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01 14:46:23瀏覽1587|回應16|推薦66 | |
前言:當初寫部落格,原本也是想把每天生活記一記,然而,就算如此,還是很難天天寫文章。有時,生活很單調,沒寫的慾望;有時太豐富了,一時也描寫不出那種感覺,反而就更不敢寫,前幾天寫的切利與悲愴,是大文章,揚聲器是小文章。宋銘說過,我的部落格中,還是描寫旅居美國生活的文章最對他的味,今天就刊篇從公司回來之後的萬聖節即時報導。
一年前的大女生也瘋狂。 正文:說實在,有小孩後,萬聖節不再是一堆人提早下班出去玩的日子,取代的就是出門討糖,沒什麼特別的內容好寫,不過就是記個日記吧! 今年,萬聖節在星期三,不是週末,正好有藉口不出遠門,我們決定就在家附近的社區“玩“:不給糖就搗蛋的遊戲。 一年前的他們,正好是我從歐洲出遊回來,陪他們出門討糖去。 萬聖節是什麼節日? 先借別人(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萬聖夜&variant=zh-tw)的形容: 萬聖夜(Halloween)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北美、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 萬聖夜英文稱之 Halloween,為 All Hallow Eve 的縮寫,類似於平安夜被稱為 Christmas Eve,是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的前夜。Hallow 來源於中古英語 halwen,與 holy 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 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紀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另由於中文世界的文化隔閡,時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 相片上傳中,還是去年的相片:最嚇人的一家 (人嚇人 嚇死人)。 類似於聖誕節和復活節,萬聖節和萬聖夜同樣來自於基督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詮釋。萬聖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 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游走,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險。人們會把食物放在門口吸引有主的鬼魂靈魂,而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 傳說當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顛諸島的時候,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第一天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 其實萬聖節和諸聖日在日曆上那麼相近,只是一個巧合。 諸聖日的來歷來之於天主教在義大利和高盧的一個隱修會本篤會(Order of Saint Benedict),本篤會會士一向習慣在十一月一日的晚課中為亡者誦經,受這傳統所影響,後來教會把11月1日定為諸聖日。萬聖節和鬼節的習俗,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也就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等。其中美國的萬聖節前夜傳統最初由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而其他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夜。萬聖夜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傳說與中國的盂蘭節類似。 引述結束。 這是我們今年參觀到佈置最精心的一間房子,也是玄兒同學的姊姊大力推薦一定要去的一間。從前門開始,小孩就必須穿過在戶外像個大山洞的門簾,才可以知道裡面有什麼。小小孩大概就放棄了,文兒堅持媽媽陪,才進入第一關,相片中可以見到一群在外排隊(其實是還在猶豫)的小孩。下一張相片隱約可以看見連室內的正式餐廳都佈置的巷鬼屋一般。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