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的基金安全嗎?
2009/01/08 10:37:44瀏覽3702|回應3|推薦10

<你的基金安全嗎?>

(這是一篇限制級的理財文章,如果以下內容會讓您很感冒的話,我先行致歉。但如果您已成年,且能接受限制級文章,那就請接受我底下赤裸裸的投資疑問。)

金融大海嘯之後,不少財經專家對於共同基金無法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績效或投資保障這件事情,感覺到不可思議。許許多多過去長期投資基金並曾享有穩定淨值增值效果的投資人,只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把過去長期投資所積累的報酬績效給賠到精光,甚至還產生虧損。

這讓許多人開始懷疑:「基金投資安全嗎?」

因為我習慣用很白話的方式讓投資大眾理解深奧的理財問題,因此,請容許我用粗鄙的形容詞來這麼比喻:「請問,你認為戴著保險套來做愛,就很安全嗎?」

基金,過去被許多人認為是安全性較高的投資行為,這就好像「安全性行為」被不少人簡單化約為:「要記得戴套子」。但問題是,戴了保險套就叫「安全性行為」嗎?投資人有了「基金」這個保護傘,就能獲得投資績效的安全保證嗎?

我個人並不認為是如此。共同基金雖然因為有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代為操作投資,並具有降低投資風險的功能,但是,基金並沒有辦法保證獲利,也不保證投資不會虧損,這在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上已被告知得非常清楚。

這狀況就好像戴著保險套進行性行為,確實能達到某種程度的避孕與降低感染性病的功能,但是,當事人若自己要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要亂搞一夜情或因性衝動而做愛,那麼,即使有了再好的保護膜,又如何能保證當事人不感染各種類型的性病呢?

(其實,保險套的外裝盒上也告知得非常清楚:「保險套不代表不會受孕!」年輕一點的朋友一定要記住這點,因為保險套公司並不會支付你不小心受孕後的奶粉錢與墮胎費。)

如果投資人抱著一夜情的心態來搞投資,或者,不做好市場研判就胡亂進場作投資,那麼,就算有著「基金」這個投資保險套,又如何能帶來投資不虧損的保證呢?

我個人非常厭惡某些基金公司喜歡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讓投資人誤以為基金是傻瓜投資術、是比股票投資還安全的工具。確實,我不否認基金可以節省大眾投資人研判個股的時間,並具有降低個股投資的風險,但是,功能僅止於此,基金完全不是避險工具,投資人並不因為擁有了基金就能免於虧損或完全規避掉市場風險。

拿「保險套」來比喻「共同基金」,至少在幾個面向上,我覺得能夠讓投資大眾更加明白自己的基金投資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讓基金投資產生風險的,往往是投資人對「投資」的遊戲規則不理解,而不是有了基金就可以輕率投資。這道理就跟保險套並非提供「濫交」的安全保證,它只是讓安全性行為更加安全許多而已。

第二、投資人若在錯誤的對象上搞投資,就算有了第一名的基金經理人也無法避免基金淨值下滑,這跟專業經理人的分散風險能力沒有太大關係,反而跟投資人本身是否選對時機、選對市場有關。這道理就跟頂級保險套也不代表一夜情就會很安全,因為「無愛」而「性」本身就是很危險的「性愛遊戲」。

第三、投資人在選擇基金時,不應該是追求高報酬率的績效導向,因為這跟挑選保險套卻又要超薄、能帶來極大快感的期待是一樣矛盾而怪異的。戴了套子做愛,刺激感本來就會降低,投資人若要求基金公司要協助降低風險,又要期待帶來報酬快感,這又如何可能呢?

金錢遊戲與性愛遊戲,有時問題都很像。無愛而性,即使有了短暫肉體快感,最後仍會歸於精神虛空。無腦袋的投資行為,即使有了基金經理人的專業保證,也不代表不會虧損。

以上論述,不知道是否有讓您更明白基金投資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如果要我說得更赤裸一點,那我可以挑明了說:「無愛而性,再多次也不一定會找到真愛;無腦袋投資,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一檔基金也不會保證獲利!」

問題不是出在定期定額與長期投資,而是投資人對「基金」、對「投資」一點都不理解,那就肯定會讓業者賺得飽飽的,還猛在家裡增產報國。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254656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般來說購買基金是不明智的投資策略。
2009/01/27 18:11
股神巴菲特建議,普通投資者應該購買ETF.基本上90%的基金經理都無法跑贏指數,再考慮相關費用,可以肯定地說購買基金是不明智的策略,除了彼得·林奇這樣的基金經理之外。

指數基金高於基金平均水平,而ETF費用最低,所以ETF是最好的選擇。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9-01-29 14:03 回覆:
同意您的意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工具安全與否端視使用者怎麼用...
2009/01/09 11:08
工具安不安全,其實大部份是視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及心態而定....
當然啦! 還是有黑心工具,那怎麼辦哩?
基本上只要抱著不貪小便宜,守住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原則,相信中獎機率也不會太大。
真的中了,那倒可以去買個樂透再碰碰運氣... 呵...
套句在顏總書裡看到話,市場不會錯,價格不會錯,錯的永遠是人...
以短線、長線持有來區隔投機或投資,對或不對?
個人認為,當然不對!
投資或投機的分野應該在於,投資人對其標的認知瞭解多寡,不是用持有時間長短來做區分。
保險套也有使用上的限制,不是戴了就一定安全.... 呵...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9-01-21 17:40 回覆:
是的,贊同您所說的。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有一點異議
2009/01/08 14:44

個人相當贊同您的說法:"有問題的並不是基金本身,而是投資人錯誤的觀念"。

不過我認為銷售共同基金這些公司也要負起責任,他們宣稱主要有兩點:第一,他們是專家。第二,要做資產配置以規避風險。這一定會引導大眾想像,我把錢交給專家,然後他又妥善幫我規劃,豈不是穩賺不賠?所以大家前仆後繼的一直買進一些連自己都搞不懂的東西,腦中只有一個想法:反正專家會幫我照料這一切讓我賺錢。殊不知自己已經陷入人性貪婪的陷阱,白白送給基金公司手續費,又在金融海嘯中賠了大錢。而基金公司高興的收下手續費,給你罵一頓,然後再勸你逢低攤平,更穩賺不賠,於是投資人又心甘情願的拿出錢,給基金公司收手續費,再去買一個自己都不知所謂的基金。

接下來就是,因為不了解自己買的東西,短時間內又不賺錢(因為一直在攤平),最後沒了耐性,於是就放棄不買了,也不管他,最後下個結論:基金都在騙肖ㄟ!然後就龜縮在定存中。等到景氣變好時,週遭朋友好像又從投資中獲利了,於是心中也癢癢的,於是在行情好了一段時間後按耐不住再去買基金,眼看著年報酬率逼近20%、30%,這時完全忘記三四年前的教訓,再買更多,然後又遇到熊市,又賠了錢。

就這麼一次又一次的循環,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自己都沒花到,卻都丟到一個貪婪的陷阱。只要人性的貪婪一天不除,這故事會一直循環下去。

我還是想回應作者的觀念,只要投資人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就一定會被基金公司或者是各種銷售金融商品的人,利用人類貪婪的本性,大賺投資人口袋的錢。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9-01-09 00:34 回覆:

您說得真好,絕對不是井底之蛙的~~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