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得即高歌失即休-不平(1)
2009/04/09 10:16:39瀏覽708|回應0|推薦1
 <壹>
 
 憑古城邊眺晚晴,遠村高樹轉分明。天如鏡面都來靜,地似人心總不平。
 雲向嶺頭閑不徹,水流溪裏太忙生。誰人得及莊居老,免被榮枯寵辱驚。
                                            ——《晚眺》
    韓愈在《送孟東野序》一文中,開宗明義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今日當人聽說“不平則鳴”之時,大抵是說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就要講出來。但這是不是韓愈的本意呢?作為一個詩人,韓愈的思維當然不止於賈島的“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意境,他在文中寫道:“在唐、虞時,咎陶、禹其善鳴者,而假之以鳴,夔假於《韶》以鳴,伊尹鳴殷,周公鳴周。”這意思就是說,當社會動蕩不安之時,總有人會為此發出自己的思索和感歎。
    而大唐在曆經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安史之亂、牛李黨爭之後,衰落的氣象不可逆轉,為這樣的時代而鳴,有許多人自然如喪考妣般哀嚎,也有人抱持著對那些造就這一後果的昏君饞臣的憤慨大力鞭撻,更有人悵然若失間朝莊老佛陀靠攏。
    而在這許多衰亡時代的記錄者裏,卻有一位是與眾不同的。他像李白一樣遊山玩水,但卻不似李白那樣豪情萬丈;他像杜甫一樣攻讀科舉,卻不像杜甫一樣謀得一官半職;他像白居易一樣遇見賣藝女子,卻不像白居易一樣留下抒情詩篇……比起初唐、盛唐、中唐的詩人們,他顯得一點兒也不光彩奪目,數十卷的《全唐詩》裏,他的地位也似乎微不足道。而在史書裏,他更是徹徹底底的小人物,只落得一個“輕薄”的不義之名,更不用提什麼後世君王的賜諡號、封神位了。
    他的確不太討人歡喜。前世的英雄們被他揭開了短處,當權者被他無情嘲弄,美女們見到他如見到了瘟神,只有凡夫俗子們對他喜愛之極,他們編了諸多的神話在他的身上,然後讓他千百年來仍鮮活地生活於人民間的口耳相傳之中,讓他享受凡人間真正帝王的無上榮耀。這個非凡的小人物,就是這樣一直活下來,讓有些人歡欣,有些人警醒,有些人在心中找到同儕。
    他是大唐人物的異類,不著大唐的芳華,只留亂世的清流和素樸的逍遙。他是大唐的最後一位才子,也是大唐消亡後的第一位才子,他跨越了時代,這讓他的生命不僅來到了後來的一千多年,也再往前,到了前面的一千多年。
    這前後各一千多年裏,他真正做到了“不平則鳴”,他執大柄以判是非,曆史與當下在他筆下成為一幅幅人物的肖像畫,讓後人不必讀史記,不必讀資治通鑒,也能通曉古今。他洗刷西子的不白之冤,也讓霸王怒氣消融,更讓錢王匡扶正義,他一言一句,讓英雄與俗子皆能信服。他的才子之名,不靠顯要的施與,也不靠擦脂磨粉,更不靠矯揉造作,而真正靠一支妙筆縱橫天下,與英雄人物競共風流。
    他,就是羅隱。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yingfeng&aid=28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