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慈濟宗門》7. 守持規戒勤精進
2010/04/29 11:29:50瀏覽264|回應0|推薦1

以下為2010419,大愛電視台首播--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法華經序》的內容。來源:http://moya.iyard.org/bin/view/Blog/BlogEntry1592  

 

愛欲所纏裹,

無智為甚迷。

 

值見如來世,

當勤精進念。

 

我們人人日常的生活,就是在心靈的道場。無論是在家或者是出俗,不離開直心;俗家有俗家人的心念,出家有出家人的心念,在生活中都不離開一念心。

 

平時多數的人,這顆心就是受「愛欲所纏裹」,所以才會「無智為最甚」。只要我們的心,若是被愛欲把我們纏住,無論是在家或者是出家,這都是沒有智慧,那使我們容易迷失。

 

在家人世俗事多,卿卿我我,親親愛愛,仇仇恨恨,愛愛怨怨,這種都是在小愛私情裡面;一輩子沉淪,要啟發那個清淨智,就很困難了!

 

所以我們能夠了解,人間的道理就是在這些煩惱中,所以我們要跳脫這個煩惱,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當然這條新的道路,是我們的心的道路,是我們生活新的方向。

 

這個新,不是一時的新,是經久常新,永遠永遠都是新--「日日新、苟日新」,那就是清淨的心。這清淨的心,好像似日日都是清心。

 

看看佛陀,到我們現在,在時間的距離,是二千多年了。佛法在二千多年來,這樣一直流傳下來,佛法是不是舊了?二千多年,還是常新!每天我們聽到的,都覺得,很有道理,佛法真的是一股最清心的法。

 

「法譬如水」這句話,我們在《無量義經》當中也是有念誦到--「江、河、池、井這些水,雖然江、河、泉、池,這些全都不同的名稱,不過呢,是同樣的水質,水可以清洗垢穢。」所以我們若能夠接觸了佛法,我們選擇了佛法,日日以法水洗心,我們的心就能夠日日新。

 

「新」就是「乾淨」的意思。每天都是真正清心,這就是我們的心宅。所以我們要如何讓我們的智慧明朗起來?唯有就是要除俗棄愛。所以脫離了欲塵,再進來清淨的道場,才不會再受到欲念把我們包裹住。

 

所以我們若是被欲包起來,無法開啟智慧,還是在這個塵埃垢檅的世俗的環境中、在輪轉,這種是不是「無智甚迷」呢?

 

本來在世俗就迷了,進來清淨的道場,還是在迷,迷在情。這種迷情,不僅只是指男女的情;不是!而是--只要我們沒有覺有情,都還是迷在俗情當中。若一直都是如此,那果報就很可怕!

 

所以我們應該人人要知道--「人人自己都有一個心靈道場,人人都有如來的本性」。不過,心地不清淨,所以被纏住,無明愛欲纏住,這就是無智。既然無智,哪有辦法「值見如來」呢?

 

所以你們說:「我們是不是有值遇佛世呢?」有啊,這個「識」跟你來來回回過去、現在、未來。在過去世的時後,你也是帶著如來的本性;現在世,你也沒有消失如來的本性;那未來世呢?也同樣不會消失掉!所以過去、現在、未來,這清淨如來本性,就是與我們同行。既然是與我們同行,你還要去哪裡求佛世呢?我們要懂得珍惜、自愛、自清淨,若如此,我們時時就是與如來同世。

 

當然,就是要勤精進!我們要勤精進,將我們這念心,時時勤拂拭,要不斷清洗。不要讓我們把那個舊的習氣,一直污染我們的心。我們每天都要去除舊的習性,我們每天都要接受新的佛法,所以來莊嚴我們的心靈道場。所以我們身體的道場,我們應該要自莊嚴,自己好好調整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勤精進念!

 

各位,學佛,我們的道場,在我們的自心。但是,我們人人要有一個環境,來分別「這是世俗、這是脫俗」的道場--「世俗的家庭」或是「脫俗的道場」。

 

我們靜思道場,我們不只是取個名叫「靜思」?大家就是嚮往在靜思!靜就是靜寂清澄,非常清淨的境界;好好來思惟,思惟正道,這就是我們的道場。所以我們的道場就是要勤行道,我們要時時勤修戒定慧,我們要時時熄滅貪瞋癡,這是我們的道場。

 

我們要勤,我們不僅只是要在道場的裡面精進,其實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只是用文字的讀誦還不夠;因為文字讀誦,它只不過讓你知道名詞,你們要好好去深入,能夠透徹裡頭的道理,我們才能身體力行在人間道。

 

修行不能離開人間,離開人間求佛法,好像是在兔子身上求兔角,這是不可能;在龜的身上要求毛,也是不可能。所以古人說:「我們若是修行,離開了人間法,好像似龜毛兔角,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在靜思道場,我們要勤,勤修戒定慧。

 

戒是很重要!修行,出家修行所以別於在家,與在家人不同的方向,就是在「戒、定、慧」。在家人、在世俗,他沒有一個方向軌道;但是,我們已經選擇了一個方向軌道,我們必定要有規戒。戒字是防非止惡,不對的事情,我們要預防起來。

 

我們過去一直在懺悔、懺悔,懺悔清淨。不過,我們要時時預防,再次習氣浮現起來,又是再犯錯誤,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戒。有戒,才能夠預防,防非、止惡!假使外面的境界出現時,我們要趕緊停止,不要有這個惡念、惡行。所以修行想要能夠清淨,必定要守戒。

 

看看我們常在說的:「靜寂清澄。」這就是一個守戒。但是我們要定,所以我們要「志玄虛漠」。我們要立志,這是我們選擇的一條方向道路,所以我們必定要立志。

 

立志、發願,必定要真的非常寬廣的弘願。那麼寬廣的弘願,不是在獨善其身,必定要兼利他人。所以若是想要在紛紛擾擾世俗的人間,還能夠兼利他人,我們若沒有這個定力,我們若沒有弘願,你想,這種芸芸眾生的習氣各個不同,我們要怎麼辦呢?所以我們必定要有「志玄虛漠」來助長我們這分的弘願。

 

甚至我們要「守之不動」,這就是定力。有了定力才能生出了智慧來;有了智慧,那我們這條的道路才能夠千秋百世,甚至「億百千劫」。這種的境界,應該是我們的靜思勤行道。

 

在這個境界,「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種的戒、定、慧,這是我們大家心靈的去向。

 

但是在這個紛擾的世間,我們若沒有好好來預防,那這個清淨的境界,很快就會惡濁,就會濁掉了!所以我們為了要常常保持清淨,我們自己要知道,靜思的道場,就是要有勤行道。要記得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才能夠保持我們「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就是我們靜思道場。

 

人人要了解,靜思道場設立到現在,人人以靜思為皈依處。既然皈依靜思道場,人人都有這個責任來護法!我們要「內傳、外護」,所以一定要人人勤修,人人的心靈道場清淨,才有辦法把靜思的法脈相傳下去。

 

靜思法脈就是要有「克己、克勤、克儉」,這就是我們人人,應該要在裡面的生活,必定要從克己開始。

 

「克己」常常說過--克服自己的身心行為。人人若沒有好好,克服自己的身心行為,我們要怎麼算是靜思弟子呢?

 

靜思道場既然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不是口號,是人人要做到!人人要做到這點,必定要「克己」--克服自己身心。

 

所以要克己,還要克勤。我們的修行道場是自力更生;這自力更生,這是我們永遠相傳,代代就要一直傳下去,這是我們的清規,所以必定要克勤。

 

我們要勤,因為我們要勤修。「勤修戒定慧」是在我們的內心裡,對道要勤,對事要勤,這樣才能夠精進。

 

所以「克己、克勤、克儉」,是我們精舍道場的本質。

 

要「心淨念純、護己慧命」--我們的心要很清淨,我們的念要很單純,護己慧命,這樣才能夠保護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要「守持清規淨戒」!

 

各位,我們大家選擇這個道場,大家這個清規淨戒必定要守持,這樣才能夠每天、每天,在這個道場產生著善法。想要做到身心為道,「規戒為第一」!我們的身和心,既然入這個道場來,就是為道;那佛法、道理要如何傳承下去?我們的法脈要如何傳承下來?這就是要有清淨的身心。

 

我們的身和心,我們的行為,我們的心念,必定時時為道。這條康莊的大路不要讓它偏差掉--「差毫釐、失千里」,所以這個心念非常重要。

 

守持清規淨戒,

日日產生善法;

身心為道,

規戒第一,

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這個規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內能自謙,外能禮讓」,這就是我們的功德住處!

 

所以,我們人人要安住在這個功德住處,記得「內能自謙,外能禮讓」,這才是我們修行的心靈道場。

 

所以我們靜思勤行道在無量義,你們在誦的《無量義經》,應該道理很淺顯,大家很了解。我們心靈的境界,要時時保守在「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甚至還要以規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這些就是我們的規戒!所以人人要心淨念純,自然就是守在這個規戒,安穩功德的地方。

 

所以請大家要時時顧好這念心,所以要多用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rahsu5168&aid=398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