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5 00:43:30瀏覽1869|回應26|推薦136 | |
(記年月份,隨我想在那裡。左圖是民國86年,右圖是1995年) 剛來美國,什麼都不知,老爺帶我去一家迷你型的中國雜貨店,醬油柴米油塩,有時看到芭樂,還會興奮地睡不著呢。但我最常買的,就是一份報紙。記得我第一次單獨來美,探望老爺時,去紐約滑雪的夜晚,看著報紙,眼淚還會不自主地流下來?應是報紙的內容,讓我觸景傷情吧。 我小妹知道我是個連蔥蒜都搞不清楚的人,乾脆丟了兩本食譜給我?可是想想,食譜裡的材料,又不是每樣都買得到,於是只能儘量照著做。有一天我翻開世界日報家園版,早期都有刋登『家事小心得』 其中最想做的,就是米漿,我收集了兩位太太媽媽的獨家秘方,可是從來沒試過。為什麼呢,因為兩人用的花生不一様,老王賣瓜,都説自己的瓜甜?你們會説,要喝米槳,巷子口或菜市場就有了,可是對於我來説,那種想吃的渴望,隨著歲月的累積,還是沒有一絲絲的減少?所以,每次回台灣,一定要去喝它個夠,才不枉費我的飛機費。再來是一位太太教做的豆花,先説快鍋,我大妹送我一個陳美鳯第四台廣告的義大利快鍋,她試範了幾回,我帶回來,又忘了。所以,一切有關甜湯豆類的點心,仍是在爐灶上慢火熬成的,想當然那個花生湯,我窮則變,乾脆買超市賣的台灣罐頭來填塞一下。這豆花的製作最有趣,那個作者教我們,買現成或自己煮的豆漿(沒時間,就買現成的),將豆漿煮滾了,放下鶴松牌的一種杏仁露,不准動鍋子,放著不動,兩個小時以後,掀開蓋子,漂漂亮亮的豆花,呈現在你的面前。當時小地方沒有代理這小小瓶透明的水,我真的開車,跑到紐約法拉盛一家叫『大直』的雜貨店買到的。 本來我不會炒蝦子的,又一個太太,獻出她的作法,教我們怎麼去蝦泥,或將蝦背剪一小段,要大火直到蝦變顏色,….。有一天看到一個玉米湯的作法,直到現在,我都沿襲著它來煑湯。『家事心得』裡,都是些媽媽在廚房的心得,煎魚時,鍋要熱,才到放下魚;切洋蔥時,最好是在水籠頭下,有水臨著,比較好些;早期我我按照一位作者烤的義大利奶油蛋糕,除了沒放奶油在上面以外,還真懷念那個不斷嘗試的戰鬥心? 暑假期間,是龍蝦盛產季節,我特別去買了一個高高的鍋子,準備煮三隻龍蝦(以前小兒還很小,先煮三隻,但刀叉早已買好四雙)。這作法是從餐館老闆傳下來的,煮滾的水,放下塩,把龍蝦放下鍋內,就這麼煮十分鐘。一隻龍蝦無法餵飽大男生的胃,有一回我竟買了小塊牛排回來煎。(其實吃一隻龍蝦真的不夠,但又要弄旁邊的附食,有時會搞的手忙腳亂。後來旁邊放玉米和青菜,又好一點,暫時沒有人喊沒吃飽)。孩子大了,經常我做菜的速度,趕不上他們肚子餓的時間,往往邊做菜,他們不是先問,就是下樓來巡視,看我做好了沒有…?做晚飯是我每天最難熬的時刻,根本是在考驗我的脾氣和體力嘛?我的鍋子不多,就幾個而已,有一組大中小和迷你,共四個一組的不锈鋼鍋,是老爸在台灣永琦百貨買送我的,直到現在,煮麵煮湯煮甜點煮雞蛋滷膀,真的很好用。 每個人的興趣各有不同,目前我只要看到有好文章,仍會把它剪下來,放在我的剪貼薄裡。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