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女特工
2010/10/15 15:52:20瀏覽572|回應0|推薦3

对萨苏的文风很欣赏,一以贯之。

 

之所以欣赏,是因为萨苏写了很多史料文章。在这些文章里,萨苏同学考据的严谨态度令人起敬。

 

这篇文章是由于萨苏先发表了一篇博文《寻人启事 -- 新四军美女特工祝玲瑛》,而引发他的一帮志同道合的考据网友的不断补充,加上他自己从日文文章里交叉印证,最终写成一篇文章《走入资福寺据点的新四军女侦察员》。

 

本文由萨苏的文章编辑而成。之所以取标题为《美女特工》,是因为“跟潮流”--当一个“标题党”:“美女+特工”,很少有人能挡得住这双重诱惑。

 

编辑此文的动机,是因为它体现了萨苏的鲜明风格特征:根据各种信息来源交叉印证,在无法取得统一说法的地方,加上自己的合逻辑的推理。另一个原因是,经萨苏的考据分析后,这个故事竟是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如此极富传奇色彩,若在小说里看到,不足为奇。但在现实里呈现,却是令人叹为观止,顶礼膜拜。

 

最后一个原因,是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中华儿女视死如归,男女老少齐抗战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应让她的事迹发扬光大,重见天日。

 

在《寻人启事--新四军美女特工祝玲瑛》里,萨苏提到:

 

在神户采访的时候,有一个日军第十三师团的老兵船头正治提到一件事。

 

1943年9~10月份他在湖北驻防的时候,曾经扣留了一名没有通行证的中国女子。因为中国的年轻女子当时很少在日军炮楼附近出现,而且这个女的相貌漂亮,举止娴雅,日本兵议论纷纷。指挥官某中尉去寻问后却无果而终,那个女的自此一去不复返。

 

二战结束后,在战友聚会的时候,那名中尉指挥官也在其中,只不过已经不再是强健的军官--因为在中国作战负伤,头总是不断地摆动,手也总是抖。

 

船头和中尉谈起那名中国女子,中尉才说:那女子确实是中国新四军的秘密工作员(特工)。

 

“那你后来是怎么处置她的呢?”

“是很了不起的女性啊!和她谈话以后我送她回去了。”

“不会是因为(对方)美貌才这样做吧?”

“当然不是,她让我想起了故乡。连这样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子都来打我们,在中国打仗前景如何?令人悲从中来。”

 

(采访时关西中国归国者联席会桑原英夫先生在座)

 

这件事并且有据可查。这位老兵赠送给我几本他收集的旧书,其中有一本森金千秋所著《常德作战》(日本图书出版社 1983)。根据他的指点,我找到了其中的记录,只是作者把那名日军军官的军衔写成了少尉,而在我采访的这位老兵,船头的记忆中,他是中尉。而且至少到九十年代依然在世。

 

按照《常德作战》中的描述,这次“新四军女特工事件”的日方主角是出身宫城县的千田薰少尉,时任日陆军步兵104联队第三中队资福寺警备队队长。


寻人启事 <wbr><wbr>-- <wbr><wbr>新四军美女特工祝玲瑛
 
 

据船头称,千田薰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与一般日军军官不同,为人比较正直,喜欢看书亦不殴打新兵 --摘自《常德作战》P18

 

根据这本书中的描述,这名叫做祝玲瑛的中国女子是被当地一名为日军工作的联络员所出卖,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不退反进,主动到日军炮楼“拜访”。她镇定自若的谈吐,严谨巧妙的身份掩饰,使日军没能找到破绽。

 

不过,作为受过特工训练的军官,千田薰还是怀疑到了她的身份。当时新四军就在附近活动,有即将攻打资福寺的情报。这个祝玲瑛很有嫌疑是来侦察日军驻防情况的。

 

但是,经过一番面谈,千田最终控制住了将其逮捕的想法。而是设宴为祝送行,最后祝词曰:“愿祝女士前途平安,运气好。”

 

千田在回忆中写道:“以生命为代价执行任务的祝玲瑛之勇气和聪慧,让人无法不产生敬佩之感”

 

后来,通过日军的密探确认,祝玲瑛是“李先念少将麾下的女局长”。

 

祝玲瑛脱险后,也曾通过那名联络员的夫人对千田表示感谢。

 

这段资料险象环生,中间日军曾多次试探,都被祝玲瑛巧妙地解脱,有时间我准备把这段类似阿庆嫂的斗智过程翻译过来。

 

让我感兴趣的是中方的资料中我没有找到相应的记载。假如真有此事,这位智勇双全深入敌后的女新四军究竟何人?当时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无疑是很值得查询的事情。

 

根据资料考证,所谓资福寺,在湖北省江陵县境内,又名资林镇。事件发生时间为1943年初秋。而祝玲瑛(估计是化名,我无法查到她的资料)的首长是李先念,应该隶属于新四军五师,也许查找她的下落,并非特别困难的事情。

 

有请了解新四军的朋友帮助,谢谢。

 

另:刚才得到一位友人提供的线索,这位新四军中的优秀特工人员,很可能就是出身于新四军五师的女英雄,当时的江陵县公安局长--舒赛。

 

这是网友提供的资料--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舒赛。

 

这可是真的打字的时候,都要眼含热泪,双手哆嗦的了不起的英雄。

 

舒赛,女,曾用名,祝成龙,祝况,王藕,王咏。

 

1943年春,到江陵县任县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

 

这个是她的弟弟的回忆:链接出处。。。】


我的回复如下--

 

【多谢 [ 萨苏 ] 于: 2010-01-30

 

我本来十分奇怪日军用出“局长”这样的称呼,看来很可能是舒赛当时的职务--“江陵县公安局长”。对照日文资料,我也觉得很象舒赛的情况。

 

舒赛的弟弟的文章我刚才看了,和您一样,也是双手颤抖。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然又是如此刚烈。1941年她已经被捕过一次了,竟然1943年还敢于直入日军据点开展工作,这是怎样的勇气呢?而且,被舒赛折服的日军显然不只千田一人,这又是怎样了不起的一个人啊?!】


意料不到的是,仅仅一天时间,就收到友人“上善若水”的来信,推测这名优秀的中国女侦察员,很可能是新四军中被称作“楚天奇女、抗日女杰”的舒赛。她是李先念和陶铸的老部下,当时正在江陵担任公安/社会局长职务,主持敌工、锄奸等工作,在当地人民中深受热爱。

 

昨夜,春秋战国网站的老胡版主(海鹰社)彻夜未眠,写出了《第二次试解萨苏兄的疑问——考证“新四军美女特工”事迹》一文,特转录如下,并感谢老胡的热心帮助。

 

【第二次试解萨苏兄的疑问——考证“新四军美女特工”事迹
--老胡

 

又是几乎通宵未眠查阅资料……

 

多少好儿女的事迹,埋没在历史的灰尘中…有了萨兄这样孜孜不倦挖掘历史的朋友…才让我有动力去翻阅故纸堆的资料,慢慢考证一段又一段英雄故事……

 

萨苏兄1月30日发的《寻人启事 -- 新四军美女特工祝玲瑛》,记录他从日本老兵那听到了一个的新四军美女特工的故事。萨苏兄随即写到“中方的资料中我没有找到相应的记载,假如真有此事,这位智勇双全深入敌后的女新四军究竟何人,当时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无疑是很值得查询的事情。”、“有请了解新四军的朋友帮助,谢谢。”

 

萨苏兄的文章中提供如下的线索:“1943年9~10月份的时候”、“日方主角是出身宫城县的千田薰少尉,时任日陆军步兵104联队第三中队资福寺警备队队长”、“当时新四军就在附近活动,有即将攻打资福寺的情报”、这一位新四军美女特工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子”、“李先念少将麾下的女局长”。

 

萨苏兄又进一步“根据资料考证,所谓资福寺,在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1943年9~10月份、湖北江陵县资福寺、李先念麾下、女局长、二十三岁的女子——

 

有上面这几个关键词,笔者认为就可以查找“智勇双全深入敌后的女新四军究竟何人”了。

 

江陵县资福寺,1943年秋季属于江陵县抗日政府下属的第三区。

 

一九四三年二月,日军等部队进攻江陵县等地的国军。江陵县沦陷,国民政府江陵县政府仓皇撤走。

 

四月,李先念担任师长的新四军第五师,出动十五旅四十五团,挺进江陵县一带的沦陷区,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江陵县志资料《江陵民主革命斗争纪略--抗战篇》,记载了43年秋季后我军与日伪军在资福寺的战斗:

 

一九四三年秋,江陵县抗日政府第三区区政府领导,组织地方武装第一次拔掉了日伪的“资福寺”乡公所,缴获了一枪支弹药。

 

“一九四三年底,日军对我襄南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再度占领了资福寺等地……三区中队经常组织小股武装在资福寺等敌据点四周进行骚扰,使日伪军日不敢出,夜不安寝。”资福寺据点的日伪军曾出据点到根据地抢掠,在我军三区区中队的阻击下,被迫丢下抢劫物资退回了据点。“为了给资福寺敌军壮胆,日军从岑河口据点派出了一部分日伪军来加强这个据点的力量。”我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避实就虚,以县大队一个排,在三区区中队的配合下,猛攻岑河口,迫使日军放弃资福寺据点而退守岑河口。”在日伪军从资福寺据点撤退途中,三区区中队还在水路予以伏击。

 

这些战斗就验证了“当时新四军就在附近活动,有即将攻打资福寺的情报”的记载,侧面证实了“新四军美女特工”就是战斗在湖北省江陵县。

 

江陵县抗日政府有没有一位二十三岁的女局长呢?

 

女局长的记载很好找,1943年秋季的江陵县就只有一位女局长——

 

1943年5月,云梦县抗日政府公安局的女局长舒赛(本名:祝振客、祝成龙)调到刚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江陵县,担任县公安局长。李先念不仅是新四军第五师师长,1943年1月又兼任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书记。而江陵县就属于鄂豫边区,这样,说“祝局长”是李先念“麾下的女局长”完全没有问题。舒赛实际姓祝,化名姓“祝”也可以理解。

 

年龄方面的问题——她是1917年出生,1943年是26岁,与“23岁的女子”接近。23岁很可能是她自己报给日军军官的,在敌后斗争中为了隐瞒身份报成23岁也可以理解。

 

这位抗战中的女局长舒赛在江陵县赫赫有名,当地很多文史资料中都记录了这位“祝局长”(前几年还给舒赛出了一本纪实文学《烈女传奇》)。确认是江陵县,熟悉资料可以猜到“新四军美女特工”很有可能是舒赛。萨苏兄现在也“得到一位友人提供的线索,这位新四军中的优秀特工人员,很可能就是出身于新四军五师的女英雄,当时的江陵县公安局长 --舒赛。”

 

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位女局长既然是公安局长,日军也用出“局长”这样的称呼,怎么又可以称为是一位“秘密工作员(特工)”呢?

 

这就是笔者查阅历史资料需解决的了——

 

此时在江陵,公安局和社会部其实可以说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县委叫社会部(锄奸部),在县政府叫公安局(见江陵县志资料《日军侵占荆沙前后的江陵党组织》)。按照江陵县志资料《江陵民主革命斗争纪略—抗战篇》的记述,在敌后斗争的严酷局势之下,公安局其实就是“针对日伪军的密侦组”而设立的,公安局还辖有一个手枪队,直接与汉奸、日伪特务进行武装斗争。

 

并且,根据当时的记载,社会部本身的工作也包括秘密侦察敌情。1941年,舒赛就是在“京安县委社会部秘书”的职务到日伪据点侦察敌情时被捕的。

 

这样,作为县委社会部长的舒赛,给日军称为秘密工作员是名符其实的。

 

据此,几乎可以认定“新四军美女特工”就是舒赛。

 

现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中方的资料中”是否有舒赛进出千田薰守备的“资福寺据点”的记载。

 

舒赛在江陵县的斗争事迹,很多文史资料都有记载,和千田薰守备的“资福寺据点”有关的事迹,也查到了有一条,见于《名人传记》1994年第10期的文章《革命女杰舒赛(下)》。

 

这篇文章先是写到了:“舒赛幼时驰骋疆场、作一个巾帼英雄的愿望实现了。这位我党的第一个女公安局长,率队深入龙潭虎穴……”,随后文章介绍舒赛英雄事迹时,记叙了这么一件与日伪军“资福寺据点”有关的战斗:舒赛“乔装日酋,直入资福寺敌据点,集合守敌‘训话’,一举将两个班的敌军全部缴械”。

 

《革命女杰舒赛(下)》中提到的不少事迹,如舒赛在日军扫荡时“虎口夺船”的事迹,见于革命老干部的回忆录,这条与“资福寺据点”有关的事迹,想必也是出自老干部的回忆。很可惜的是,这段舒赛“直入资福寺敌据点”英雄事迹的原始出处,笔者却暂没有查到。

 

笔者认为,舒赛曾“直入资福寺敌据点”,和“不退反进,主动到日军(资福寺)炮楼‘拜访’”的记载一致。但是,“乔装日酋”,“将两个班的敌军全部缴械” 却难以理解(舒赛作为20几岁的女子,怎么乔装日酋呢?),也不符合43年秋季后我军与日伪军在资福寺的战斗具体情况。须等到萨苏兄翻译了日方的资料和进一步查找到事迹的原始出处,才可以下定论。】

 

--编者忍不住要插一句: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这样的一群考证严谨的人。。。

 

萨苏继续叙述:

 

文章中提到的舒赛后来曾冒充日酋智取资福寺据点,这是可信的。我在政协江陵文史资料中也找到了这条信息。舒赛本来就会一些日语。1941年,舒赛因开展抗日活动被捕,审讯她的日军军官松尾被她感动,为了和舒赛交流,也曾和她用日语会话,所以舒赛懂得日语,具备冒充敌酋的条件。

 

松尾是一个日军中比较有正义感的异类,当时担任日军驻应城辅导官(即顾问)。感于舒赛的忠贞不屈,对她颇为敬重,在狱中多方照顾。另一名日军审问官松井曾毒打并想侮辱舒赛,舒赛拼死反抗。在场的伪警察悄悄通知松尾,松尾赶来制止。在同僚面前面对不屈的舒赛,松井自己也感到气馁,从此再也没有做过提审。因此,舒赛得以保全清白。

 

一天,松尾将他母亲从日本寄来的食物要送给舒赛、舒赛谢绝道:“我不能剥夺这异国慈母的爱子之心,她和中国的许多母亲一样,正在为这场战争而忍受着煎熬。”

 

后来松尾被调离,临别请舒赛在日记本上签名。舒赛写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句,署名“抗日的人”。松尾大受刺激,出发前痛饮大醉,并拔刀砍伤自己手臂,在日军中引起很大震动。

 

拔除资福寺据点的战斗应该发生在1943年冬天,当时日军为了准备常德会战,抽调各地驻军,千田薰的部队也在抽调之列。兵力不足,日军因此放弃自己驻守的资福寺据点。此后,这个据点是伪军驻守,并很快被新四军夺取。其过程,可能就是舒赛冒充日酋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舒赛秋天进入日军据点的收获。如果不知道其据点内部情况,去拔炮楼就危险得多。

 

另外,舒赛给人感觉文弱,实际上经常参加一线战斗,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舒赛的父亲祝甘亭是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兴中会员,曾参加武昌首义,任标统参军。舒赛自幼生活在军旅之中,故此熟悉军事而且个性刚烈。

 


走入资福寺据点的新四军女侦察员 

“美人工作员”舒赛

这张是1949年2月初,舒赛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时的照片
 

 

现在,轮到我的工作了--日军的描述中,那名新四军女侦察员(姑且认定是舒赛)在资福寺据点的这次历险,究竟是怎样的经过?

 

《常德作战》中关于新四军女侦察员的记载在第116页开始的“潜入的美人工作员”一节,主要讲的是千田薰少尉在这次事件中的经历,其中也有对于当地民情,日军驻防情况的描述。这段描写比较着重体现这名日军军官自己的心路。今晨我与最初引发我对本事件感兴趣的日本老兵船头通了电话,听他讲解这段文字,整个事件似乎更加全面--为了避免引发他的顾虑,我还没有告诉他这位“美人工作员”可能已经有了下落。

 

 

走入资福寺据点的新四军女侦察员
“潜入的美人工作员”--《常德作战》中的有关章节

 

综合一下,此次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资福寺据点,位于荆沙三角地带中日两军的交界地带。这是一个有大约两百名居民的小集镇。根据《常德作战》描述,日军驻防部队为千田薰少尉率领的30余名步兵,这一带是中国第六战区几次发动对日军反攻的起点之一,附近有大约两个师的中国正规军(国军),新四军,还有地方武装。因此,这个据点曾经几次失守。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日军警备队只能驻防在据点炮楼之中而不敢轻易外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日军的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参战日军多为现役官兵,此后最初征兵补充的人员,也是预备役官兵或退役老兵,长期接受军事训练,受军国主义影响较深,对侵略战争有着狂热的支持。

 

但是,到了1943年,日军征兵已经大多来自原来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市民和农民。因此,军事素质下降,对军国主义的狂热不及以前。在一部分日军中,也存在反战,苦闷,思索等情绪。舒赛1941年被捕后,曾撞铁炉自杀。殴打过舒赛的日军纷纷到卫兵室来看这个不屈的中国女子。舒赛趁机用笔谈的方式向日兵宣传,写道:“我们恨日本军阀,但同情日本人民,更同情你们这些离开家乡和亲人到中国来当炮灰的士兵。”日军士兵感动地说:“姑娘,你的顶好顶好,死了死了的不行。”(江陵文史资料第四辑)

 

千田薰本人作战还算尽职,但也对战局感到苦闷,他在驻防期间,拜原郝穴中学校长金达遵为师,学习汉学。金达遵是反日的老学者,为了反抗日军侵略,不肯住在日军驻防的城镇中,避居于荒寺,他曾用贺知章的诗句劝诫千田,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3年初秋的一天下午,天气晴朗,炮楼上的日军哨兵可以看到远处三湖湖面上银白色的波纹。这天,日军得到汉奸报告,称街上来了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年轻女人,没有通行证,还到处打听(日军)警备队的情况。

 

千田少尉得报,即准备派几名士兵去将这个女子抓进据点审问,上等兵船头正治也在这几名日军之中。

 

正在此时,在镇上担任联络员(情报员)的郭家顺匆匆赶来炮楼,要找“千田队长”。他报告说:“镇上来了一个女的,说想来炮楼拜访队长。我看她不像普通的女人,所以想让队长接见一下,您看如何?”

 

千田向郭家顺询问之后,感到来的不是一般的女人--不但是美人,而且举止典雅,似乎是个“高贵的妇人”。

 

但是,这里也冒出一句略带费解的话--“不过,从她要见日本守备队长这件事来看,恐怕也不可能是什么漂亮的女性。”

 

看来,当时的侵华日军,对自己在中国女性中是怎样的形象,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

 

不过,千田很愿意和这个女的见一面。表达自己的心态时,千田这样说道:“在女性饥馁的兵营,这是让士兵们养眼(目の保養)的机会啊”,在《常德作战》中提到千田自己对这个女子也不无某种期待,“年轻的千田少尉心中有了从未有过的骚动”。

 

他对郭家顺说:“那就请她来见吧。”

 

郭家顺当时有点发愣,因为他看到千田少尉的脸上出现了颇为愉快的表情。他答应一声就下炮楼去了。

 

在船头等士兵好奇地谈论的时候,不一会儿,下面的步哨忽然神志不清般地跑来报告:“有个女的来了,很漂亮啊。”

 

千田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郭家顺介绍来的客人,就等在哨所的外面,二十二三岁的样子,年龄比想象的年轻,容貌也不可相信的清秀。她身穿三分袖的中国服(?),两边开气的裙装,在大陆的蓝天下,映衬着黄土大地,给人只有一种单纯的美丽的感觉。一般中国人的服装都是黑色,白色,蓝色,但这个姑娘穿的是粉色底,带花纹的外衣,那种摩登的感觉和典雅气质,只有都会的上流女性才会有吧。”

 

此前千田还曾经怀疑过来的女子可能是从事色情行业的,而现在,他心中感到不良的欲望一扫而光,反而感到自惭形秽。他感叹这真是一个“贵品的女子”,而后说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露出前齿上的金牙。

 

千田问道:“看来您不象此地的人啊,是哪里的人呢?找我有事吗?请通报一下姓名。”

 

那女子回答说:“我叫祝玲瑛,今年23岁,务农人家出身,住在郝穴东边的熊家河。因为我丈夫去世,我来这里找他的亲戚,却没能找到,队长可以协助否?”

 

船头正治回忆道:由于都想看看来的女子是什么样的,他下楼到了哨所。那个女子来的时候,哨所里共有四名日本兵。结果这几个日本兵的表情都变成了“固唾”。他回忆那个女子有着令人“忘俗”的面孔和苗条的腰身,虽然过了六十多年,依然难以忘怀。

 

双方对谈了几句,千田虽然也问了一些问题,但明显心不在焉。他叫士兵倒来果汁饮料,并对“祝玲瑛”说:“走了很远的路,辛苦了,在这里吃顿便饭吧。在队上吃晚饭可好?”

 

“多谢,那就给您添麻烦了。”祝玲瑛很大方地喝了饮料,镇定自若地回答。

 

把祝玲瑛让进炮楼,士兵们议论纷纷,感叹她的美丽,但也不乏把话题谈到间谍和密侦上的。和船头同伍的士兵就表示这样的女性不可能是务农为生的,这肯定是说谎。但是,马上有士兵反对,说务农并不表示是农民。结论是“祝玲瑛”可能是某个大地主家出身的,受过很高教育的女性。

 

此时,警备队中负责反谍的仲须军曹和田中翻译官开始和“祝玲瑛”面谈,表面上是问她丈夫的亲戚的情况,实际上旁敲侧击,试图弄清她是否为中国谍报人员。

 

虽然寻找亲戚的事情毫无线索,但祝玲瑛对盘问对答如流,举止自然。最终,两名日军认定祝不是间谍,而是“中国一个很有名望的家庭的成员,需要以礼相待”。两人据此向千田少尉作了汇报。

 

仲须和田中盘问祝玲瑛的事情,是船头谈到的。我在电话里问了一个问题:“他们当初究竟是怎样盘问的呢?”

 

船头讲是仲须和田中先用日语商量,然后田中用中文发问,再把回答翻译成日语给仲须。

 

船头肯定不明白我为何问这个问题--如果“祝玲瑛”真的是舒赛,那日军这个盘问注定不会成功--舒赛完全听得懂日语!

 

千田则回忆,他当时认为祝玲瑛十有八九是国军或者新四军的谍报人员,因为她的这身服装在这里出现太不自然了,而且还打听日本警备队情况,这是不怕抓错的事情。他曾经例行地察看祝玲瑛携带的物品,也曾问过一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例行话题,但都不大上心。千田在自己的回忆中说:“在这样从天而降的美人面前,我觉得做这些事都有些不适当。要不,放长线钓大鱼?不过,心中最关心的,是不能就让她这样走了。”

 

结果,这天最忙的是日军的炊事兵。《常德作战》描述:当时日军炊事班的士兵使出了浑身解数--烤肉、煎鸡蛋、烧鱼、莲藕制成的天敷罗,都在当晚的菜单上,千田和祝玲瑛面前还各弄来了一瓶啤酒(陪客的郭家顺也有一瓶)。虽然对司令部的军官来说,这样的饭菜也平常,但对前线的日军据点来说,这可是难得的美味--这是迎接贵宾才会有的招待啊。

 

千田少尉很满意。

 

祝玲瑛和千田对坐为饮,仪态大方,谈吐风趣,这一席吃得宾主尽欢。千田对《常德作战》的作者森金千秋讲道:“这不是和艺妓或者粗俗的女人同席,这是和真正高贵的女性一起吃饭啊,就算是师团长,也不容易有这样相谈的机会吧。”

 

船头等日本兵是没有身份上席的,但也能听到楼上谈饮的笑声,他们心中的好奇是:“少尉怎么一直没有说把那女人留下的话呢?”

 

其实,这时候千田自己也在承受着一种艰难的抉择--他深感这个祝玲瑛很有嫌疑,但是,他又不愿意逮捕这样一个风采令他折服的女子--而这种带有久违的“人间”感觉的聚会,又让他无法萌动邪念。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自己觉得很好的决定。

 

一直到终席,千田始终没有提过让“祝玲瑛”留下的要求。饭后,祝玲瑛从椅子上站起来,很典雅地发言感谢千田的招待,这种端正的礼仪,让千田少尉感到很新鲜。“感谢您的好意招待,如今天色已晚,就此告辞了。”祝玲瑛最后说。

 

“辛苦您了,”千田略带不自然地回道,“让您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太长了。今天晚上请在郭先生夫妇家过夜吧,明天要上路回去的话,我去送行。”

 

千田心中所想是:如果祝玲瑛是密侦,她一定急于逃走,不会在郭家过夜。他已经安排人监视,如果祝玲瑛逃走,就将其抓获。

 

然而,一夜无事。船头等人只知道那名女子第二天离去了,但《常德作战》中描述了千田第二天和祝玲瑛的最后一次会面。

 

第二天,千田少尉来到郭家顺家中。这时,祝玲瑛也已经起床了,精神饱满,千田形容她“丽若朝霞”。

 

“昨天多谢了。”祝说。

“没什么,昨夜睡得好吗?”千田问。

“很好,在这里睡得很好。”祝说。

 

“祝玲瑛”黑若深潭的双眼,证明她没有说谎,但是千田少尉暗中叹了口气。

 

他心中想到:“原来,你是新四军的人啊。”

 

千田少尉曾经参加过日军的反谍训练,他不是像普通士兵那样好欺骗的。他认定“祝玲瑛”属于新四军的理由是:“祝玲瑛”的状态,显示她昨夜确实睡得很好。而当时在换了环境以后能随时睡得很好,在当时的中国人中并不多见,说明祝习惯于经常改变住处。当时中国普通人很少旅行,中国正规军(国军)除了定期的移动外,也很少改变地方,是打阵地战的。在附近经常不断行军,改变住处的,只有新四军!

 

所以,“祝玲瑛”肯定是新四军的谍报人员啊!

 

《常德作战》中写道,当时新四军虽尚未进攻资福寺据点,但对日军阵地的构造和人员构成进行侦察,以便日后进攻却是可以想象的事情,绝非杞人忧天。为了这些对敌方有重大价值的情报,以生命为代价潜入侦察的“祝玲瑛”的勇气和聪慧,让人不能不感到钦佩之感。

 

然而,千田却并没有点破这一点。

 

这时,郭家顺的夫人走来,说:“昨天多承您的招待,今天请在我这里用饭吧。”

 

桌上,有中国的老酒,肉片炒莲藕,烧好的鸡蛋,还有茴香豆。并不很丰盛,是给“祝玲瑛”的饯行饭菜。

 

“祝女士,祝你前途平安,运气好。”最后干杯的时候,千田少尉意味深长地说。

 

“谢谢”。“祝玲瑛”宛然一笑。

 

千田后来回忆自己之所以没有当场点破“祝玲瑛”的身份,是因为他觉得用逮捕这样一个令他心折的女性来换取功绩,是卑劣的行为。对于放“祝玲瑛”离开的理由,他自欺欺人地表示--她并没有对警备队或者对军队的作战产生任何危害么。

 

“祝玲瑛”飘然而去。给她送行的郭夫人回来后,找到千田,说“祝玲瑛”让她转达“对宽厚的千田先生的感谢”。

 

千田觉得很欣慰,因为他觉得“祝玲瑛”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已经看破了她的身份。

 

此书后面记载:“根据后日密侦的情报,这个祝玲瑛,是李先念少将麾下所属政治局(应为社会局)的女局长。”

 

值得一提的是,船头在战后见到千田的时候,听他讲了自己为何会释放“祝玲瑛”的经过,还问了一个问题--“这样美丽的女人,你当时没有碰过她吗?”

 

千田很坦白地说--我只有在和她告别的时候握了一下手。她的神采让人神伤,不能直视。

 

“那么”,船头问:“你对那一次握手一定印象很深啦,当时是怎样的感觉呢?一定是很有女性的魅力吧?”

 

千田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对那次握手记忆深刻,因为。。。我能感觉出来,她是。。。经常握枪的人。。。

 

千田说对了--“祝玲瑛”如果是舒赛,那可是个两支手枪从日军手里抢过五条船的神枪手。这倒也说明他放“祝玲瑛”离去,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否则,就算当时郭家顺是首鼠两端,在告别的时候如果打起来,一对一,还不知道是鹿死谁手呢?

 

孤胆深入虎穴,情况危急时不退反进,主动出击。在对谈中巧妙伪装,骗过日军盘查,而又唤起千田心中尚未泯灭的人性,最终全身而退--舒赛,称“楚天奇女”不为过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guru&aid=45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