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
其實看到這書名,很難不想到「戰爭」這主軸,近幾年來,常在新聞看到不少恐怖攻擊或者國與國之間的鬥爭廝殺,就會有多少個孩子們因為這段過程而顛沛流離,甚至失去了單純與快樂的童年,,亞歷塞維奇這一本《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來自俄羅斯文學甫剛獲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其筆下101個故事句句揪心,字字心疼、難過,甚至讀到關鍵句子卻又不忍目睹那幕既血腥又無情且殘酷的戰爭。
一直在想,他們都還只是小孩子而已,有的還不到兩歲,甚至最大的也才十二歲而已,為何這世界的人們想要剝奪他們的生存環境呢?而歷史就是這麼殘忍,以前讀到一戰、二戰時,都覺得這些領導人總把權力慾望凌駕在尊重生命之上,那種強烈的群眾魅力的領導者,往往來自於內心所欠缺的不自信,想握擁權勢緊緊地掌控所有人,讓民眾俯首稱臣,懼怕權威而想討好各方軍隊。
每當一頁頁的翻閱著各章節時,每則每篇都深深為他們的童年記憶深處感到心疼,如果時間重來的話,我多麼希望他們可以跟我們一起享有幸福無憂的童年,自由自在,可以開心的玩,開心的笑,大家都玩在一起的那段美好,然而這不是一本會讓人舒心的書,而是給人感到鬱結於心的故事,在他們的國度裡,冰天雪地,災荒連年的那段日子,我們從來就不曾知道有時大人們的一場戰爭,就徹底剝奪了孩子渴盼的童年。
想起前陣子上生命書寫課程時,老師要我們回想童年與家庭的成長故事,我發現很多年以後,我需要的是我記憶裡面,埋著最深處的情感不斷攪動翻騰,緊接著再一樣一樣的撈出來診視,回想著,而亞歷塞維奇的《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就是透過採訪,紀錄了500人的對談,而精選出101篇故事,從戰爭僅2歲到15歲的孩童回憶,拼寫出世代的聲音,譜出一曲曲動人的篇章,突然覺得過去所有的挫折傷痛遠遠不及他們曾經所受過的苦,承擔的痛。
(感謝貓頭鷹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內容簡介】
全世界的幸福都抵不上無辜孩子的一滴淚水。
2015諾貝爾文學獎系列作
百年第一人╳記者╳文獻文學獲獎
作品授權52個國家,翻譯成47種語言
俄文直譯繁中版2016年首度上市,由吳佳靜老師(政大斯拉夫語系)審訂
台灣版限量作者燙金簽名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系列作,為時代的苦難與勇氣發聲
2015是二戰終戰70周年,2015年ISIS持續恐攻,2015年難民潮中海灘的小男孩引起全球關注,201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危機,普丁的強人政治再次受到注目。這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亞歷塞維奇別具意義。她花費三、四年書寫,記錄超過500人的對談,收錄101篇故事。從戰爭時年僅2到15歲的孩童回憶,拼寫出一個世代的聲音,一幅不同的人性圖像。
「當時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父母,即便父母已經死了,他們仍會繼續尋找……」
█不要把我媽媽埋進坑裡。她會醒來……
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從課本上學會的,而是用他們純真的雙眼。
二戰期間在蘇聯有100萬兒童死亡。假使透過這101個孩子的眼睛,我們是否可以看到戰爭的真相?不再是勝利與榮耀,而是瘋狂與荒謬。
█我是沒有童年的人,代替童年的,是戰爭
這裡沒有英雄、沒有名人,每個都是平凡人物,但他們的真實經歷卻比小說更驚人。即便孩子們不必上火線作戰,但在戰火中成長,在行刑者與受害者之間長大,看著俄羅斯軍人與德軍交替出現,見過無數屍體,有個孩子說他以為戰爭中只有男人會死亡,原來女人也會死。有的孩子說,戰爭在他們的想像中是一生最有意思的大事,是最大的冒險,當真正的戰爭發生在眼前,人們卻都傻了,變成了啞巴,只能瞪著恐懼的眼睛。他們的童年在戰爭裡學會挨餓、也學會祈禱,最終成了沒有童年的人。
█透過戰爭我們看見人性
書寫的內容誇越1917年到今日,如同啟示錄般的文學,用多種聲音拼貼出時代全景,精確描寫人性與社會。不只是記錄事件和事實,也是記錄人類情感的歷史。我們因此了解在事件中,人們如何思考、理解、記憶,他們相信與否,他們面對哪些希望與恐懼。亞歷塞維奇說:「假如我們不去記錄,在數十年後我們會很快地忘卻,或是拒絕面對。」或許我們從來不明白何謂戰爭的真實,那不是英雄主義、家國光榮,或用戰爭換取和平所能掩蓋的,唯有透過如此貼近真實的文字,才能讓我們體悟戰爭的殘酷。今日在世界各地仍舊不時發生戰爭與恐攻,處於和平地帶的我們,唯有直視這些苦難,才能面對與理解,或許才能再次喚醒人性的良知,與了解生處和平地區的我們何等幸運。
【作者介紹】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悲鳴》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間:最後的蘇維埃》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
【譯者簡介】
晴朗李寒
詩人、譯者。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外語系俄語專業。1992至2001年在俄羅斯從事俄語翻譯工作。出版詩集、譯著多部。2010年獲得聞一多詩歌獎桂冠。現居石家莊,開辦晴朗文藝書店。
【2016年亞歷塞維奇作品系列講座】,活動報名頁:http://goo.gl/aeaz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