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2/19 15:44:29瀏覽1443|回應1|推薦3 | |
「社工和案主只有一線之隔」,在網路留言上無意間看到這句話,在自己有過工作經驗後,體悟更深,我們常說自己是「助人專業」,社工協助案主解決問題、諮商、輔導、轉介、資源連結,追求社會公平與正義、有著改變世界的理想。可是這麼多年來,從社工先進、同工的實務經驗分享及文獻都指出社工的處境,讓我覺得社工跟案主有什麼不同?超時工作、工作責任制、薪資結構不合理、休假太少、沒有加班費又要on call、機構拖欠薪水、不在勞基法保障範圍內、人身安全問題、人力不足、工作內容繁雜、工作沒保障:方案型社工隨時可能失業、道德良知衝突、違法風險:必須配合機構做假核銷簽假領據等(康芸,2006)。社工的處境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剝削。社工為案主爭取權益,社工卻很少為自己爭取權益。 當許多團體與組織在倡議外籍移工的勞動權益與人權,拒絕勞力剝削要求公平對待外籍移工,又有誰出面倡導社工勞動權益,社工不也應該受到合理與公平的待遇?社工和移工的處遇有何不同?一樣超時工作、付出與所得不成正比、低福利、工作環境不安全等,移工還比社工多了勞基法保障工作權益也有申訴管道,還有移民署、勞委會當靠山。是不是因為社工沒有像移工一樣過勞死?是不是社工沒有像高捷移工一樣抗議所以沒有人重視社工也是被勞力剝削的一個弱勢族群?社工和移工的要求不多,合理與公平的對待起碼是對一個「人」的尊重。說來諷刺,那些為移工發聲、倡議政策改革的團體不乏社福機構與社工先進。 對外追求社會正義、公平、為案主謀福利,對內合理化不合理性讓社工權益長期被忽略導致許多新手社工戰死沙場、流動率高、實務經驗無法傳承、社工專業形象無法建立,就像一位網友說:「不是不願意當社工…實在是因為社工待遇實在很抱歉…改變世界還有很多方法」。 如果社工連自己的權益都無法爭取,那要如何為案主謀福利呢?社工在服務案主時,都必備行動的力量,而「行動」也是長久以來「改變」的來源。社工都可以為了保護家暴的孩子冒著生命危險把孩子帶出來保護安置了!為什麼社工不為自己的勞動權益挺身而出呢? 拿破崙一世的格言:「十個說話的人,比一萬個沉默的人發出更大的噪音。」台灣的社工界就是這樣的情況,社工工會正在籌組,但是十個人的噪音畢竟有限,台灣其他七千多名社工的聲音在哪呢?社工意識的覺醒不只在勞動權益,也在於社工專業的自我認同,社工雖然是資本主義發展下的產物,但不代表社工也要被剝削剩餘價值與異化,社工專業的存在有它應得的價值。 馬克思說:「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起來革命吧!」那社工呢? (轉載請註明出處by shanewu)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