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4 15:08:03瀏覽622|回應0|推薦4 | |
文人對香文化的貢獻-----轉載
中國香文化第一次躍進性的發展出現在西漢時期。 其中,以漢武帝為代表的上層統治者起了主導作用,王公貴族對香的大力推崇直接帶動了對香的使用。 但是,香之所以在後世能發展到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高度的藝術品質,則應歸功於歷代文人。 文人對香文化的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香文化尚在萌芽狀態時,文人們就廣泛介入並給予了多方面的推助。 在《易經》裡找到的關於香的蛛絲馬跡: 在《易經》裡由兩處談到香: 其一是《周易筮儀》:“置香爐一於格南,香合一於爐南,日炷香致敬。將筮則灑掃拂拭,滌硯一注水,及筆一、墨一、黃漆板一,於爐東。示上,筮著齊潔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其二《繫辭·上傳》:“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上古《易經》的時代裡,不只是實際焚香以祈求上界神祗指示日常的行事,而且香氣這種功能的感受也被提升為人們品格行為的指針,由此可知中國“香道”的源遠流長。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志典籍中,有很多記載都反映了文人對香的推崇。
如屈原在《離騷》中的精彩詠嘆:“扈江離與闢燕兮,紉秋蘭以為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椒專佞以慢稻兮,木殺又欲充夫佩幃”。
另據東漢蔡邕《琴操》所述,相傳孔子在從衛國返回魯國的途中,於幽谷之中見香蘭獨茂,不禁喟嘆:“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遂停車撫琴,成《漪蘭》之曲。
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南海的木本香料尚未傳入北方,所用只是蘭蕙椒桂等香草香木,但文人對香的情感態度已得到了清晰的展示。
其二,在中國文人的心目中,將焚香視為雅事。 如孟子曾言:“香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長壽”。 孟子不僅喜香,而且闡述了香的道理,認為人們對香的喜愛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
再如朱熹,對香也甚為嘉許,還寫有《香界》一詩: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洗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 花氣無邊熏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
古代“學界”對香的這種高度的肯定態度既確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保證了它作為“雅文化”與“精英文化”的品質,同時也把香納入了日常生活的範疇,而沒有使它局限在祭祀、宗教之中,這對香文化的普及與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其三,文人們廣泛參與香品、香具的製作和焚香方法的改善。 許多文人都是製香高手,如王維、李商隱、傅咸、傅元、黃庭堅、朱熹、蘇軾等。 蘇軾即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新和印香銀篆盤香”的記錄。 僅文人們配製的“梅花香”配方,流傳至今的就有四十三種,“龍涎香”則有三十餘種。 文人們不僅燒香,還要燒出情趣來,燒出意境來,燒出學問來。
從楊庭秀的《焚香詩》中可見其大觀: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似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今有香不見煙; 素馨欲開茉莉折,底處龍涎示旃檀。 平生飽食山林味,不柰此香殊嫵媚; 呼兒急取蒸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貴。 整個文人階層都廣泛用香,從而帶動了全社會的用香風氣。 從魏晉時期流行熏衣開始,文人們把用香視為風習,把愛香當作美名,唐宋以後風潮更勝。 雖然其中也不免有很多附庸風雅之輩,但文人的這種積極態度確實影響帶動了社會各階層的人士,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不僅是民間,官衙府第也處處用香,甚至接傳聖旨和科舉考試之時也要專設香案。
香料貿易及製香業隨之也更加興盛,香文化漸漸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