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12 03:59:37瀏覽958|回應7|推薦65 | |
整理圖檔看到這張藝術學院 Ruth Prows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於2001年後更名為 Ruth Prowse School of Art )照片,想起那是三年前回學校照的。 畢業十多年,那是我第二次返校,目的是為補充一些油畫用專業素材。 尤其看著學校能持續穩健經營,屹立不搖,挺立在桌山腳下,實在為學校感到高興。 進到學校販售部,發現貨架上只有少少的一點顏料,我想買的素材全都沒有賣。一問之下才知道,學校現在改以珠寶設計/電腦設計/視覺設計/雕刻工藝等科系為教學主力,學Fin Art 的學生很少了,所以不供應太多這類的材料。 唉,想來學校教學生態的改變,自然是因應世道所需。 像我自己,畫了十多年後才開頭一次個展,還是返台在朋友鼓勵因緣聚合下促成,雖也賣出幾張畫作,但該都是出自朋友親人的愛護。 若真想以此維生?至少我,不行,自己該早餓死過幾回。 能以畫畫養人?真的很難,世上有幾個畢卡索和趙無極,能在活著時,靠畫得利? 想起1997至2000年在該校就讀時期,無錢維修的校舍處處顯出簡單樸素與克難隨意的面貌,看得出學校經營困難,可是販售部門是有靈魂有生氣的,裡面充分供應我們藝術系學生需要的各式各樣材料,貨架上總是堆得滿滿的顏料與各種畫布和紙張。 現在學校校舍全都改建裝修翻新過,看起來挺豐盛的榮景,內部卻不再販售供應手繪的畫作顏料與相關素材。 是否覺得怪異?一間名為「藝術」的學校不再重視Fin Art的素材提供?不再以Fin Art 的教育科系為主軸?時光變遷真是太大了!
我自己早就習慣上網閱讀,不止亮度字體大小可隨意調整,還可隨機停下來一心多用,手指點一點,一面上網查看其他頁面訊息,或與朋友聊上兩句,再返回頁面閱讀。若遇生字或不懂的原文,可上古狗查尋學習,不用起身找字典,閱讀電子書乾淨俐落,沒有實體紙本書保存收藏攜帶的問題。讀來輕鬆方便。 如果人類終將進入無紙化世界,一切由數據化為主流,今後用顏料作畫的手工繪圖創作可能也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電腦繪圖? 這種轉變的確讓人很感慨啊!但也可能是時勢所趨,電腦繪圖更環保?更能永固保存?複製更容易? 但,藝術質感呢?也一樣嗎? 想到藝術學校,想到曾為我畫冊寫序的藝術學院老師~Gerhard Schoeman,他在今年八月底逝世了。臉書上得知消息,是震驚+遺憾大於哀傷,未滿五十歲頗有才氣的他,人世間必定還有很多未了的心願。無論他是否仍在人世,師生之緣,師的位置一直就在那兒,心中的祝福與感念不減。 個人的殞落如鏡花水月,風來,浮動,風去,無痕?! 果真是~「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人世間,每個人都在極力完成自己長或短的旅程。我們是路過寒潭的雁,我們是吹著疏竹的風。每人一個潭,每人一片竹。是潭大,讓我們仍在飛?是林深,讓我們仍在吹?但潭大或林深,並不等同精采,繼續飛或吹,也不等同美好! 事實是,多數人覺得一生能擁抱著一個大潭與深林,是幸運,至少比早凋者幸運!?那就,好好珍惜享受吧!
纏繞中充滿隨機可創作線頭與能量 致一首悼詞 為遠行者祝福 仰望一個巨大背影 向安息處停歇 * 今日重讀已去世的 Dr. Gerhard Schoeman 在2012年為我畫冊寫的文章。再次感動這難得的師生緣! 自畫像與Gerhard 老師中英序文 - 風普普 - udn部落格 GIOVANNI MARRADI - Once upon a time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