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02 11:29:32瀏覽6244|回應0|推薦10 | |
《八仙圳流鬧區 圳小悄悄留月》
扶輪的轉動 來到八仙圳 圳水源頭在磺溪 流啊流 經過榮民總醫院 蜿蜒入保一總隊 沒入到陽明大學 潺潺伴東華社區 從捷運路廊下方 走立農達八仙 緩緩匯入基隆河
這條興建於乾隆年間的水圳 承載過唭哩岸石 上溯而至臺北城 為古臺北城牆奠基
從軍艦岩和唭哩岸步道山麓 來八仙圳巡禮 探索它在歷史的長廊中 潤澤良田的風華 藏身角落的無奈 悄悄留月的丹心 ~林淑英 寫於 2013.09.27
這首2013年為【八仙圳護水步道摺頁】而寫的拙作,同時另有四首解說牌作品完成,只是在設置解說牌的時候,發生了令人難過的插曲,所以幾乎被塵封。 從2012/05/23【99個社區故事】播出的(http://blog.udn.com/selin7777/6481208) 〈八仙圳流鬧區 圳小悄悄留月〉可以看出,2004年10月在北投社區大學宣示成立【淡水河守護聯盟】之後,北投社大協同東華里里辦公處、東華社區發展協會發起「八仙圳整治會議」,捲動七星農田水利會、時報文教基金會和諸多民間團體都來關懷這條水圳;我也是在那時候才曉得,民國六十年在榮民總醫院實習的時候,跟我們晨昏相聚的小水圳,有這麼悠久輝煌的歷史。 巧的是,在【為家園寫詩】系列七敘述的小坑溪親水文學步道專書之出版,或許讓扶輪家族認知到野溪、水圳在水資源保育上的重要角色和功能,2013年年年中,我接到華朋扶輪社陳明星(Star)社長的電話,討論是不是在台北市的北區做愛水護水教育的推廣?我隨即想到了八仙圳,於是興起在榮民總醫院、保一總隊、陽明大學和東華社區(八仙圳分流水門)各設置一面解說牌的動機。 2013年時擔任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的徐貴新老師隨即率團隊現勘,由我執筆為文寫信函徵詢榮民總醫院、保一總隊、陽明大學等的合作意願?他們均回函表示此舉甚佳;隨後,我們幾位又隨同貴新理事長拜訪榮總的代表、陽明大學林茂榮總務長、保一總隊代表等,洽談具體的合作事宜;接著,再帶領扶輪社社友們拜會這些單位,並了解設置地點。 親愛的格友們有沒有發現:怎麼沒有徵詢東華社區的合作意願呢? 其實,一得知這個專案推廣機會的時候,立即想到的就是東華社區發展協會蔡瑞崇理事長,他們也都陪同我們現勘,並且負責跟七星農田水利會的聯繫事宜;他完全是義務奉獻,僅僅拜託我們幫忙把捷運路廊旁唭哩岸山腳設置已經好幾年的三面解說牌牌面予以更新即可,他們會先行把解說牌的木框重新粉刷。 我們在這個歷程中,一方面沒有注意到蔡瑞崇先生已經不擔任東華里里長,另一方面或許因已經順利分工,所以也沒有顧慮到去拜訪東華里里長。 插曲發生在揭牌前幾天,扶輪社、七星農田水利會、自然步道協會、台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等,都接到東華里辦公處的電話,問所有單位:「怎麼沒有徵詢里辦公處的意見就作這些措施?、、、」此舉讓幾個單位「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我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立即請教瑞崇理事長、確認他沒有跟里長討論過此案,接著打電話給東華里里長,除了表示真有些失禮之外,對里辦公處關注住家旁變動的蛛絲馬跡之敏銳觀察,十分欽佩。同時也向他說明,因為蔡理事長跟我們認識近十年時光,而且都在水資源網絡裡一起學習,所以真的很容易想起他;而從教育推廣的目標來說,有越多民眾參加學習、行動實踐,才算是達到理想的境界。所以也很期待里辦公處未來可以攜手同行。 我跟里長說,由於在籌備、拜會各單位期間,陽明大學林茂榮總務長看見我們協會為臺大、政大、大同大學出版的校園自然步道書籍,至為讚賞,我們還曾為陽明大學也來出版一本而略作討論。因此,我跟里長建議,是否一起來努力促成陽明大學出版一本步道專書,東華里辦公處可以號召一群里民,讓我們協助培訓為自然步道解說員,他們可以負責陽明大學步道解說的任務,、、。我們協會秘書處也快速將我們很多出版品寄贈東華里里辦公處。 經過這番溝通,里長表示他很能理解我們是一個努力推動保育教育的團體,然而,他們也很關心八仙圳,因此對於解說牌面只有「東華社區發展協會」的落款比較難釋懷;他建議:社區型團體都不要具名。 華朋扶輪社還請了陳建銘議員、社友韓行一先生和我,聯袂拜訪東華里袁里長,希望大家爾後有互相合作學習的機會,也達到共識:社區型團體都不要具名。 於是,我們只好移除唭哩岸山腳那三面解說牌、東華社區(八仙圳分流水門)那面解說牌上的「東華社區發展協會」落款。此舉當然會讓蔡理事長他們覺得失望,也很難接受,但在「以和為貴」的氛圍當中,或許也是很為老朋友的我們設想,瑞崇理事長他們默默地,協助讓揭牌典禮順利進行。 2013/11/23揭牌當天,報到地點分別設在捷運石牌站和唭哩岸站,並且由葉淑蓮、葉黎明、蔡伯淵、楊清萬等四位老師負責帶隊解說,參與的扶輪家族對於捷運路廊旁豐富的自然與人文,都感到非常的驚艷。保一總隊則在那時表示,當天不方便開放讓很多人進入觀察水圳,所以我們以A3大小的版面輸出解說牌內容,並且從榮總側門觀察水圳流進保一總隊的景像。 榮總、保一總隊、陽明大學等都是國家的重要機構,我們想,這些單位的人員在沉重的任務負擔、研究高深學問的同時,如果可以認識到這條歷盡滄桑的小水圳,或許會興起一股柔軟的情懷。因此,我們只想把握略盡綿薄的機會,沒有想到會在社區遇見這樣的曲折;而這樣的曲折對人力物力都不多的民間團體來說,可能就很難承擔太高的溝通成本。 揭牌當天,也是我的母校慶祝創校112周年的日子,我們班同學組隊參加軍歌比賽,所以我在八仙圳揭牌典禮完成、吃過午餐之後前往內湖的校園,鼎力推薦我得到國防醫學院「2013年護理系傑出系友」的同班同學邢夢雲對我沒有出席領獎覺得有些失望。她們都不知情,在陽明大學揭牌典禮現場,一絲「揭牌當天會不會有人來鬧場」的顧慮,浮在很多人的心頭,所以我們幾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都戰戰競競,經歷「最在地組織賽局」的洗禮,實在很難顧及其他。 轉眼間,距當時約五年了,我們班同學嘹亮的歌聲猶在耳際,然而,沒有一股積極的動力去爭取奧援來完成陽明大學校園步道的書寫出版,十分可惜。而在社會氛圍仍有些浮燥的如今,藉由這回整理【為家園寫詩】系列,敘及這段曾經讓人神傷的歷程,再度省思人與人之間合作的難度,深深覺得這真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課題。 2018/09/01
2018/09/01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