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林邊溪 看見水利工程的經典》
2011/07/25 02:35:05瀏覽1127|回應0|推薦3

《在林邊溪  看見水利工程的經典》

2011年5月21~22日,在屏東縣來義鄉的來義高中,舉辦【第六屆全國河川NGOs會議】,仍舊吸引公私部門諸多民眾的參與,這回負責承辦會議的是東港溪保育協會。

來義高中位在林邊溪的附近,5月22日早上我們利用會議之前,前往河邊吃早餐,同時看看88水患之後的情形。在來義大橋的上游有怪手在施工,以怪手作為比例尺,可以看出河床淤積的高度;地面水流涓細,讓我們理解屏東平原“伏流水”的地形地質。而岸旁的破碎的岩層,實在叫人很擔心。

林邊溪流過來義鄉排灣族的『喜樂發發』部落;然後來到新埤鄉平埔族的獅頭社區和客家鄉親的建功社區,下游就是沿海林邊鄉的閩南社區。這四個社區曾組成了【林邊溪右岸聯盟】,共同辦活動,共同關心家園。在喜樂發發社區的河段,日本政府於大正十年(1921年),由日籍郡守引介,六十多名生番的頭目與糖廠方面接觸,答應出勞力完成水利灌溉工程。於是由日籍工程師鳥居信平設計,此項工事是藉埋在河道下約十公尺的地下堰堤,截取並收集林邊溪上游的伏流水,在藉由導水路,利用其水源地與灌溉地的標高差異,因「水向下流」的特性,不用任何人工動力就可把水引到農場,再藉由幹線、支線把水送至農場各處二千多甲的甘蔗田,一九二三年完工,工程設施叫做二峰圳;因為當時國際糖價很高,用這個方式做成集水廊道,可以穩定地供應水源,以使有好的收成。

5月22日這天早上,可能由於前幾天的大雨‧也可能是河床施工的關係,我們在來義橋上看見水質很渾濁,但是當我們進到喜樂發發部落時,看見經由地下堰堤取得的水,從原本數以萬計的濁度,變成清澈見底,讓所有人直呼:真不可思議!回到會場上討論時,我忍不住呼籲:「請在場的每位來賓利用中午,前往來義橋和喜樂發發部落,觀察二峰圳的圳水,特別是姓“水”的人。」(註一)

結果,公共電視頻道和大愛電視頻道的工作人員都前往紀錄影像,聽說也有不少水先生們前往現場。

前年88水災之後,有人前往二峰圳勘查時,就發現水是清澈的;它至今仍就可以每天供應十萬噸的水量,是近年來討論水資源課題時,常被舉出來的參考範例,因為許多人都想為後代子孫留住青山綠水,不想只用浩大的水庫工程攔水,卻讓下游無法維持基本流量,並因而失去豐富的溪流生態。

得易親眼目睹這個景象,真的非常感動這種工程設施,可見:「用心和遠見,是留下經典的不二法門!」

完成於 2011.06.05
播出日 2011.06.22


*註一:【第六屆全國河川NGOs會議】上,水利署楊偉甫署長暱稱自己的團隊是「姓水的家族」。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546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