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陽光、螺旋與記憶的圖騰
2009/05/18 11:13:00瀏覽1356|回應0|推薦5
曾經在歐洲旅居一年半的我,對於當地人崇尚陽光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們清早一看是晴天,這一天,一定想盡辦法丟下手邊的事情,不是呼朋引伴,就是一個人跑到街頭的露天咖啡座,點一杯咖啡,坐下來配著陽光。

多數的時候,我發現即使本是三姑六婆愛聊天的婦女群,這時也會忽然靜默下來,大家不約而同的專心望著馬路上閃爍的燦爛陽光。
「太陽實在太美好了,有錢也買不到。」朋友總是讚嘆的說。
陽光對於歐洲人來說,是「幸福」的同義詞。
相對於生長在亞熱帶的我,當時並不懂得這樣的「渴望」有多深沈。

之後,我到紐約出差,在摩天大樓群中逛街,帶路的朋友說她的鄉愁來自台灣的「陽光」,因為長年居住在被高樓遮蔽了陽光的巷弄,總覺得有如坐監牢般的氣悶。聽了這個參了無限懷念的抱怨,頓時抵銷了我初到這個世紀之城的興奮。我捉摸著曾經灑落在頭皮上、膀臂上的溫暖或炙熱的感覺,這些根生於我內在的自然能量,很意外的在我的旅途中,成了被記憶與被俎嚼的滋味。

「那你何不去尋找有陽光的地方。」我困惑她為何不遷居。
「總有一天吧。等我離開工作,退休的時候。」她眼神散渙的說。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極限與無奈吧,但是當下的「抉擇」卻是你唯一的救贖。我隨著去到她租住的寓所在,果然,雖屋內空間也還算寬敞,但是十多層的舊社區難擋周遭頂天高樓的包圍,從窗外望出去,四周都是水泥叢林,深處在這些超高樓「落影區」的中低樓房,一片陰暗潮濕,尤其是北側的地方,冬季更是積雪不化,必須多耗費電力開暖氣與開燈照明,讓居住其間的人,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等到了夏季,卻又有其他的問題,比如:這些摩天高樓最常用「玻璃帷幕」的建材,使用吸熱玻璃與熱反射玻璃作為保溫隔熱的材料,但這樣它們便會把大量熱能輻射到鄰近建築物與行人身上。這不見天日的「地面」,長久承受著非正常的氣溫,於是彷彿幽暗的臭水溝渠,終日飄流著死屍與幽靈。

當城市無限開發時,人類的空間思維從平面推向立體,此時,摩天大樓有如雨後春筍的冒出,科技彌補了土地的不足。動軋數百層甚至千層的建築體逕相較勁,把人的移動概念,從東西南北的點、線、面,換成了上升直線,於是,「平面」與「縱面」分持兩種階級。世界變得只剩上與下,這讓我想起過於密集的樹林,使森林成了「黑森林」,但大自然自有調節的定律,當老樹遇到了雷擊而傾倒時,它把鄰近的枝枒都一起扯斷了,於是露出一片天空,陽光開始照射進來,幼小的生物隨之甦醒了,自然界的「天災」其實就是在維護生態系的平衡,颶風、大火等等,都是大自然造就新契機的規則。

而人類創造的水泥森林呢,它是一座不歸路的夢魘之城。那麼,我的「卡薩多島」呢?它是不是一樣延續著人類愚昧的血統與遺傳呢?

在我進駐之前,島上舉辦了好幾場講座,招待移民們參訪活動,在現場導遊時,有直昇機搭載,環繞在島的上空,讓我們鳥瞰觀賞,並由專家一一解說島上的規劃。並發了一本厚達兩百頁的「島之國」書冊,其中鉅細靡遺的說明「古早、現今、未來」三階段的發展藍圖。

卡薩多既然是一個島,土地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利用摩天大樓來解決居住空間本是它的宿命。但是,在開發之初的三十年前,這一群篳路藍縷的專家,就已經懷抱建造一個最美麗的城堡之使命,所以,在研究如何克服地理缺憾的部分,他們的信念一致以「捨」代替「取」。

在圍繞著這些以雲天為鄰的住宅附近,規劃有錯錯落落的大型公共建設,比如綠地、樹林、公園、商城、球場、劇院、博物館、、、攤開鳥瞰的地圖,這些公共建設的佈局,其實就像「護城河」一樣,間隔著城市的每一個區塊,一如有秩序的螺旋圖騰,讓每一區的摩天高樓之間,都有呼吸的空間。間距使樓與樓產生了互為被欣賞的「靜物」。或說每一棟居家高樓或公共建築,都像矗立在大地上的藝術品,當人們經過它面前時,無論是形體或色彩,或材質,或線條、、都令人不得不行注目禮,而自然而然的興起一種對此地的信賴與信心,以及愉悅之感。

我初初進駐此地時,對於海邊沙灘上的一座公共建築最為「怵目驚心」,它離我的家十分遙遠,但從我的高樓望去,它正好面臨我家的正東面,每天清晨,裊裊升起的太陽,就像我的鬧鐘,催促我臨窗眺望,一抹抹光點閃爍著、閃爍著,遠遠近近的挑動了我的視線,原來,我的焦點是一個巨大的、豎起的貝殼。

它弧形的貝殼面上,有著圓點彩繪,大概是金色的顏彩之故,與陽光時而交疊,時而顛撲,形成很曼妙、又很衝突的跳躍之舞。那究竟是什麼東西?這種視覺經驗讓人充滿了遐思與好奇。

當我還弄不清楚遠方這巨大貝殼的答案前,我的耳朵總是響著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螺旋狀的空間,是無限深遠探向未知境地的動力。」

那是我年幼時代參加一個科學營隊的難忘之旅,我將貝殼掛在耳邊,一面傾聽老師的講解,一面體驗貝殼發出「呼喊」的樂音。

「人們能夠輕易取得的貝殼,都是貝類已經死亡還未被寄居蟹佔用的「空殼」。這些空殼猶如人類的「廢墟」吧,只是它不會被時間毀滅,它隨著海流漂到岸上,美麗的外型與顏彩吸引了人類的目光之外,更詭譎的是,人類發現它精密的內在設計,竟儲藏著海洋不死的秘密。」

當太陽逐漸升高,乃至越過了我的窗前,抵達了雲端,我回憶著曾經收藏貝殼、研究貝殼的那些青春時光,為了印證「海洋不死的秘密」,終有一天我會走到被陽光驅使而入定的巨大貝殼裡,去瞧見螺旋的秘密。

98.3.30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at26&aid=295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