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環場天籟.大同山組曲》~【為家園寫詩】系列六
2018/08/01 12:01:42瀏覽4516|回應0|推薦8

                                               《大同山組曲》

                                                                                                                                                                           有一座山

                                          在樹林的懷抱中昂然挺立

                                        北邊曾有轟隆轟隆火山爆發

                                            鄰近撲通撲通斷裂地層

 

                                              日升日落    月圓月缺

                                             望盡大嵙坎溪向源侵蝕

                                         從桃園轉向東流  加入淡水河系

                                               流水行經處  萬家燈火   

 

                                           它是台北一隅的小小山頭

                                              相思林茂    流水淙淙

                                           輪胎疊成階    木頭作棧道 

                                          全方位的視野   環場響的天籟

                                                   譜出的山林組曲                                                                                                                                                                                                                            名曰大同              

                                                                                                                               南下的高鐵列車,在過了板橋站之後,很快就可以看見天空,接著可見路廊兩側大漢溪高灘地的人工溼地,已經佈滿濃蔭;越過大漢溪,在飛快的車速中,似乎才看見「樹林國民運動中心」的地標,列車已進入一段長長的隧道;出隧道口,左側一閃即逝的是比鄰而居的龜山區龍壽國小和塔寮坑溪流域的龍壽滯洪池。有幾回在車廂中,想藉機居高臨下拍攝隧道口這個小角落,但都因時間過於短暫而拍得不好;第十河川局林益生課長在2016年得知這個境況之後,寄給我兩張空拍圖,讓我如獲至寶。

    為什麼會對這裡如此牽掛呢?在【為家園寫詩】系列三的圖檔中,諸位可以看見丹鳳國中旁塔寮坑溪水出現紅、藍、紫的色澤;龍壽滯洪池座落處是塔寮坑溪上游,屬於桃園龜山區;這條流域的防洪治理、水質改善等措施,一直是政府水利、環保部門的施政重點。而十多年來,許多民間團體–特別是新莊社區大學為了這些公共政策,費很多心力;第十河川局則邀請河川社群前往塔寮坑溪,從新莊、樹林、龜山一路溯溪而上,探索人文變遷,探討治理課題。我們在龍壽滯洪池畔,看見南來北往的高鐵列車,呼嘯而過的聲影,也才引發後來從車廂拍照的動機。

    以「推廣自然步道.落實生態保育」為成立宗旨的自然步道協會,2006年9月,有機會受台北市政府建設局的委託,編輯出版一本《揭開台北生態密碼~風火山林水》親山步道環境生態解說手冊;將大屯、七星、五指、南港、二格等五個山系當年20條步道中,擁有的〝風火山林水〞五種質素,作為書寫的重點。旨在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知悉東北季風帶來的降水、雲霧和低溫,為台北帶來高海拔的植物、扁圓形的樹冠層、深綠的色彩、顯著的春天現象;台北北側280萬年前開始的火山噴發而有錐形山、鐘形山,跟近郊郊山的單面山,有所不同;甚至,200萬至1萬年前的冰河期,台灣承襲了二億年來北方大陸塊古老生物的血緣,台北也保留了部分;台北丘陵陷落為盆地,逐漸形成今天的流域情景。

    隨著這本書的出版,我們接續有培育親山步道解說員的任務;當年,我們尋求台北市的社區大學、里辦公處和社區發展協會等非營利組織的合作,每個單位至少招生三十位學員,總共培育了180多位步道解說義工。培訓課程結束之後,有資深解說員帶著進行「步道共學」,以厚植新進夥伴的各項能力。

    說來很巧,我們可以從【為家園寫詩】系列四看出,新店溪流域的《群山環新店.碧水潤古今》《相約小獅山》《銀河世界》等書寫出版的時間就是2006~2007年間,換句話說,跟我們培育解說員的時間是重疊的。也因此,有不少住在新北市的居民來參與步道解說義工的學習行列。

    或許因為有了新店溪流域這麼多的出版品的刺激或鼓舞,住在新北樹林的夥伴不想讓別區專美於前吧,他們前往樹林市公所,積極遊說市公所為當地「大同山步道」出版摺頁並培訓解說志工,以引領國人體驗家園豐富的蘊藏。

    大概是2007年仲春過後,住在樹林的夥伴邱庚祥先生,邀約我們前往大同山步道走了一趟;這座小山頭只有海拔269公尺高,最高處被稱為青龍嶺;根據地質研究,丘陵地形的台北,陷落成盆地的時間,大約是在六萬年前的「山腳斷層」活動造成的;大同山由於位在盆地陷落的邊緣,所以有很好的視野。

    我們站在青龍嶺望向四方,最近一層是林口台地,遠一點是觀音山;視線從觀音山順時鐘走,大屯、七星、五指、南港、二格等五個山系的山巒起伏,盆地裡建築物櫛比鱗次,大漢溪蜿蜒流入淡水河,高鐵路廊如長龍般穿越,視線所及,盡是豐富的自然與人文。

    夥伴們積極獻策,尤娟秘書長再詳加策畫,向樹林市公所爭取出版《大同山自然步道摺頁》暨培訓導覽解說員的經費補助,成功地得到奧援。本文起頭的《大同山組曲》是我走過這座小山頭之後,於2007/08/17完成的作品。

    多年後的如今,雖然搭火車到樹林站就可以慢慢走往大同山,也聽夥伴們提及:輪胎階梯已經改建了;但可能因為舍下就住在台北郊山的山腳,所以很少再登新北市的郊山步道。也因此,有機會搭高鐵穿越樹林山區的時候,總會尋覓塔寮坑溪驚鴻一瞥,想起山頂的環場天籟–《大同山組曲》 

                                                                                                                                                                                      完成於2018.07.31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1378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