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天魂的《真理之道》 – 一種消除主客對立的生活世界觀
2009/02/27 17:48:50瀏覽929|回應3|推薦11

引用文章真理之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天魂的那篇文章。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後有甚麼感覺,不知道大家其實明不明白梅洛-龐蒂所提出的見解有甚麼重要意義。或者,大家明白,又或者,大家一點也不明白。怎樣都好,今天,我也想說一些類似的東西。

 在天魂所引用的那段文字中,最重要並且必須明白的一句說話,就是「生存是一種作用」。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這句說話,但我是這樣理解的:

 

 所謂「生存」,其實就是指「我們的生活」。舉凡我們平日所做的大事小事,由吃飯睡覺,到戀愛工作,都是所謂的「生存」。我這種解釋並非要排除其他有生命的東西都有所謂的「生存」。我承認凡有生命的東西,都有某種意義上的「生存」。可是,我希望大家暫時不要去想其他的生物,而首先將焦點集中在「人」身上。

 「生存是一種作用」,其實就是指「我們的生活是一種意義的給予」。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都在進行這種活動。一本書對於我們的生活而言,並不是一個由有文字的紙訂裝而成的東西,書之所以為書,對於我們而言是它能給我們閱讀,帶給我們知識或娛樂等等,總之,縱使不同人對書的用途有不同的看法,但書之所以為書,就在於它對我們有一種「意義」。而這種「意義」,一方面某程度上受那本書的性質所限制,但一方面又可以說它能經人的創造而得到一些超越其性質的意義。一般意義下,書的意義都是給人閱讀,可是,在一個荒島上,書卻可以成為火堆的燃料,從而得到一種超級一般意義的意義。

 

  「人的原覺與意識是離不開 在世界 之中 “ (Being-in-the-world)」。這個說法其實是要反對傳統哲學的「主客對立世界觀」。所謂「主客對立世界觀」,顧名思義是一種對世界的理解。「主」「客」指的是「主體」(subject)和「客體」(object)。所謂「主體」是指意識的場所,粗疏地則可以把它理解為「個人」(individual)。而所謂「客觀」是指意識的對象,粗疏地盯可以把它理解為「個人」意識到的東西,包括其他個人和所有形上形下的東西。傳統哲學把主體和客體理解成一種對立關係。而所謂「對立」就是一種「互不相容」的關係,即意識和意識的對象,是存在於兩種不同的世界。意識還意識,對象還對象,意識中不可包括對象,對象中亦不可包含意識,於是乎便形成一種所謂「二元」的世界觀。對立的關係,又可以說是一種認識的關係。因為意識中不可包括對象,所以,意識如何知道或認識對象,便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從笛卡兒到黑格爾,所有哲學家都曾經嘗試為這個問題提出答案。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甚麼感覺﹖是不是覺得哲學都是自找麻煩﹖是不是覺得哲學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沒有甚麼關係﹖或者是,又或者不是。大家先回想一上「生存是一種作用」的想法,再看看「主客對立世界觀」,是不是覺得兩者對日常生活的理解其實有一種不同的看法﹖如果你還沒有發現,就讓我告訴你。

 「主客對立世界觀」其實就是一種科學態度。科學家總把所研究的對象作為一個東西來研究,分析並且對這個東西的性質作出種種描述。可是,這種態度真是一種和我們日常生活相符的態度嗎﹖直覺上看,似乎不是。反而,這種科學能度只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態度。

 可是,自工業革命以來,這種科學態度似乎成為了一種唯一真正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下降到日常生活社會,造成了人的異化和對整個世界的意義的遺忘,導致了種種嚴重的社會和文化危機。我不打算在此對這個問題作深入探討,我只想大家明白,一種世界觀會對人類文明造成多嚴重的影響。當代哲學自胡塞爾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因而開始對科學的態度作出反思,並嘗試重新提出一種新的世界觀而解決人類社會文明的危機。

 「人的原覺與意識是離不開 在世界 之中 “ (Being-in-the-world)」。其實就是指「生存是一種作用」,就是指意識與對象並行存在,一方必需靠另一方才是有意義。沒有對象的意識或沒有意識的對象,都是不存在的。「人」生活在「世界之中」,「世界」亦相對於「人」才有意義。這種對「主客對立」的抵消,建構出一種新的「生活世界觀」。而在這種新的世界觀之下,人對自己的存在和處境重新得到了解,而這也暗暗地為後來的存在主義哲學埋下了一條伏線。因此世界不再只是一個認識的對象,而是與我們自身密切相關的東西,世界的意義,都是相對於我們自身而言。因此,我們自身的生存和選擇便有一種決定的意義。可是,這些都已經是有關「人的存在的問題」。

 我要說的暫時就說到這裡,先讓大家消化一下。或許大家心中不免還會有很多疑問,可是,這是正常的。完成了這篇短文以後,我又對文學產生了一種反思,文學對於生活世界的意義建構究竟起到甚麼意義﹖我以這個問題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一來是為我自己留一點下一篇文的線索,一來亦嘗試刺激一下愛好文學的大家反思一下文學的地位與價值問題。

 

By 小鋮 2009年2月27日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ysoul3&aid=2692492

 回應文章

天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綻開
2009/03/02 01:29
此在在世界之中生存,而世界由因此在而綻開.小鋮兄的一針見血的確令我十分欣賞喲~這種打破主客體的對立,使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自然舒服.但是如何才能使此在生存在世界之中就不會與世界產生對立呢?我們本來都是生活在世界之中,那麼為何我們從一開始會有這種主客對立的觀念呢?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3-02 10:17 回覆:

 此在總已經活在世界之中。世界構造此在,此在反映此在身處的世界。
至於認識論的主客對立的觀念,實可追溯西方古希臘傳承下來的存在論的思維模式的與我們東方的之不同。可以說,我國古哲向來就並未有這樣的問題。關於東,西方人的思考方式之迥異,可參考以下文章:

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0902201.htm

精華之所在:

「犹太神学家马丁·布伯、科学家海森堡、 思想家海德格尔就是这方面的几位代表。布伯(M. Buber, 1878-1965)于1910年就翻译出版了庄子的《 言论和寓言选集》,并写了一篇很有分量的后记。他认为:“主宰东方各民族的是一种合一性, 它同西方的命运观和上帝创世观截然不同”。“道根本不打算阐释世界,而是认为: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真实生命的统一之中”。因此,道就是原始的“未分状态”。按照他对于庄子的解释,“只有未与世界分离的人才能认识世界。认识不存在于对立之中, 不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中。它只存在于万物的统一之中。统一就是认识”。更关键的是,对于布伯, 这种原始的统一并不完全等于发展的初级或低级阶段,而具有它本身的深刻道理。换言之,这种原发的、“永远只能重新开始”的统一中自有本源的智慧, 不是分裂发展的形态能够完全“扬弃”的。“西方思想史的特征就存在和应为、科学和法之间日益加剧的分裂, 而这一点却为东方人所不知。”其实,这原初的统一是人类各种智慧的原发土壤。“一多于有关耶稣、 佛或老子的内容,多于他们想要说出的东西。”这种在直接“统一”或“合一”中达致原发真理的见地与布伯的神秘体验论(或神秘主义) 的精神背景有关,也反映在他著名的“我与你”的神学洞见之中。」

「海德格尔(M. Heidegger, 1879-1976)深受布伯这本庄子选集译本及其后记的影响。当海德格尔于1930年经历他的思想“转向”时,在一次讲演中当众向主持人索取布伯的这本“《庄子》的寓言集”, 并读了其中“秋水”篇末尾“庄子与惠施濠上观鱼”的故事,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并使之彻底化了的海德格尔完全抛弃了盛行西方多年的发展观,视阴阳、显隐充分相交的“源头”或“起点”为 最伟大者。因此,他不仅在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哲学中找到更关键的东西, 而且能在中国天道中看出为以往的观念哲学家们看不到的玄妙之义,并视之为能启发当今 为西方的技术文化所苦的人类的智慧。」

亦可參考《存在與時間》的p.25,26,導論部份。(我是拿來主義啦,哈。)


趙路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學對於現實生活所建構的意義
2009/02/27 19:16

一有放鬆與放下的功能(藝術治療)

二有結合志同道合的理想(共鳴)

三提供發現問題與提出解決方法的互動管道

四.使人類的靈魂與精神永無止境的超越與提升(你讀蘇

     東坡的前後赤壁賦予文天祥的正氣歌就明白囉)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8 17:02 回覆:
老師所言極是!例如我看莫大的小說,更能體驗一種對人存在於世的深刻認知。

天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小鋮這篇文章寫的真好-
2009/02/27 18:23
我是以”天魂”的身份來替小鋮的這篇文章撳推薦鍵,可不是純粹的老王賣瓜,自吹自擂。呵呵。胡塞爾的現象學建立,僅是一個開端;正如德里達曾所說:在結束文本以後,遊戲才剛開始;本源性的不可概念性的意義等等……這些都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天魂(skysoul3) 於 2009-02-27 18:43 回覆:
有些話不得不說:作為哲學系的本科生的小鋮兄是我接觸過的莘莘學子中,最會反思和對身處處境的問題癥結感有旨趣的一位;所以我特別邀請他來加入此部落格(另外還有長年鑽研精神分析的小簡兄和學識廣博的祖龍兄;我是敬陪他們的末座啦)。當然,幾人聯手經營可省卻好多不必要的打理功夫,用省下來的時間寫更多更好的文章。我學資最淺,不好多說什麼,大概責任還是整理版面和到處拜讀幾位飽學之士的前輩,哥哥、姊姊的精論文章,藉以大量閱讀學習到企盼他們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