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11 00:08:21瀏覽1903|回應14|推薦162 | ||||||||||||||||||||||||
以上圖片顯示 雙北大樓如雨後春筍
南韓釜山港 ↑
101大楼上俯瞰台北美景 from:http://www.tripdv.com/view/n/news/200872711390030715483.html 台北市最奇特的商品--------電梯樓房
高房價有利財團、有利仲介、有利高收入投機客,對平凡人家 普通百姓絕對傷害,房價上揚太過離譜,賣掉唯一僅有的住宅,今天賣出,以相同的價,明天買不回來。
"拙文不是緣於酸葡萄心理,實在是電梯樓房的房價不該貴得如此之離譜。哪看得到三民主義之中的民生主義呀! 國父孫中山有知,會跳腳的,這什麼社會呀!雖然,很多很多的人包含房仲業者,依賴蓋房賣房維生!"
一般商品的價格是市場供需決定
供少求多 則價昂
反之供給量大則價賤
反觀雙北的電梯大樓樓房
無視當前高空屋(註)率現象(供給量不缺)
房價不但居高不下 而且愈飆愈高
當然
其中因素很多
但
建商拉抬 仲介推波 財團炒作 有司無能
也是有以致之的重要因素
尤以豪宅 奇貨可居
****************************************
樓房沒有一般所謂的定價
頂多就是區域的行情價
祇要房子賣得出去你可以隨意開價
或者安個個別的定價
政府也不會干預房子的賣價
反正賣得好價錢
稅入就水漲船高
至於豪宅
日進斗金的富豪階層
纔住得起豪宅
光是每個月的管理費就可以抵當低收入者的月薪
兩三萬新台幣算是起碼的了,七、八萬,十幾二十萬或更多的管理費,所在多有。
這麼高位管理費,藍領的薪資階級玩得起嗎?
幾年看下來,
蓋房子 賣房子 最賺錢
房價飆漲是以倍計數的,
十年前,
重慶北路三段附近新大樓,每坪30萬(NT),
現在有的賣家開價要80萬,真是離譜加可怕。
大概半年前,關渡宮附近的新大樓,單價60萬,買登記60坪的房子
實際使用是40坪多一點, 約1/3是公設。
房價狂飆在雙北已是普遍現象,
漲得最離譜的是台北市的信義區,大安區, 松山區,內湖區和天母的新樓房,
藍領階層,簡直祇能望屋興嘆。
所以 願打願挨的房價是第一項奇特現象
再說
買樓房當然也要買公設
祇是買實際私屬面積30 坪的大樓的一戶
要付的房價是45坪乘以單價
因為「公設」約佔1/3
1.不知道這公設面積1/3是如何算出來的
無法讓買方完全清楚
2.公設面積的單價和實際私有面積的單價等同
我認為這兩點算是第二項奇特現象
另外老公寓樓房也有一項奇特現象:
老公寓的建物所有權狀的登記坪數
不但沒有納入公設坪數
連前後陽台和樓梯間,都不列入登記坪數。
也就是登記坪數比實際使用坪數要少
這也是一項奇特現象
聽說
地政機關
曾經開放一段時間讓業主(所有權人)改登記
但肯定很多業主不知道改登記的訊息
以上種種祇能說
顯現的完全是M型社會的怪象
隨文請教專家達人: 一棟20,30層大樓 它們的"壽命"如何? 如果說80-100年要拆除重建 以目前房價 豪宅少則幾千萬一戶 甚且說億萬豪宅 那真是情何以堪啊? 還不如買個透天房 實實在在 產權實在 腳踏實地不和人穿同一條褲子很實在 我的看法是
大面積平房最好(像小南門的日式老平房或是一般所謂花園洋房)
其次透天房
再其次是六樓、七樓的電梯華廈
最差的是大樓
特別是密集的像蜂窩一般的吵雜大樓
我們住在老舊公寓是比吵雜大樓好一些
最大的缺點就是每天爬樓梯
不過我們把爬樓梯的吃苦當吃補
雖然我已年華老大
關節有點退化
但還是須要有點爬樓梯的勞動
達人你說呢?關於我前述的排序?
再者 請教 台北目前最古老的大樓有多少年了 同一地段的老樓折價多少?可要如何計算呢? 三、那號稱最高樓101 它能風光幾個百年呢? 附:通宵客格友回應之回覆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