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十種心 - 下篇
2019/04/24 18:18:22瀏覽66|回應0|推薦0
壬二、離貪心
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
因為修不淨觀破壞貪心;已遠離這樣的貪煩惱了。
壬三、有瞋心
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
在不可意的境界上生憎惡,是有瞋心的相貌。貪煩惱不容易斷,瞋煩惱也不容易斷,非要加以對治才可以。
壬四、離瞋心
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
有正憶念,瞋心就遠離了,沒有瞋纏了,而佛的確是開示我們,遠離瞋煩惱的法門,常常這樣修習,就會有效!
壬五、有癡心
有癡心者:謂於可愚可(所)緣境事,癡纏所纏;
「有癡心者」:在沒有接觸佛法、沒得聖道的人來說,世間上一切的因緣生法,都是能令人愚癡的。
「謂於可愚可(所)緣境事,癡纏所纏」:可愛的境界,我們生愛心,也就是我們愚癡了;乃至到可瞋的境界都是一樣。我們的心,在這樣的境界攀緣、思惟的時候,愚癡的煩惱就纏繞著我們。我們不明白那個境界是虛妄、不真實的,不知道那是空無所有的,一執著就被它纏住了。
壬六、離癡心
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
那就是要修緣起觀,愚癡心才能漸漸地薄,漸漸地沒有了。
出處-法雲資訊網
http://fayun.org/index.php?p=book05-E4

辛二、結

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如是六心」:貪、瞋、癡三種心,遠離貪、遠離瞋、遠離癡又是三種心;一個所對治,一個能對治,加起來就是六心。
「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這六種心中,貪、瞋、癡這三種,都是修行人沒入定、正念不現前的時候,所生起的三種煩惱品。
「及此三品對治差別」:離貪、離瞋、離癡三種心,就是貪、瞋、癡三品煩惱的對治差別。用無貪、無瞋、無癡這三種法門,來對治貪瞋癡。
庚二、住時所起二 辛一、別辨相二 壬一、釋二 癸一、依淨蓋地八
子一、略心
略心者: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
「略心者」:我們通常說「忽略」就是對那件事沒有注意。現在這裡用這個略字,是形容修行人初開始的修行情況。「謂由止行」:用奢摩他的法門,心安住所緣而無分別住。
「於內所緣繫縛其心」:把這個心繫縛在所緣境。繫縛,是表示心不容易安住,必須要努力地把它綁在那裡才可以;也就是用念心所,念所緣境,把散亂心綁住不動,心不去分別、攀緣外面的境界,就名為略心。
子二、散心
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
「散心者」:散亂心有二種。第一是靜坐的時候失掉正念,心散亂了;第二是出定時的散心。
「謂於外五妙欲」:前五識所接觸的五種妙欲,也就是色聲香味觸。「隨順流散」:心沒有定力的攝持,而隨順貪著心流動、散亂,這叫做散亂心。
子三、下心
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
「惛沈」和「睡眠」有什麼不同呢?從動機上說,有意的要休息、睡覺,那叫做睡眠。心不想睡,而是要修行的,但是心於所緣境不分明了,叫做惛沈。
若從相貌來說,二者是一樣的。「睡眠」是前五識不動,如果不做夢,第六意識也不動;若做夢,第六識的活動也還是糊糊塗塗的。靜坐「惛沈」的時候,前五識、第六意識也是糊塗了。
因為,這不是修行的境界,所以在惛沈、睡眠時,叫做「下心」——心沈下、不動了。得定的人也是前五識不動,但是第六意識是明靜而住的。「俱行」:就是指心和睡眠、惛沈同在一起活動。
子四、舉心
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
舉心是對治下心的;下心是不動,舉就是把它動起來。譬如說,修奢摩他,但是惛沈一來,就不能觀、也不能止,所以叫做下。現在對治下心,要把它動起來,怎麼辦法呢?
「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譬如,觀佛的相好光明,是淨妙所緣;這時候的所緣境特別的顯著,吸引的力量很強,容易令心安住,就破除了惛沈、睡眠。這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的奢摩他章,特別提到這件事。
子五、掉心
掉心者:謂太舉故,掉纏所掉。
「掉心者」:掉者,動也;即掉舉也。我們凡夫修行的困難就是在這裡,本來是惛沈、睡眠,用舉心的方法調過來,但是調得過頭了——「謂太舉故,掉纏所掉」:就有掉動的煩惱纏繞其心,心裡還是動,又有其他的妄想了,那叫做掉心。
子六、不掉心
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
「不掉心者」:簡單地說,就是不散亂;指不動亂的心。
「謂於舉時」:前面解釋過,惛沈的時候,把內心明靜而住的相貌發動出來,叫做舉。「及於略時」:初開始靜坐的時候,攝心不亂使令心不向外散亂,不分別那些雜亂的境界,安住於所緣境,叫做略。
「得平等捨」:這是最合適的情況,舉而不掉,略而不沈。在用功修行時,於舉的時候也好,於略的時候也好,心裡面有平等捨。也不惛沈、也不掉舉,也沒有其他的雜念,叫做平等。止、觀都是相應的,這時候叫做不掉心。
不昏沈就是明,不散亂就是靜,明靜而住就是平等,捨就是棄捨了昏沈,棄捨了散亂,也還是平等的意思。
「捨」的境界有淺也有深,在七覺支裡有「捨」、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也提到「捨」;用這個字指聖人、佛,那是很深的境界。現在,是形容我們初開始修行的人,有時也會有不掉心這個境界,那叫做捨。
子七、寂靜心
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
「寂靜心者」:就是平等捨又再進一步,或者是經過一個長時期、或者不很長,靜坐有成就了。什麼成就呢?「謂從諸蓋已得解脫」:諸蓋就是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悔蓋、疑蓋;從這五蓋裡邊解脫出來了。
《阿毘曇論》上解釋:「能令善品不得顯了」,也就是令明靜而住的境界不得成就、障礙明靜而住的定慧不得現前,那就是「蓋」。
五蓋若沒破除,心就不得寂靜;若破除蓋,心就寂靜了。因為長時期地用功,止觀的力量強了,就能破除一切的障礙,從蓋解脫出來,那時候,叫做寂靜心。
從後面「定心者」那一段文的解釋,看出來這裡說「寂靜心」的界限,就是未到地定的境界。或到欲界定,最後的等持,也應該說是沒有諸蓋,但是欲界定很容易就破壞了,靠不住,未到地定稍微好一點。這個時候,從蓋得解脫,心寂靜了。
子八、不寂靜心
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
雖然,偶而心裡面也能夠明靜而住,但是,還沒能從諸蓋得解脫,蓋還顯現在心裡面,障礙定不得成就,那就叫做「不寂靜心」,就是心裡面還會動亂。
癸二、依淨煩惱地六 子一、定心
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
「定心」是什麼意義呢?
「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之後,繼續地努力用功。用功又怎麼樣呢?
「復能證入根本靜慮」:又能夠成就色界定的初禪,這叫做根本靜慮。
從這些大阿羅漢、辟支佛、大菩薩、佛的境界看,無論是入於各種三昧、或為眾生說法,都是從色界四禪發動出來的。有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面得阿羅漢、辟支佛;乃至佛是入第四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四靜慮在修學聖道裡面,非常的重要,所以安立它「根本」的名字,表示一切功德都從這裡發出來的。
得未到地定以後,要繼續地努力修行;這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說得非常詳細,就是要修七種作意: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才證入根本靜慮的。
子二、不定心
不定心者:謂未能入。
「不定心者」:就表示還沒能證入根本靜慮。
說「不定心」,那等於是訶斥得未到地定的人。未到地定,雖然是解脫了五蓋,其實還是有欲,也有瞋心;這些蓋還有,但是不障礙修行聖道,正念一提起來,蓋就沒了。因為,還有欲,心還不定,所以稱之為不定。
子三、善修心
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
「善修心者」:這個修行人,雖然成就色界四禪,但還不是那麼地成熟;「謂於此定,長時串習」:他繼續修習七種作意,長時期不斷的這樣練習,所以叫做「串習」。
「得隨所欲」:因為長時期的入、住、出,所以定力又進了一大步,使令能隨其所欲的入住出;這時候,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就住定,要出定就出定。明白點說,長時期地修行,從未到地定證入初禪,就是要修不淨觀;有欲不能得初禪,所以要長時期、不間斷地修習這七種作意。
「得無艱難」:得者,能也。從散亂心到未到地定,從未到地定到初禪,能夠入、住、出沒有困難。
「得無梗澀」:梗澀就是障礙。此時沒有障礙了,明白點說,就是沒有欲、也就沒有瞋;這時候,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統統都沒有了,也就是沒有這些障礙。
「速能證入」,很迅速地就能夠證入初禪,要住、要出,也都很迅速的。
子四、不善修心
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不善修心者」:這位修行人,不能夠精進地、長時地串習,也不能善巧修正他的禪定。「與此相違」:那就與善修心是相違反的。「應知其相」:那就應該知道這個不善修心的相貌了。
那就是他雖然成就色界四靜慮,但是入、住、出不能隨所欲,有時候順,有時候不順。他不能夠無艱難、無梗澀,所以就叫做不善修心。
子五、善解脫心
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
這是又進了一步!「善解脫心者」,善解脫心有什麼相貌呢?
「謂從一切究竟解脫」:這有兩個意思。第一,在色界第四禪繼續修行,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第二,佛教徒得到色界四禪以後,在四禪修四念住,完全解脫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愛煩惱、見煩惱。這兩種都叫一切究竟解脫。
子六、不善解脫心
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
「不善解脫心者」:就是不能解脫心。沒有修四念住,就不能夠從一切顛倒的境界究竟解脫,還陷溺在顛倒境界裡。即使是得到四禪八定,還是個愚癡的凡夫,不是為愛煩惱所顛倒,就是為見煩惱所顛倒,不能得解脫!
壬二、結
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
一共是二十種心,這裡說十四種。「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這六個心不在內。從「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就是十四種心。
「當知皆是住時所起」:應該知道,這十四種心都是修行人攝心而住,繼續努力地修行,在定中所現出來的。
前面是一個一個心解釋;這底下總起來說其大意。
法雲資訊網
http://fayun.org/index.php?p=book05-E4
「世尊!云何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由法性故,如實知彼諸有情類略心、散心?」
  「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法性中法性尚無所有都不可得,況有有情略心、散心而可得者!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由法性故,如實知彼諸有情類略心、散心。」
「復次,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由盡故、離染故、滅故、斷故、寂靜故、遠離故,如實知彼諸有情類略心、散心。」
  「世尊!云何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由盡故、離染故、滅故、斷故、寂靜故、遠離故,如實知彼諸有情類略心、散心?」
  「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盡、離染、滅、斷、寂靜、遠離中,盡等性尚無所有都不可得,況有有情略心、散心而可得者!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由盡、離染、滅、斷、寂靜、遠離故,如實知彼諸有情類略心、散心。

所有廣心,非廣非狹、非增非減、非去非來。所以者何?心之自性畢竟離故,都無所有竟不可得,誰廣、誰狹?誰增、誰減?誰去、誰來?如是如來、應、正等覺依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知彼諸有情類所有廣心。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證諸法真如實相,極為甚深難見難覺,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用諸法真如實相,顯示分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真如甚深甚妙誰能信解?唯有不退位菩薩摩訶薩,及具正見漏盡阿羅漢,聞佛說此甚深真如能生信解,如來為彼依自所證真如之相顯示分別。」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真如無盡是故甚深,唯有如來現等正覺無盡真如。」
  「世尊!佛由誰證無盡真如?」
  「善現!佛由真如能證如是無盡真如。」
  「世尊!如來證誰無盡真如?」
  「善現!證一切法無盡真如。」
  「世尊!諸法真如何故無盡?」
  「善現!以一切法皆無盡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證得一切法無盡真如故,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為諸有情顯示分別一切法真如相,由此故名如實說者。」

佛告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乘如是乘行如是道,來至無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於一切時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攝受護持是乘是道曾無暫廢,此乘此道當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名如來、應、正等覺知恩報恩。
  「復次,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示諸佛世間相者,謂令不起此世間想、他世間想。所以者何?以實無法可起此世、他世想故。」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2607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