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23 16:06:10瀏覽262|回應2|推薦0 | |
就在李則陽與寄居蟹慶祝的同一天, 地球的另一端, 一位生醫界的大師Kent Squire 心臟衰竭, 死於醫院. 李泰元曾於Kent Squire門下學習, 並與現任Kent Squire實驗室的主持人是好友. 接獲消息, 頓感悲傷. 他收拾行囊準備啟程, 總要親送這位導師最後一程. 這兒須稍加介紹Kent Squire的卓越貢獻. Kent Squire是生物醫學界的重要人物, 2012年成立Kent Squire實驗室以來, 一直有重要成績表現, 其中兩項給予人類演化深遠影響的成果. 2036年, 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綜合生醫科技在器官保存, 循環系統, 代謝與免疫功能幾方面的研究, 加上精密的環境恆定控制, Kent Squire實驗室成功地維持分離後的人類大腦組織, 在正常體溫(36.8+-0.3攝氏度)環境中存活兩週. 他們將大腦組織, 存放在充滿基態生理水的恆定無菌室中. 透過人工循環設備, 連接左右頸動靜脈血管, 提供大腦溶氧, 醣類, 胺基酸, 維生素等必需營養. 並移除代謝物, 提供必要的荷爾蒙, 讓大腦組織能夠順利獲得活動能量, 修補物質, 代謝, 免疫能力, 以及製造必要的神經傳導物質. 讓大腦組織離開人體後, 繼續存活, 達兩週之久. 在這兩週時間內, 獨立大腦的意念活動, 仍然相當活躍. 這表示意識仍然「活著」. 是生存的意志, 讓它努力活著. 這項技術,是將人體普通器官的體外養護技術, 比如說心臟, 比如說腎臟, 延伸至大腦, 業界稱之為大腦體外養護系統. 因為大腦是最獨特的器官, 具有積極主動的意志活力, 存活的延續力最旺.它的長期「生存」, 是有希望的. 第二項重要成績: 2044年, 運用活組織內細胞培育法, 與神經細胞突觸發展技術, Kent Squire實驗室讓無菌生理室中的獨立大腦, 長出新突觸, 建立明顯的新聯結. 對有損傷的小區域, 也藉著植入神經幹細胞讓它復原, 成為「健康」「完整」的大腦, 完全發揮了大腦可塑性的潛能. 此後的發展, 將無可限量. 追隨前期的成就, Kent Squire實驗室的使命: 在於延續獨立大腦生理存活能力, 持續改善維生系統, 簡化操作與養護的技術. 並努力讓設備空間小型化,成本減低, 讓大腦體外養護系統的普及化, 成為可能. 隔週, 一場盛大的告別式在華盛頓隆重舉行. 這位生醫界的大師Kent Squire, 貢獻一生. 彌留時, 更將大腦捐出, 提供實驗使用, 讓人類的腦神經技術, 能夠繼續向前邁進, 期盼大腦體外養護系統能更臻成熟. 大師的精神不死, 與我們同在.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