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笨蛋,問題關鍵在需求方的經濟負擔能力
2009/05/31 17:53:52瀏覽647|回應0|推薦9

引用文章長照 難不成也靠外勞撐? 

大量的外勞成為國內家庭監護工的主流,擔負起長期照護的重責,的確對社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也引發官學界的一番撻伐,但為何這種現象卻無法消弭呢?

其實能夠引進這些外籍監護工除了仲介的推波助瀾之外,老年且淪為慢性病患需要長期照護的人口大增、家庭人口少、照護人力不足暨家庭的財力不足以負擔高額看護費用(這可是一項長期的開銷,往往要到被看護的對象死亡為止)暨相關看護設備之費用,而讓外勞逐步成為替代家中照護病患的主流替代人力!

但是,國內的長期病患照護往往始於住院治療之日(尤其是一些日後成為慢性病或需一段期間才能恢復正常功能的疾病),再決定是否要請外勞充當家中照護人力之前,都是由家中的人力或請醫院附設的看護來照護。由家中的人力來看護,是必要犧牲其正常的生活暨工作,若照護時間久了一些難保不會喪失工作,若請醫院的看護照顧,一天十二個小時的價買是新台幣一千一百元左右(民國八十九年就是這價碼),若是二十四小時則一天就需新台幣兩千兩百元,一個月以三十日暨就需花費新台幣三千三百元至六千六百元,若自己照顧,家中上班族的一方辭去一個月兩萬多元至四萬多元薪資的工作在家照護是會被多數人選擇的一種方式,而必須為日後照護任務結束後是否能重新進入職場或被視為不事勞動者做為代價!

因此到了一段時間後(這時間有長有短),替代人力的聘請就成了這類病患家屬的需求,於是乎就有人自國外介紹引進新資低廉可讓病患家屬可以負擔的人力來做為照護的替代人力,這就是以外勞作為家庭監護工的濫觴。由於這種外勞供給可以解決病患家屬所面臨照護上的困難,所以也愈益盛行,而逐步成為國內慢性病患照護的主流。這類外籍看護工的身影隨著被照護對象充斥在醫院、養護機構、家庭中,甚至社會各處。

而這類由仲介所引進的外籍勞工來充當看護有無受過基本看護的訓練,還是只受過一些簡單的語言、家中幫佣的基礎訓練外,是否足以勝任看護工作,的確就仲介所提供的資訊上而言是值得懷疑的,往往要等到人到了以後才能知分曉。但從另一方面而言,病患家屬本身不也是一個門外漢嗎?!他的照護技巧不也是從醫院臨床照護上所得到的嗎?!更何況這類人力只是做為替代家中照護的人力,因此,所需的訓練應以適應家中生活跟最多如同原有照護者的照護水準!若要到專業級的照護所衍生的訓練成本究竟要由誰支付?仲介?求職者還是雇主?若以未受專業訓練取得專業證照作為排除未來長照保險給付的對象,恐怕受害的還是需要長期照護病患暨其家屬!

至於聘僱外籍看護工後本國籍照護人力即行撤除,其實也是實務上可行的一種狀況,雇主在聘雇外籍監護工後基本上就不需要其他人力的介入。更何況依照聘僱契約,外籍看護工的薪資均有加班費來彌補其無休假的權益,所以這並無權益受損的問題。

故外勞成為國內長期照護的一股主力,實是社會需求之所致,尤其是需求方雇用外勞可從事看護工作可以比聘僱本國勞工獲得更大效益暨在不失去工作收入卻可達到從事長期照護的結果,亦不會讓財務上難以負擔,自然採用此一方式的家庭就越來越多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ouminc&aid=299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