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試讀】安妮‧吉斯雷森《拯救悲傷的一年:追憶後治癒,我這樣找回了我自己》_創意市集
2020/05/11 21:21:03瀏覽318|回應0|推薦5

《拯救悲傷的一年:追憶後治癒,我這樣找回了我自己》

 

有段期間經常莫名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緒漩渦裡,我以為我剛換環境,所以還沒來的及適應關係,需要時間慢慢來。可是職場環境由不得我的狀況可以慢慢來,高壓的口吻讓我整整長達兩年陷入絕望深淵,S知曉我的性格很壓抑,原以為前機關純抱怨,換個環境應該會比較好,實則不然。前學校最大問題在於人際讓我產生緊蹦壓力,加上曾經支撐我動力的團體開始四分五裂,於是我少了一個賴以生存的舒適圈。

 

直到我看了《拯救悲傷的一年》這本書。安妮不僅僅是失去雙胞胎妹妹們,為何兩個妹妹無端的自殺?這問題一直盤旋在她腦袋甚久,她想要找到答案。自己的父親被癌症侵蝕了健康,而親手打造的家被卡崔娜颶風吹垮了,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擊不停地考驗她的意志力。她想藉由存在危機讀書會(ECRG)的組成,凝聚一種緊密依靠的力量,找到救贖。

 

這樣的讀書會模式,我也有過。有一回參加圖書館辦的活動,透過身障聯盟宣傳行銷,就有了一門關於身障的心靈寫作班。然而帶著我們創作的老師告訴我們,書寫不是要我們寫成勵志的心靈雞湯,這從來都不是她要看的內容。身為身障者,一定會有其脆弱的地方,也有悲傷、憤怒、難堪,甚至絕望想說髒話的時刻。可以寫出來,釋放你內心所隱藏的負向能量。

 

安妮長達一年的追憶治療,找回了她自己。而我在寫作班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隱隱然的凝聚能量讓彼此知道,我們從不孤單。

【故事簡介】
「這本書提供了慷慨的陪伴,以及一種自己也被理解的撫慰之感。」──《舊金山紀事報》
★一場思辨和療癒的盛宴,關於救贖與回憶的自我治癒之作
★各界好評不斷「傑作!我笑著、哭著,希望能成為這個讀書會的一份子!」
安妮在兩年內接連失去了一對雙胞胎妹妹,被卡崔娜颶風一夜間奪去了棲身之所,接著如家族靠山般的父親被癌症侵蝕了健康,而後離世。她同時發現,身邊的親友也正遭受各種痛苦,感情破裂、婚姻觸礁、棘手的育兒問題、失業、財務危機以及意料之外的威脅──他們努力假裝快樂,其實都在面對各自的傷痛──她問自己:「遭遇人生的意外,該怎麼走出陰霾?」
「存在危機讀書會」就此誕生。
會員必須有些共同的特質:具有內省傾向、善良、有幽默感。有些人習於流連邊緣,有幾位則酷愛吸引注意。大家似乎都在尋找什麼,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而且很多人彼此不認識。他們每個月找一天相聚,在美酒、書、電影、音樂,與每個與會者的人生故事裡,透過詼諧的對話,探索生活與生存的意義、愛與恨,以及如何把自己過好。從托爾斯泰到莎士比亞,從但丁到西蒙波娃,在一場場的聚會上,在肋眼屋餐廳的五號桌、66號公路、監獄會面室甚至加護病房裡,他們逐漸領會各自面對人生的方式。
一年過後,安妮從深淵慢慢站起,她終於能與母親、與兄弟姊妹談論么妹們的自殺,談論父親的慈愛、專制、掙扎與隱藏的另一面,正視家庭裡一直被刻意忽視的傷痛。也許,即使是憂傷紮根最深的土壤,也能綻放出美麗和奇蹟的花朵。
人生像一場漫長的旅程,而「我們將繼續往下走,避開白鷺教堂下被鳥糞掩蓋的小路,這並不難,因為可以走的路,還有很多條。」
【本書特色】
★在傷痛中重拾失去生活重心的自己,一本體會到人性堅強的回憶錄
★以幽默和具文學性的文字,帶出一段段傷痛後治癒的故事
★引用經典文學,和古今文豪一同品味人生
【作者簡介】
安妮‧吉斯雷森(Anne Gisleson)
作品曾刊在《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牛津美國人》(The Oxford American)、《信徒》(The Believer)、《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等出版品上,也收錄在幾本文選中,例如《最佳美國人非必要讀物》(The Best American Nonrequired Reading)。她在紐奧良創意藝術中心教授創意寫作課程。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rin&aid=1346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