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孤獨不是上鎖的門
2009/04/01 19:33:38瀏覽533|回應0|推薦7

       孤獨是什麼?

諾,這實在是個難題。迄今為止,儘管有無數的哲學家、文學家、隱士、宗教人士都對孤獨闡發過自己的定義,但沒有一種成為人們的定見。每當提到孤獨這一名詞時,人們就立刻會想起自己心中的小獸那不可為外人道的種種,於是,孤獨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了他特別的意義。而我們該慶倖孤獨的千姿百態,否則,我們又要面對一個概念木乃伊了。兩三千年以來,無論是哲學上,還是生活體驗上,孤獨都一直保持鮮活,所以,當我們談起孤獨的時候,並不會以為自己感受的、經歷的比起那些哲人、偉人要渺小。

儘管孤獨感在個體感受上有許多的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孤獨是個可以被氾濫使用的詞。人們對孤獨抱有一種天生的警覺,這就是說,當“他人”在述說自己孤獨的感覺時,很多人便會在心底對述說的人產生一些諸如“少經世故”、“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印象;而當自我產生孤獨感時,一旦產生向人倒苦水的想法,就會有一種罪惡感,仿佛自己會把孤獨的罪惡轉嫁到他人身上。

因此傅佩榮先生在述說孤獨的時候,將個人對親人、愛情、知己的需要構成緩解孤獨感的三個層次。親人讓人溫暖,但卻是被強加在身上的;愛情讓人激動,但卻容易激情消退;唯有知己,兩個軀體擁有同樣的心靈,才能讓人真正有不孤獨的感覺。

擁有知己能讓人緩解孤獨感,這個理念大家是否認同尚未可知,但有一點卻是很肯定的,俗世中的人大抵認為孤獨是不好的。但卻偏偏有一些人寧願遠離人群,要過孤獨的隱居生活,並且樂此不疲,還能引起眾人的羡慕。是以大家又能佩服經得起孤獨的人,以為他們是真正有修為的人,而大家哪里知道,這些隱士們,並非在與孤獨作戰,而是徹底擁抱了孤獨了。

所以,世人對隱士又愛又恨,愛他們的逍遙自由,恨的卻是他們怪異不可理喻。

但說起來,隱士們也並算不上絕對的孤獨者。他們不是縱情山水,就是熱愛老莊,也就是和凡人一樣,只不過是生活在別處罷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孤獨呢?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位美男子那耳喀索斯,他風度翩翩,所有姑娘都愛慕他,但他卻十分執拗,不肯回應任何人對他的愛,最後他在溪水中倒影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並且愛上了這個影子,被它吸引無法自持,不肯離去,於是死在了溪水中,最後化作了水仙花。

而另一個仙女Echo,也是追求那耳喀索斯的,遭到拒絕後,她遊蕩在森林群峰間,無論是何人對她呼喊,她都只重複對方的話語,從不作自己的回答。

這兩則故事看起來是關於一場讓人歎息的愛戀的,但故事中的主角,卻都是徹頭徹尾的孤獨者,真正的孤獨者。從他們那裏,我們似乎可以真正找到孤獨者:自戀情結的人以及被動活在他人生活中的人。

而對於凡夫俗子來說,這兩種極端的狀況似乎會出現,但卻不可能是普遍現象,那麼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孤獨是什麼呢?

大多,人都擁有這兩種情結,只是不會極端到那種程度而已,這也是為什麼孤獨感揮之不去的原因了。但孤獨又在這兩者之間扮演什麼角色呢?

我以為,人們所體驗到的孤獨,大多就是在他我中缺少自我的感知,或在自我中缺乏他人感知的時候所產生的。這種孤獨,是人通往自我和他我的大門。這也就是說,當人們感覺到孤獨的時候,這並非是什麼“少經世故”、“強說愁”,而是他們在強化對自我或對他人的感知罷了。

孤獨不是上鎖的門,它的門隨時為兩者的任何一邊打開,假若你感覺到了孤獨,千萬不要有什麼擔憂,打開這扇門朝兩邊看看,或許就明白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yingfeng&aid=28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