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1 00:49:57瀏覽5572|回應30|推薦135 | |
聽聽音樂.... 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應該是每位初到伊斯坦堡的旅人首要拜訪的景點,從上圖可以看得很清楚,兩者面對面緊鄰一起;再比對下方從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拍的夜景,由左至右為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和皇宮。 伊斯坦堡這座城市之所以如此獨特吸引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雙重對立的特性! 第一,它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本身既是歐洲大城,但城市的更多區域也屬於亞洲的一部分。 有時逛累了,我坐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歐陸邊的咖啡座上,遙看著對岸亞洲大陸的景色,兩岸近處距離大約如在淡水河岸看著八里般的近。在這裡,歐亞的概念不在地圖的比例尺上,而是在眼皮咫呎間! 下圖為博斯普魯斯海峽歐陸一側看著對岸亞陸的夜景。 第二,它既是東方往西探索的中繼站,亦是歐洲嚮往東方的起始點,同時扮演了東西文化交流的屏障與接觸面。 東羅馬帝國時期的伊斯坦堡(下圖紅點處),古名君士坦丁堡,信奉的是希臘正教,語言是希臘語,代表了當代的東方文化;西羅馬帝國則信奉羅馬天主教,使用拉丁語,代表著另一番風格的西方文化。 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的疆域 來源: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14-broadcast.htm 在歐洲歷史發展過程中,東羅馬帝國一直扮演著屏障回教進入歐洲中部和北部的緩衝區,它深深影響居住在蘇俄和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民族,並且把他們的東正教文化和文字保存起來,甚至影響了之後的藝術與建築的發展。 當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反倒消除了對峙者的角色,君士坦丁堡如同傳遞火種的守護者般地把希臘羅馬文明傳遞下去,義大利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即是來自君士坦丁堡大力的推波助瀾。 這兩種文化的均衡,在1453之後被打破了。這一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從此刻起,對峙與融合的戲碼就此不停地在這塊土地上上演著。 拉丁語源的君士坦丁堡改名成為突厥語源的伊斯坦堡;東西文明的對立傳承轉變為對比更大的游牧/城邦衝突;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對立;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拉鋸...... 直到今日,在土耳其仍可處處清楚地聞到此種多重文化的煙硝味、看到二元文化交錯後展現的藝術創造與爆發力。而在土耳其眾多的城市當中,伊斯坦堡絕對是最具此種特色的城市首選。 當我參觀完了藍色清真寺和聖索菲亞大教堂後,回首想想它倆地理位置相倚和對峙的內涵,不禁莞爾~這座城市的最佳代表獎,非它倆莫屬! 箇中原因,且跟著我參觀後即可心領神會............. §藍色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 這名字讓人覺得好夢幻,但當我第一眼看到它的外表時,心裡一陣失望:「藍色在哪裡?」可是失望只是瞬間,那六座細緻優雅的喚拜樓馬上就把我的注意焦點拉了過去。 有種說法,1609年20歲的艾哈邁德蘇丹下令建造了這座清真寺,初衷原是與對面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競爭,年輕的蘇丹想要用金子鑲滿喚拜樓的外表,但建築師Mehmet Aga卻把發音差不多的「金子」聽成了「六」,於是金色喚拜樓建成了六座喚拜樓! 在回教世界可不是您想要幾座喚拜樓就可以隨意造就的,喚拜樓的數目代表了不同的地位。在此之前,只有麥加大清真寺才能擁有六座喚拜樓,蘇丹為了不僭越麥加聖城的地位,因而替大清真寺增建了一座喚拜樓以彌補自己的疏失。 從高空俯瞰清真寺,基本上可以看出它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圓所組成的長方形建物,猜猜看照片裡的清真寺總共有幾個圓頂? 反正猜對了也沒獎品,乾脆公布答案:藍色清真寺總共包含一個大、四個中和三十個小圓頂。寺內的光線,除了靠著幾百盞手工玻璃吊燈照明之外,圓頂上的小窗更是發揮了不小的功能! 一般來說,清真寺在做禮拜時是禁止參觀的,所以九點多以後到達是比較適當的時間。 土耳其是個相當開放的國家,尤其依斯坦堡是個觀光地區,因此即使女性觀光客不戴頭巾進入清真寺也無妨,但為了尊重對方的文化傳統,我還是戴了早先預備的大絲巾,況且到了回教國家沒包一下頭巾,豈不少了許多樂趣? 回教徒會在洗淨亭先把手腳洗乾淨才進入清真寺,但觀光客們就睜隻眼閉隻眼地算了!在門口大家魚貫地排隊,進門前脫了鞋用一旁清真寺提供的乾淨塑膠袋裝起來自己拎著,否則成千上百的人進進出出後,保證出來再也找不到自個兒成對的鞋了。 進入寺內,地上鋪著早年伊索比亞朝貢的上好地毯,雖然古舊,但依然柔軟厚實,走在上面的感覺好像踩著雲朵般的舒服。 依照以往進入寺廟或教堂的習性,我尋找著講壇和膜拜的方向,這才恍然想起回教是沒有實體具像的,但我卻也沒想到連指示禮拜方向的朝拜龕--米海拉布(ألمحراب)都是平面,而非較高的台面,面積不特別大,非常的不明顯。 遠遠地我看著一個男人專心地朝著朝拜龕的方向前進.......跪下,無視其他遊客存在地虔誠禱告著,於是我拍下了這如畫的片刻...... 藍色清真寺聞名的「藍」,其實是來自於Izhik這個以瓷器聞名的小鎮所生產的彩釉貼瓷而來的,藍色為主的幾何或花草圖紋看起繁複典雅又細緻,兩萬多片的Izhik瓷磚貼滿了整座清真寺的內部上方1/3。 大大小小的圓頂共有兩百六十扇的彩繪窗,窗格帶進了五彩光線反射在藍色花紋的瓷磚上,與數百盞手工玻璃燈的昏黃光芒,交織成一股迷離溫柔的色澤,肅穆中也舒緩撫慰了人心。 頂端瓷磚上的花紋有許多是鬱金香的圖形,鬱金香遠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就是皇室最喜愛的圖騰,直到現在它還是土耳其的國花。市集中所販賣的手繪盤子,許多花色就是變形或意象式的鬱金香圖騰。 四面牆上各掛了幅感覺很親切的黑底金字的匾額,據了解應該是真主阿拉及先知的聖名,是不是和華人世界很普遍的匾額很像? 參觀完藍色清真寺後,漫步穿過花園廣場至對面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幾天適逢土耳其建國八十週年國慶,我在遊人如織的廣場上遇到了一身潔白可愛的波斯小王子,還有另類cospaly紀念土耳其國父凱末爾(Atatürk )的老夫婦。 另有位於一旁的古羅馬時期的賽馬場遺址,西元390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將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從埃及的卡納克神殿運至君士坦丁堡,,路途上不慎斷裂破損,剩下20公尺長的尖端部份保留下來豎立在賽馬場遺址上。 為了節省空間,相關圖片都放在下面的幻燈片中。 §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 名列世界第四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一所略帶粉橘色的拜占庭式教堂,建於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時,是歷代拜占庭君王加冕的聖堂,本來並無位於四角的喚拜樓。 這棟美麗的教堂命運乖桀,曾遭十字軍東征破壞、地震和火焚而損毀數次,後來由查士丁尼大帝重修。 Sophia一字原意指基督或神的智慧,當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時,代表東正教榮耀的這座教堂就成了指標性的立威目標。 於是牆上的馬賽克鑲嵌畫被伊斯蘭圖騰覆蓋,基督教的聖壇與雕像被移走,取代而來的是朝拜龕、講經壇和四座喚拜塔,從此刻帝國交替開始,大教堂易手成了清真寺。 大教堂的圓頂是世界上少數大且美的穹窿圓頂建築之一,高五十四公尺,直徑達三十公尺,頂端聖母抱著基督的畫像是教堂中最珍貴的財產。 土耳其成了共和國之後,1932年凱末爾將聖索菲亞改成博物館,去除了宗教上的定義後,被伊斯蘭圖騰所覆蓋的拜占庭馬賽克鑲嵌畫逐漸顯露出來,雖然許多鑲嵌畫已殘破不堪,但其所代表的藝術與歷史價值,卻讓聖索菲亞大教堂散發岀更偉大的光芒。
牆上有個像打過補丁一樣手印,據後來幾日旅程中的導遊提及,手印有個離奇的傳說---那是鄂圖曼帝國攻佔教堂時,推開大門士兵的手印,想當然那是相當滑稽的傳說,那麼重的大門,豈是單手能推開的?況且那手印形狀長得實在太可愛了.....(我個人覺得長得很迪士尼~) 到底是如何已不可考,但看這柱子上的痕跡,手印是特意被挖下來後找塊柱子高處填上去卻是非常確定的! 離開聖索菲亞時,到了出口處看到身邊的人紛紛回首仰望屋頂,這才發現原來這兒有幅保存完整的珍貴鑲金畫像。描繪的是君士坦丁及查士丁尼兩大皇帝,各自手捧城市及大教堂,獻給聖母與聖嬰。 在這具有1700年歷史的大教堂裡,因歷史洪流衝擊過後所留下的肥沃土壤中,我們看到了雙重文化與宗教的精髓並列:君士坦丁大帝為了奉獻給智慧之神的而建的教堂,成了清真寺後的五百年間,蘇丹們仍在其中繼續朝拜;基督畫像與阿拉之名的金字大圓盤一起高掛在穹窿圓頂上;伊斯蘭圖騰底下有著東正教的聖經故事;十字圓頂教堂卻附帶了四座回教喚拜塔..... 聖索菲亞大教堂本身,就如同她的名字般,充滿了文明融合的智慧與歷史輪替的教訓,親眼目睹這座傳奇的教堂,應該比起教條訓示的書籍更能引發人類深思吧! 看著代表伊斯蘭教的藍色清真寺面對著基督教創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一起矗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山丘上,對照著伊斯坦堡這座古今並存二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您說,這兩個著名的歷史景點不論表裡,是不是都是這座城市的最佳代表?
相關閱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