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0219 Kyle小寶貝滿35週了!跟孩子玩躲貓貓,促進認知能力 (附照片6張)
2023/02/23 13:02:47瀏覽101|回應0|推薦0

    假期結束,開始忙碌,但我也要適時放慢腳步,輕鬆享受片刻的休閒,為繁忙的生活打開一扇窗,欣賞周遭的美景。靜下來調整好思緒,更能從新出發,專注、有效率且愉快地逐一完成既定的工作。尤其要戒除恐懼、假設和分心,也不能抗拒改變,雖要積極面對挑戰,卻要量力而為,悅納自我的有限和不足,繼續勇敢前行,走出自己的路!教會旺得福返校日美勞課,億如帶著我們自製桌遊大卡片和小卡片,很有創意也實用!

  小Kyle已經能扶著站,但還是希望寶寶多爬,可刺激腦部的發育,會更聰明!他喜歡觀察姐姐的手勢並模仿她的動作,是個肯學習的好孩子!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跟孩子玩躲貓貓,促進認知能力

試一試!把寶寶正在玩的玩具用毛巾蓋起來,看看他會有什麼反應?如果寶寶會掀開毛巾「找」東西,那表示認知能力有明顯的進步了喔! 4到8個月大的嬰兒,雖然可以跟著物體移動的方向去找它,但如果物體一旦被藏起來或蓋起來了,他們就不會嘗試去找了。大約在8個月之後,寶寶會去找消失在眼前的物體,就表示已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也就是,寶寶知道:即使物體不再被看見,物體還是存在。「物體恆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認知能力,到一歲半左右才會建立完成。 此時,我們可以多和寶寶玩「藏與找」的遊戲,例如:用小手巾將臉或玩具蓋住,引起寶寶的好奇心;也可以利用穿脫衣服的機會,一邊將寶寶的手穿過袖子,一邊說「咦~小手手呢?喔~小手手伸出來了!」這些遊戲經驗,都可以讓寶寶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喔!

本期特選主題: 寶寶為什麼愛玩躲貓貓?

一般人只要看到可愛的寶寶,似乎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對他們扮個鬼臉、逗他們笑,或者是玩個「躲貓貓」的遊戲。成人喜歡在自己的雙手移開之後,看見寶寶的笑臉,有時候甚至才稍稍移動自己的手,就已經期待聽見寶寶的呵呵笑聲!不過,有時候卻也因為不理解寶寶的發展,和寶寶玩這個遊戲時,被取笑「寶寶還看不懂吧?」

究竟寶寶何時才會懂「躲貓貓」的遊戲?首先我們要認識一下和「躲貓貓」有關的發展概念。

「物體恆存」是許多能力發展的基礎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認為:寶寶在0~2歲的「感覺動作期」中,透過身體感官和動作獲得訊息,來建構「物體恆存」的概念。所謂「物體恆存」就是指:知道某人或物品不見了,只因為他(它)此刻不在自己的眼前,但相信他(它)仍然存在,沒有消失。

剛出生的寶寶會將自己與世界視為一體,若某人或物品從眼前消失,就表示他(它)已經消失;然而到8個月左右,「物體恆存」的概念開始萌芽。人物的移動、聲音和表情都能引起寶寶注意,且能滿足寶寶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如媽咪的懷抱、生理的需求及周遭成人的回應等正向經驗),進而幫助寶寶建立「人物恆存」的概念;也因此寶寶瞭解除了自己,世界上還有其他事物的存在。這些都會幫助寶寶建立信任感,進而與外界建立可預知和期待的安定關係。這種發展也是空間概念和邏輯思考發展的基礎。

視覺線索是尋找物品的重要依據

出生1個月的寶寶,他的視線會隨移動的物品和光線的刺激而移動,因而在寶寶出生後的3個月內,爸媽可以在生活中提供會「動」的刺激,例如:在嬰兒床上吊一串可轉動的視覺玩具、拿著玩具在他眼前移動、逗弄,這些舉動都是為了吸引寶寶的目光。

在4~8個月的階段,寶寶開始會進行「有目的的活動」。寶寶會為了讓有樂趣的事得以持續,因而重複出現同樣的動作,如:一直搖晃鈴鐺,使它發出聲響。但是,對於眼前的物品,寶寶仍處於一種「看不見,就是不存在」的概念。也就是說,如果物品的某部分被蓋住,但露出一小塊,寶寶會伸出手去抓取,可是如果物品完全被蓋住了,寶寶則因為看不見,就不會想要去拿取了。

理解「看不見但依然存在」的現象

 在9~12個月的階段,是寶寶對於「物體恆存」的概念發展最迅速的時候。他們理解到即使物品不在眼前,但它依然存在,因而會出現不同於前一個階段的表現。這時期對於被蓋住的物品,寶寶會嘗試掀開覆蓋在上面的布或毛巾,以便找到物品。因此,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非常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爸爸媽媽當然也可以直接用雙手蓋住自己的臉,然後再迅速的把手張開讓寶寶看到;有時候,即使我們慢一些張開雙手,寶寶也會伸出他們的手,來把我們的手撥開,看見爸媽的臉之後,就笑得非常開心。

有些人或許擔心玩「躲貓貓」是否會嚇到寶寶,不過,研究指出,有時候一點點的不安或害怕的情緒,反而可能令寶寶更加興奮。所以,爸媽不需要擔心玩這個遊戲會帶來負面影響。

「物體恆存」的延伸能力包羅萬象

「物體恆存」的概念對寶寶來說,是理解周遭世界的開始,也是建立各種概念,包括時間及空間概念、邏輯思考、因果關係、想像力、符號認知及遊戲能力的基礎,甚至也展現出「依目標進行規劃行動」的能力(指把蓋在玩具上的遮蓋物拿掉,以便找到玩具),而這就是成人解決問題能力的前身。

「物體恆存」概念的另一個主要能力展現是記憶力。寶寶必須記得消失在眼前的人或物品,以及最後他們消失不見的位置。由此可知,寶寶在這個時期的因果關係、空間與記憶等能力,都會同時與「物體恆存」概念一起發展。

從家居生活促進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的概念是自然發展的。如果爸爸媽媽想要幫助寶寶發展,以下幾點建議可在家運用:

■提供井然有序的環境,讓寶寶能掌握

在寶寶經常活動的範圍內,把相關物品擺設在固定及方便取用的位置。除了可以鼓勵寶寶放心進行環境探索,還可以讓寶寶在固定的位置找到物品;當寶寶能夠知道什麼東西放在哪裡,並且自己取得物品時,爸媽一定要記得讚美他。這些活動,不僅幫助寶寶了解什麼物品應放在什麼地方,同時也幫助寶寶知道他可以掌握他所理解的世界。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讓寶寶有秩序感

這泛指寶寶的吃飯、睡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透過外在規律的活動作息,不但可以幫助寶寶逐漸形成自己內在的一種秩序感、讓寶寶對於自己每日的活動有所預期,在過程中也會逐漸學習到因果關係等邏輯思考,進而促使寶寶的心智能更完整的發展。

■用多樣化的「躲貓貓」遊戲,讓寶寶提升能力

和寶寶進行「躲貓貓」遊戲,除了可以讓寶寶有預期感,重覆的進行也能增加對事物的記憶。在進行「躲貓貓」或「東西不見了」的遊戲過程中,可以引導寶寶如何去找不見的東西;如果寶寶不會掀起覆蓋物,可以幫他將覆蓋物翻起,或露出物品的一小部分,讓寶寶可以看到,進而有「找到了!」的成就感。一旦寶寶成功了,不妨就給他一個愛的抱抱或再玩一次。透過重複的進行,相信寶寶會愈越來愈得心應手! 

 延伸閱讀: 物體恆存遊戲好好玩

4個多月大的小廷好想睡覺,爸爸抱著哄,可是小廷哭一哭就轉頭看門口,似乎期待媽媽出現。看不到媽媽的小廷,又埋首在爸爸懷裡繼續哭。媽媽雖然不在眼前,但小廷卻知道媽媽沒有消失,表示他已經有「物體恆存」的概念。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和記憶力、因果關係、動作發展息息相關,從寶寶6個月起,爸媽就可以跟他玩許多有趣的遊戲

4個多月大的小廷好想睡覺,爸爸抱著哄,可是小廷哭一哭就轉頭看門口,似乎期待媽媽出現。看不到媽媽的小廷,又埋首在爸爸懷裡繼續哭…。

媽媽雖然不在眼前,但小廷卻知道媽媽沒有消失,表示他已經有「物體恆存」的概念。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和記憶力、因果關係、動作發展息息相關,從寶寶6個月起,爸媽就可以跟他玩許多有趣的遊戲。

4個月 寶寶知道物體恆存

物體恆存概念最早由皮亞傑提出,他觀察到如果把一塊布遮在正伸手準備拿玩具的6、7個月小寶寶眼前,寶寶就會停止伸手的動作,彷彿那個玩具根本不存在;但是滿8個月的寶寶就懂得尋找;皮亞傑主張︰物體恆存概念是8個月以後的寶寶才具備的能力。

但後來的研究發現︰4個月(甚至3個半月)的寶寶其實就懂得物體不在眼前並非消失不見,只是礙於記憶力不夠好忘了找,以及看不到東西不知道該怎麼行動才能拿到東西,所以才沒有找尋的動作。

5~8個月 掌握簡單物理原則

此時寶寶開始懂得一些物理原則和因果關係,比方拿球撞積木,積木會動,如果相撞之前積木就先動,或者撞上幾秒之後才動,寶寶會露出驚訝的表情。同時寶寶也知道東西的大小、質材、形狀的不同,及其相對的運作規則,譬如小球掉到地上會繼續滾動,但是衣服卻不會。

這時寶寶的視動協調能力逐漸進步,爸媽會發現︰擋住電視時,剛好被聲光效果吸引的寶寶會歪頭找電視看;車車前進時,寶寶的視線不僅會沿著運行的軌跡移轉,看著東西掉落後,他也會探頭探腦試著尋找;而躲貓貓之類的找尋遊戲,則最容易逗得寶寶呵呵笑。

9~12個月 寶寶愛找媽媽

把玩具藏在手帕下,9個月的寶寶懂得掀開手帕找出玩具,可是一旦成功會一直在同個地方尋找,即使當著他的面把東西移到別處,寶寶仍堅持在原處找,皮亞傑稱為「A-not-B error」。並非表示寶寶沒有物體恆存概念,根據後人研究,寶寶會犯這項錯誤,是因為太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以為重複同一動作就會找到玩具,卻忽略東西的位置已經改變。滿周歲後,這種情況會逐漸減少,2歲前的寶寶就很少再犯了。

9~10個月的寶寶,開始靈活運用手膝爬行,對家中環境也逐漸熟悉,加上「分離焦慮」作祟,一旦媽媽消失眼前,寶寶可能化被動為主動到處找媽媽。如果沒聲音線索引導,寶寶一樣犯了前述的「A-not-B error」」,當媽媽發現寶寶對著空無一人的廁所哭泣,可別太訝異,因為上次就是在這裡找到媽媽呀!

物體恆存4遊戲 親子鬥陣玩

‧掀手帕 找玩具

寶寶6個月左右,可拿條手帕蓋住他正在玩的玩具,看他會不會掀開手帕?之後,再拿出另一條手帕,將玩具放到其中一條下面,看寶寶能否找到玩具?爸媽可加個答對或答錯的聲效,讓寶寶覺得更有趣。

如果手邊沒手帕,也可以直接把東西握在掌心,伸出兩個拳頭讓寶寶猜,倘若他猜對了,兩手交叉看他會猜哪一手?猜對了,兩手再互繞圈圈,然後停下伸出兩個拳頭讓寶寶猜。1歲前的寶寶,要完全答對並不容易,爸媽可別因為寶寶猜錯而擔心呦!

 ‧躲貓貓 猜猜我還在不在

爸媽可以用手遮住自己的臉,假裝自己不見了,接著移開手掌露出大大的笑臉,寶寶會回你燦爛的笑;你也可以真的躲起來,然後再出現寶寶面前。9個月後的寶寶模仿和行動力較強,還會自己悄悄躲在門後或桌面下,又笑嘻嘻地探出頭來喔!

‧發聲或滾動玩具 了解因果

從寶寶會翻身趴著以後,球就是很好玩的玩具,隨便一碰就會滾動,寶寶可以練習眼睛追蹤移動物品;會爬之後,有些寶寶懂得自己找樂子,拿著球先往前滾再去追;快滿周歲的寶寶,稍微具備輪流的概念,爸媽可以和他輪流滾球。讓寶寶玩發聲或滾動的玩具,不但有助於操作能力發展,也可以進一步瞭解因果關係,只要我的手動一動(因),小斑馬就會發出唱歌(果)哦!

‧我丟你撿

這是9個月以後的寶寶最愛玩的遊戲,他不但喜歡把東西統統往地上丟,沒東西可丟時,還會試著把爸媽推下沙發…。爸媽除了認命幫忙撿,也可提供各種材質、大小、形狀的物品,讓寶寶充分感受不同東西掉落的聲音、運動方式的不同,慢慢歸納出這世界的物理原則。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ihuey1125&aid=17845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