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2/05 09:40:05瀏覽1479|回應0|推薦13 | |
佛教世界經典何其多,《雜阿含經》堪稱最直接也最能觀見當初佛陀與弟子對談的經典,這部經典猶如孔子《論語》之於中國歷史的地位,生命導師的言喻及思想皆在其中。 《雜阿含經》梵文原名saṃyuktāgama,現今流傳本乃南朝宋三藏求那拔陀羅所譯,這本經典原應譯為《相應阿含經》,被視為最接近早期佛經原貌的佛陀言論集。 我接觸過幾部經典,僅僅淺讀,《雜阿含經》是第一次接觸,印順法師曾說這部經典是所有學佛的人都該透徹研究的經典,我想,或許總有一天會認真讀它,在那之前,僅以單篇內容分享之。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五。 這篇主要在描述佛陀涅槃之前,外道出家者須跋陀羅來到佛前請求開示的過程。此文除了佛陀,還出現了須跋陀羅與尊者阿難,二人之於佛陀涅槃前有著不同意義;尊者阿難為佛陀弟子,在佛陀涅槃前盡心準備最後的儀式,處處恭敬且尊崇,須跋陀羅早耳聞佛陀盛名,雖然在其他地方已經出家且聞名多時,仍想在佛陀最後的一點時間裡前往探訪並得到一些收穫。 所謂外道,指的是佛教以外者,就像傳統道教或基督信仰都視為外道;外道稱呼佛陀的方式也與佛陀弟子很不一樣,佛陀弟子稱之為「世尊」,外道則稱其為「瞿雲」,從須跋陀羅和阿難的對話看得出來佛陀在兩人心目中的位置很不一樣。 尊者阿難不希望有任何人來打擾佛陀涅槃,須跋陀羅則想在佛陀最後一刻避免自己的遺憾,兩人幾番往來後,佛陀最終仍接見了須跋陀羅。 佛陀對須跋陀羅說偈,並告知正法律及八正道,最後以師子吼作結,讓須跋陀羅明白佛教心念及遠大的世間博愛;須跋陀羅旋得解脫為阿羅漢,又因不忍見世尊涅槃因而先行涅槃而去,成就一件美事。 我想,須跋陀羅當下開悟後,一定看見佛陀心中所見明月,他明白佛陀所發大願,想到自己過去一百二十歲的生命都在外道遊走,生命終結前能得正道獲阿羅漢,實在是最好的皈依。人生在世,最怕不能遇見伯樂、不能遇到開悟自己的導師,無論生命走到何處,若能有那麼一座明燈出現,此生已矣。 須跋陀羅內心滿滿的感動與激動,一點都不難理解啊。 由「福隆工作坊」出版的《雜阿含經選集》雖僅節錄這部佛教經典,卻也有將近四百頁那麼厚,讀經典當然教人歡喜,重要的是好讀,此書文字較大,即使是年長者也不易因久讀而眼睛酸澀,我認為最棒的是這本選集確實只把經典內文選錄出來,沒有加上編譯單位的個別想法或意見,把感受與學習都交給讀者自己體悟與整理,就算是第一次接觸《雜阿含經》如我,也有寬裕心思品味佛陀言論的第一手感觸。 接觸佛教原始經典,觸碰心靈直接溫柔,《雜阿含經選集》需要時間細讀,更需要人生智慧導引,身邊隨時有這本經典陪伴,也是舒緩身心的好選擇。 -《雜阿含經選集》購書網址-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9790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