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曹溪六祖大師惠能 解義 ~之九 :一相無相分第九
2012/12/23 18:34:12瀏覽479|回應0|推薦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曹溪六祖大師惠能 解義 ~之九 :一相無相分第九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曹溪六祖大師惠能 解義   ~ 之八: 依法出生分第八
 ~   http://blog.udn.com/shiglfs/7167594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 於意云何。 須陀洹能作是念。 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 不也。 世尊。 


須陀洹者梵語。 唐言逆流逆生死流。 不染六塵。 一向修無漏業。 得粗重煩惱不生。 決定不受地獄畜生修羅異類之身。 名須陀洹果。 若了無相法。 即無得果之心。 微有得果之心。 即不名須陀洹。 故言不也。 


何以故。 須陀洹名為入流。 而無所入。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名須陀洹。 

者。 聖流也。 須陀洹人離粗重煩惱。 故得入聖流。 而無所入者。 無得果之心也。 須陀洹者。 乃修行初果也。 


須菩提。 於意云何。 斯陀含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來。 而實無往來。 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者梵語。 唐言一往來。 舍三界結縛。 三界結盡。 故名斯陀含。 斯陀含名一往來。 往來從天上卻到人間生。 從人間死卻生天上竟。 遂出生死。 三界業盡。 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 目睹諸境。 心有一生一滅。 無第二生滅。 故名一往來前念起妄。 後念即止前念有著。 後念即離。 故實無往來。


 須菩提。 於意云何。 阿那含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阿那含名為不來。 而實無來。 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梵語。 唐言不還。 亦名出欲。 出欲者外不見可欲之境。 內無欲心可行定不向欲界受生。 故名不來。 而實無來。 亦名不還。 以欲習永盡。 決定不來受生。 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 於意云何。 阿羅漢能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 不也。 世尊。 

諸漏已盡。 無復煩惱。 名阿羅漢。 阿羅漢者。 煩惱永盡。 與物無諍。 若作得果之心。 即是有諍。  何以故。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 若阿羅漢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 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梵語。 唐言無諍。 無煩惱可斷。 無貪嗔可離性無違順。 心境俱空。 內外常寂。 若有得果之心。 即同凡夫。 故言不也。 


世尊。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 人中最為第一。 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 我不作是念。 我是離欲阿羅漢。 

何名無諍三昧。 謂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唯有本覺常照。 故名無諍三昧。 三昧梵語。 此云正受。 亦云正見遠離九十五種邪見。 是名正見。空中亦有明暗諍。 性中有邪正諍念念常正。 無一念邪心。 即是無諍三昧。 修此三昧。 人中最為第一。 若有一念得果之心。 即不名無諍三昧。 


世尊。 我若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 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阿蘭那是梵語。 唐言無諍行無諍即是清淨行。 清淨行者。 為除去有所得心也。 若存有所得心。 即是有諍。 有諍即非清淨道。 常得無所得心。 即是無諍行也。

_()_

之九 ~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下午 06:34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glfs&aid=716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