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 憂國憂民
2007/12/25 19:43:03瀏覽206|回應2|推薦8

猶豫了很久,一直無法決定要不要轉貼這篇文章在城邦。畢竟當初在開啟這個部落格時有意將這裡建樹為純以藝術音樂以及心情分享的地方。藝術是沒有國籍之分,黨籍之分,族群之分,唯一的追求都是為了一種純粹的美。

然而,身為異鄉求學的自己,在面臨每晚看著桌上綠油油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護照時,總不免心繫起那些我原生的地方。很多人也許不了解,但海外留學這件事並不是只要有錢就能辦得到的,尤其當你的身分並不是用國民身分證而是用護照來證明,並且時常需要用護照來處理身在異鄉中一切該面對的事物時,護照效力的大與否,深深直衝擊著這些異鄉的學子們。尤其在一個仍有著些許封建階級思想的法國,護照所代表的不只是國籍同時也代表了階級,這些年看著政府的一些政策,不只是身在故鄉的人們有亦步亦趨的辛苦,就連在海外的我也多少能感到一些使用護照上的限制以及國籍上的認可.....以下請抱持中立與平和的心情來觀看這篇文章,用理性的角度思考這篇文章所要傳達的思想。

我想,藝術之美來自於生活之美,如果在生活中都已經喪失了基本的美感,那藝術又從何生起?

願主寬恕

~~~~~~~~~~~~~~~~~~~~~~~~~~~~~~~
主題: 心牆高築 如何治國 (台大數學系教授陳金次)
請聽聽不同的聲音! 對了鼓掌, 努力轉寄,錯了刪除!
 
心牆高築如何治國

台大數學系教授陳金次,一個曾出錢出力支持黨外民主運動,原本極端反藍深綠學者的反思???
 
這是一篇讓我佩服的好文章,有情有理,有良知,有自信,有省思,有寬容,有期待, 特別推薦給大家。

★【 心牆高築 如何治國 】台大數學系教授陳金次

牆有兩種,有形的牆和無形的牆。有形的牆,肉眼就可以看得到。無形的牆,悄悄地在心中築起,無形無影,不易察覺。有形的牆,因需要而建。無形的牆,因意底牢結(ideology)而起。

有形的牆,可以阻止外人穿越。無形的牆,能夠蒙蔽人性的光輝。有形的牆,無繁殖力,隨時間的推移,逐漸傾頹衰老於歷史長河中。無形的牆,具感染力,可以匯聚成河,載舟覆舟,億萬生靈,家破人亡。

在德國,曾經有一道種族主義的牆,造成猶太人的悲劇與德意志民族的大浩劫。在中國,曾經有一道階級主義的牆,把同胞分成紅與黑,造成億萬人頭落地與中華民族的沉淪。

世間有兩種力量莫大無比:愛與恨。愛是生,恨是滅。愛能使人性發光,無怨無悔。恨能使人性抓狂,玉石俱焚。真愛無界,無分別心,不能用來築牆;無形的牆,築於人心,既能成牆,必不是愛。

如果只看到中正紀念堂開放式的圍牆,而看不到台北賓館莫測高深的圍牆,此人內心必已抓狂。如果只在意中國帝王式的牌樓,而無視於殖民者象徵權力的高塔,這樣的人必定是政治騙子。

我成長於戰後困頓歲月,對國民黨的貪汙腐敗和特務統治深惡痛絕,我不齒的同學,一個個變成國民黨的知青,年輕的我就和國民黨劃清界線。心中築起一道厚厚的牆,能量很高。

我曾出錢出力支持黨外民主運動,國外留學時,常寫文章修理國民黨的特務,打得特務臉色發青。

三十年過去了,強人也走入了歷史。台灣人執政也已超過十八個年頭,新的執政者給人民帶來什麼?過去所反對的,有多少更勝於過去?今天的台灣,還能維持一片榮景,難道不是前人的遺澤?

那些在美國留學時被我修理的特務,許多人回到台灣,在各個領域奉獻所學,作育英才,他們多半是外省人,心繫國家,並沒有留在美國享受人生。

我為什麼會去打這樣的人呢?我常反省,想到國家目前的困境和年少的輕狂,不禁熱淚盈眶。

牆,未必都是障礙。帝王的牌樓,未必都是孽種。殖民者的高塔,未必都是罪惡。歷史如是走來,無不留下痕跡。緬懷過去,開創未來,才是健康態度。滿清入主中國,並未對明十三陵動手。日本殖民台灣,並未毀壞布政使司衙門。這是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也是自我信心展現。只有對自己沒信心的男人,才在乎妻子婚前的男友。

北京,因拆除城牆,今天懊悔莫及。平遙,因保存城牆,而成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城怎能和北京城相提並論呢,一時偏見,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殷鑑不遠,為政者不可不慎。 或許有人認為,開放性空間看起來舒暢。我相信這個人,一定沒到紀念堂池畔沉澱靜思過。

我曾經立志不進中正紀念堂,但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紀念堂,心想強人都已作古了,何不進去看看。於是來到國家戲劇院旁的水池邊,但見青杉林立花木扶疏,奇石錯落,曲橋影蕩鴛鴦情深,蝶影翩翩。心想風景何辜!我為什麼要拒絕它呢?於是在池畔選一塊石頭坐了下來,只見池中白雲飄飄,錦鱗游泳,悠哉悠哉,塵俗盡忘。忽然間遠處傳來京胡的聲音,好似四郎思母。抬起頭來,夕陽掛在國家劇院的飛簷下,與園內的青杉一紅一墨,相映如畫。

啊!台北市區竟有如此美好的地方,我辜負它了!是什麼樣的人,有此才華,留此妙筆?我想當初庭園的設計者,一定考慮到圍牆的必要,才能營造這樣的氣氛。設若無此圍牆,喧囂盡入,幽靜盡失矣。

民進黨的朋友啊!你們見識這麼淺,心胸這麼窄,頭殼又發燒,如何治理國家?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xchun&aid=1483374

 回應文章

ICE
世界觀是重要的
2008/01/11 15:58

蔣介石  槍桿子出獨裁極權政府...而國父孫中山紛亂時代結束帝王,創造中國民主,蔣經國創造了經濟奇蹟,但他們都沒有如此超級廣大紀念堂,而但蔣介石死後,國民黨馬上興建中正廟,所以銅像是錯的~ 幾千坪紀念館不需要,現今歐美民主國家都是以小型慈善基金會與圖書館,意義好多了~世界觀是重要的~

節祿 蔣家第四代 蔣友柏,白木怡言文章 http://www.yubou.tw/Content.asp      我從來沒有想要加入國民黨,我父母也從來沒有想要影響我加入國民黨,所以,我過去沒加入國民黨,未來也不會加入國民黨;雖然我不是國民黨員,但是他們做了很多的事會影響我的家庭以及我的下一代,所以逼得我不得不講一些話。我不曉得我的後代將如何看那尊銅像、看這個在市中心佔地幾千坪的紀念堂,但是至少我知道那個銅像是錯的;要樹立銅像要蓋紀念堂,也要等他死後100 年(至少也要50 年)再蓋,假如50 年後、100 年後的人民會想要替你鑄銅像蓋紀念堂,那就表示你真的是偉大。現在的課題是,我們市政府可以在自由廣場的拱門下用Humanity, Braveness, and Justice 檢視在台灣存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我個人可以理解也某種程度地贊成「去蔣」的所有行動,但是,我個人希望「去蔣」的目的不是只是在選舉的時候操弄選民的手段,「評論兩蔣在台灣的功與過」這件事應該交給歷史以各個面向以及公正的學術態度去執行。我個人衷心的希望在這一連串的「去蔣」行動之後,能夠給台灣一個思考的空間,讓我們的理智清楚的認知「去蔣」是為了結束一個時代,為的是讓我們進入一個更民主文明更適合人生存的「後蔣」時代。


筱小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08/01/02 21:13

一篇讓人動容的文

昨天看到嗆扁的老榮民被呼了一巴掌

我看了很痛

本該相親相愛的人民

竟被分化致此.....

翱翔.在世界的彼端(saxchun) 於 2008-01-26 02:59 回覆:
是的,
所謂的國家意識也只有在當我們不身處在自己國家裡面時才特別感覺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