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品香習靜--從儒家絜矩之道看香道人文精神
2024/06/09 07:59:04瀏覽80|回應0|推薦0

 品香習靜--從儒家絜矩之道看香道人文精神

 

從品香形而下的物質面來形容香品的味道時,中國人的想法一向比較形而上:【沉香的味道會從你的鼻孔竄到你的後腦勺... 穿越後腦杓的兩邊...佈滿了你的知覺神經 因此人的情緒跟思維會馬上的安靜, 清涼...莊嚴 寬闊...祥和...一股柔和能量不斷滴在體內的....演繹 ;你感覺到體內的每一寸血液...都承載著沉香的輕撫;一種你從來沒有聞過的甘甜清涼,淳厚繚繞,不是木頭的味覺感受,感官的冒險從此不再相同... 】

 


中國人當然愛香。所以「爐香乍爇,法界蒙薰」,供佛的美好事物裡有「供香」,佛經裡也有香嚴童子聞香悟道,證羅漢果的故事。

深入的部分,在「探究心性,直趨於道」。這才是傳統中國文人對香,這項「玩物小道」的甚深期待。形而下的物質面、感官的愉悅,不是不重要,但那只是基本面,重點都是第二個字:道。

 

香道的人生意義是指人生值得活的那種識解、自覺,是生活有動力、滿足(幸福)的心理感受、精神狀態。宗教能給予人以香道的人生意義,虔誠的宗教徒在對“外在超越”的存在(如“上帝”)和高遠的宗教目標(如“成佛”)之信仰中,獲得動力、安寧、幸福的感受。

 


有相關典籍證實“香道”一詞中國早已有之,然而作為一個完整的藝術活動形式,香道之實質在我國宋代已經形成。在香煙嫋嫋中或靜坐,或讀書,或作畫的做法,的確可以使人的精神進入莊子所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高超境界。一直希望文化人或香道愛好者一起交流並將其發揚光大。

 

今天,除了燒香禮佛、佩帶香包等用香方式因深入民間而得以沿存外,傳統香學和上流社會文人雅士們儀規嚴格的品香儀式漸已遺失,很多人甚至不知“香道”為何物,更不用說什麼以香道來修身養性了。讓我們理解香料的美感作為一種人類追求美的心理外顯,香料以其芬芳的特質引導著一種文化。它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實在,更是一種精神體驗,顯現出一種香文化的特質和個性。

 

目前全世界的合成香料(包括單離香料)已達4000~5000種,合成香料是以石油化工產品,煤焦油萜類等原料通過化學合成得的香料。然而合成人工香水卻暗藏著殺機。香水已經成為繼香煙之後公共場合的又一污染源,含有丙酮的空氣清新劑也使人感到不適,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絜矩之道是君子審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設想,使人我之間,各得其宜。是要有用天然的植物香料、無附加化學香精與化學添加劑的制作!讓消費者能安心,真正買到不會危害人體的“天然好香”。讓我們也為自己心中續上一脈香,接起千年香道。

 


話說“絜矩之道”出自《大學》:在講述“八條目”的最後一條即“國治而後天下平”時,《大學》提出了所謂“絜矩之道”: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古注以禮記大學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絜音協 。絜矩音ㄒ | ㄝ ˊ ㄐ ㄩ ˇ或作shi ji絜,量度。矩,製作方形物件的工具。君子審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設想,使人我之間,各得其宜。

 


禮記大學此篇意思是說,若厭惡上級做事行為不正,那麼你就不要再用這種行為去對付你的下級;若厭惡下級有辦事不正的庸俗行為,那麼你就不要再用這種行為去應付上級;若厭惡我的前任有辦事不正行為,那麼就不要再用前任的行為來對付以後的人;若厭惡在我之後上任的人有不正行為,那麼就千萬不要再用後任人的錯誤行為去對付以前的人;若厭惡我右邊人的做事行為不正,那麼就千萬不能用右邊人的行為來對付左邊的人;同理,若厭惡我左邊人的做事行為不正,也千萬不能用左邊人的行為來對付右邊的人。

 

綜上所述,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自己所厭惡的事,就不要再強加給別人。這就是君子以身作則的道德示範作用。論語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可見絜矩之道,好說,但不容易做到。自己不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言行氣憤而不能諒解;自己也要能夠對別人寬恕不究;若能如此,即是菩薩的心量。

抽繹出來的理念有:一是,天下無不同之心,人心無不同之理,因此上面君王的倡導很要緊。上行便會下效,因此君子自應有遵循和執行道德規範、倫理規範之道。二是,上位者君王如此治家,則下位者效法,此後國治,然後天下平。三是,人在處事處世、待人接物時,要能換位思考,且要能如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自己厭惡、不喜歡的就不要強行施加給別人,以此來處理上下、左右、前後的人際關系,從而臻於天下的和睦、和諧。

因此儒家的道德思想在這種平凡生活中,在親子兩代間注入了濃烈的倫理性的希望與責任意識:期望親人的人生美好;在期望中產生力量,要為親人的幸福去勞作,並昇華為一種倫理道德的責任,自覺去履行。這樣,當一個人的生活中有了多於、高於個人的生活目的、目標出現時,也就是有了生存自覺,有了人生意義。

 

在孔子儒學看來,仁義的道德理想有高於個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成仁”就是為了實踐這個道德目標而自覺地獻出個人生命的行為。在儒家生活中,通常是指為了比個人家庭更高的國家倫理共同體而犧牲自己的道德表現。

 

文天祥臨刑時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史》卷418《文天祥傳》),就是光輝的典範。顯然,儒家的“不朽”不是指一個人的肉體生命不死或“靈魂不滅”,而是指一個人的某種德行,或事功,或言論,具有獨特而偉大的價值,能蔭庇後世,惠澤子孫,久遠而不衰。

 

換言之,是指一個非凡的個體生命已融入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集體生命中去,是指總能在集體生命中顯現的個體生命。

 

這是儒家思想、儒家生活中最高的、積極的價值目標、人生意義;它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實現的,但卻是屬於每個人都潛在擁有的,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皆可以不懈追求的。孟子論述的更明確充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孔子儒學認為生活中的辛勞困苦,不再僅是不可擺脫的負累,而且也是人之生命成長、人生完善的必要條件。菩薩的心之所以廣大,就是因為能夠以同理心設身處地,時時為一切眾生著想,發覺眾生的苦痛,興大慈悲救拔拯濟,令得真實解脫。《八大人覺經》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我們應當發菩薩心,就此解冤釋結,永斷惡緣。

 

儒學不是宗教,儒學之所以能綿延流傳,終於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因為儒學能在世俗生活中以其倫理道德思想給人的生命、生活注入動力、目標,感受到生活的價值。儒家思想一開始就能這樣徹底地消化掉了生活中具有負面性質的苦難逆境,在其中發掘出引導人生走向成功輝煌的因素,將其轉化為具有積極價值的生存狀態,詮釋為是一個充實生命、實現人生意義的過程,充分顯示了儒家思想卓越的智慧。生活中的人生意義空間因此變得更寬廣豐富:人生意義不僅存在于平凡的家庭倫常生活的希望和責任中,存在于成人、成仁、不朽的崇高追求和實踐中,甚至也存在于你能堅強地經歷的生活苦難中。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ihsu33&aid=18069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