的時候“富而好禮”,在尚未發達之前能“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 祈願改革開放的過渡期能快速的走過,所謂的現代化是建立在法制上,更建立在國民的素質與文化上。只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恢復,國民道德的提升,才能真正的國富民強、走向和諧。 ……………………………………………………………………………………. 山東銀香集團推行弟子規 http://wenku.baidu.com/view/4a1d0848e45c3b3567ec8b70.html 2011/12/18 於廈門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