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90
第一次社區服務
在地生活北美 2011/02/09 12:08:54

對我來説,這真的是第一次.以前老大去過,我也是隨便聽聽,反正有去就好,也沒問真正的情形.但這回聯誼會找上咱們家,今年要去三次,第一次選在12/30, 那天無法前行,好在還有另一個組長可以幫忙.於是,一月底的這一次,即使再忙也得硬著頭皮去.一月真是忙,孩子每週六要去Newark 教初中生數學,有一週參加校際演講比賽,加上本山人又得了流感?我真擔心,炒菜炒到一半,不小心咳嗽,讓人感到不禮貎.

這回我們去為homeless center 無家的人們煮晚餐.這地方我從來沒去過,但聽過.據説要住進來,還需要一些手續,審核甚嚴,不然人家無端端,幹嘛要給你住,供你吃喝?一個月前就先找好人手,大約四~五個家庭,總共七八個學生.煮什麼才好呢?哇,既不能把煮好的帶進去,只能帶生的.之前,老公已打了電話,詢問曾經去煮過的朋友.為了省時間,我開了菜單,但這些菜有些可以當場切,洗的,就讓孩子去做.而菜單是:青紅椒牛,芥藍雞,清炒馬鈴薯玉米和紅蘿蔔,加上乾煎鍋貼.還要帶電鍋,那天我帶了兩個(但一個媽媽比我還有經驗,說米要先泡.我是太久沒用大同電鍋.那天的飯,小朋友水放多了些,但電子鍋似乎沒把水的高度,放到該放齊的地方?乾了些)老公説,買米不要買太好的?但將心比心,自己吃好的,為什麼別人不能吃呢?他本來還要去shoprite 買呢?我不准,堅持要去東方超市買,所以買了第二個貴的.我忙著切菜,所以,飯都不是我煮的,不然,按照我的標準,飯要Q才好吃呢.

芥藍雞.想到就很想笑.這個菜是以前我在中餐館打工時,老外很愛點的菜.我以為自告奮勇的朋友,很會做呢.(我之前問了問,哇,原來夫妻倆都不擅烹煮)沒想到他們仍上網搜查,把菜單印成彩色,照本宣科地醃肉,而芥藍早已切好,竟放在一個超大型的像個玩具籃裡?他們可能切了一個晚上.

青紅椒牛.為了應付六十個人的飯菜,估計要買十五磅的牛肉?我冰箱可能放不下?於是,前一天乾脆就不煮飯,才有空位騰出來.到了週五快中午時,我就打電話予中國超市預訂炒菜用的牛肉(不是説,將心比心嗎?要吃就吃好一點的啊).下了班,趕緊去買,米,拿牛肉,買醬油,蔥,青菜.提了大包小包,先放車上.天氣這麼冷,不會壞的.因為我還要去美容院整理一下頭髮,快過新年了,頭髮總要修剪,回到家都快八點半了.隔天一大早,和老公去starbucks 匆匆吃了早餐,又去附近的超市,買油,玉米和馬鈴薯.這之後,在四點以前,又送孩子去參加另一個活動.我開始從11:00 ,切牛肉片,切到快1:40p.m. 牛肉要有一點冰才好切,早晨出門前先丟在冰庫,拿出來才勉強可以切薄片.哇,我一邊切,一邊看時間,一邊吃午餐.還要醃,不然肉怎麼會好吃呢?結果牛肉都一掃而光。

我炒菜之前,觀察了一下瓦斯爐。哇,別看有六個爐火,可是都無法和自己家的大火比呢?最右邊還有一個平台,最後另一個朋友,拿來煎鍋貼。我才切完馬鈴薯塊,但看見煮雞肉的甲先生,不停地翻轉肉片,原因是火候不夠旺,怎麼也炒不熟。最後,甲先生炒好了肉,又燒了一鍋水,準備煮芥藍。不說還好,那天的芥藍,煮得真黃啊?我忙著熱我鍋子的油,沒時間顧那可以煮龍蝦的大鍋子,結果芥藍泡在熱水裡很久,撈起來都黃了。甲先生趁我在炒牛肉時,早已把芥藍雞拌好。我總共將牛肉炒了五次,每回都一大盤肉,火又小,唉呀,真不是上好水準,還好肉切得細,我燒好了油,就讓油去泡它們。能變色即可,但心裡想,要如何把這大鍋菜煮好得漂亮呢?最後把肉放一邊,再放孩子們切得粗細不均勻的青椒,紅椒。這些椒類,是由另一位乙先生幫忙炒的。我在旁邊加塩,但我不混合拌勻,我將椒類擱置在容器的另一邊,一來好看,二來孩子可以好分配食物。

鍋貼,真不好煎。乙先生大概以為煎鍋貼要用水煎?但第一盤的效果不是那麼理想,後來W太太建議,把鍋貼放一點油,讓它們燜。果然愈煎愈像個樣。我很少吃鍋貼,原因是覺得皮太薄,沒有嚼勁。我總是把水餃煮半熟,變成煎餃。但這個菜是老公想出來的,為了大家方便,我也沒話說。第四道菜是青炒玉米紅蘿蔔加馬鈴薯,實在沒力氣也沒時間,只好請Y先生幫忙炒。(這本來也就是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的嘛,其間我一時找不到炒菜鍋,脾氣差點爆出來。)

我們總共帶了五個電鍋,有大有小,有電子鍋,有大同傳統鍋。一忙,還有一個小電鍋竟然只插了電,忘了按"煮"。中心裡是準時吃飯的,由於餐廳不是超大,所以都分三批輪流吃。小朋友就在廚房裡,有的盛飯,有的分菜,有的拿甜點。這讓我想起高中時吃學校的伙食,大家也是輪流幫學妺們盛菜,男生一邊,女生一邊,偶爾我會看看有沒有帥帥的學長出現,尤其是籃球打得很好的那幾個。那天飄著小雪花,但室內炒菜的油煙,孩子們分工煮食物,讓整個廚房感覺好温暖。我們幾個在走廊等待人群吃飯時,聊起了這些暫時沒房子居住的人們的處境。我想這些人都有其值得同情的一面,也希望他們早日有好的工作,可以負擔得起自己的生活,不用再住在那裡。此時,真要感謝父母,把我們拉拔長大,讓我們成為有用的人。而我們更要珍惜所擁有的,有機會的話,盡己之力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