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的香供養----轉載
2018/02/28 13:26:58瀏覽1254|回應0|推薦2
佛教的香供養----轉載


中國民族宗教綱訊 (李立祥)


禮佛中的焚香也稱“上香”、“拈香”“燒香”,是香事中的一種,佛教有“香、花、燈、涂、果、樂”六供養。最早焚香之舉,是與印度的地理氣候有關。當時,夏季的印度受大西洋的暖濕氣流侵襲,溫疫霉病較多。人們為了祛病和凈化空氣,需要點燃一些香草木料,特別是人們在聽經或打坐的時候蚊子較多,需要燃香驅蚊、潔凈空氣,以便能夠平心靜氣地聽經、打坐。之后,佛教形成焚香的習俗,《賢愚經》載:佛陀在向園時,有一個叫富奇那的長者,建一佛堂,準備禮請佛陀前來說法。他手持香爐,登樓遙望向園,並焚香禮佛。這時,香湮裊裊,飄往向園,落在佛陀頭頂上,形成一頂“香雲蓋”,佛陀知悉,即刻赴富奇那長者的佛堂說法。后來,印度成為產香的大國,出產的香料品種極多。

  我國對香料植物的利用始于春秋戰國時期。漢傳佛教香事發展的由來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的,當時大規模開邊,產自西域的“香料”傳入我國,使香事繁盛起來,檀香、沉香、龍腦香等香品以及香爐等香具應運而生。但是,那時香的使用還只限于宮廷、貴族之間,民間百姓尚未問津。至隋唐,香事方慢慢得以普及,並影響到祭祀文化,形成廣泛的以香作為供養的習俗。而焚香烹茶、焚香讀書,成為文人墨客優雅生活的表現。對于佛教而言,焚香逐漸向儀式化發展,成為信眾敬仰佛、菩薩並與之交流的一種途徑。藏香發源于西藏的寺院,由專修醫學的僧人研制而成。一般可分為粉末狀和柱狀兩種,是采用獨特的工藝利用西藏的植物制成的。

  但是,佛教並沒有燒高香、燒大香的教義。歸結起來,我覺得,這只是一些上香者心理因素的外在闡發,認為只有大把燒香、燒頭柱香、燒體積巨大的香、多燒香才能引起佛的重視,才能表示對佛的虔誠,才能帶來福運。細究起來,如此而行是否在其心靈深處隱含著功利的心態、有失佛門的清凈?並且帶來安全隱患。因為我們的佛教場所多為木制結構的古建,極易引發火災。我們看到,在禮佛人多時,高大的香燭也很容易造成人身的傷害。尤其那些名目繁多的高香,多是劣質的、以膠、染料等合成的化學制品,一經燃燒,必然造成環境的污染並危害人們的身體,與佛教注重環境保護的理念背道而馳。依照佛教的說法,佛前點香,插一支或三支即可,代表禮敬佛、法、僧,或代表去除貪、嗔、痴。孰知,要敬三寶,要戒三毒,均在心上,在平時的修行之中。法無定法,法無執著,心誠為要。心若不誠,再燒多少支香亦為枉然。故佛前上香,應盡量用少有污染的好香,每次一支或三支足矣。

  其實,焚香禮佛主要看自己的心境,即以何種心境行此禮儀。佛教講隨緣、隨順,禮佛方法眾多,獻花、獻供果、合掌一拜,誦經、坐禪、轉經繞寺均可,不必過于執著。來到宗教場所后,信眾以虔誠的心意、平和的心態焚香禮佛才是最重要的。經典中常以香比喻信眾的持戒之德,《戒德香經》載:在世間的香中,多由樹的根、枝、花所制成,這三種香只有順風時得聞其香。當時佛弟子阿難欲知是否有較此三者更殊勝之香,何者能不受風向影響而普熏十方,于是請示佛陀。佛陀告知,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寶、仁慈道德、不犯威儀,則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風、無風及無勢順勢的影響,這種戒香乃是最清凈無上者。這也說明嚴守戒律、廣為行善的重要性。

  由此,我們看到,焚香禮佛的意義在于:表示進香者虔誠供養佛、法、僧三寶;表示傳遞信息于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表示燃燒自身,無私奉獻、普香十方。而其根本意義在于表達對佛的尊崇、感激與懷念。對于信眾來說,則在焚香禮佛的過程中,借助香那逐漸燃起的、縹緲的、細細的湮線,以有形的香,加上無形的——以至誠的心面對佛的心香。從有形而至無形,進香者在靜思中默誦經咒或默默表述心中的祈願。以洗禮精神、觀照內心、調節身心。以悟証色空不二之理,追求去染成凈、自覺覺他的境界,形成和法界諸佛、菩薩的一種溝通和交流。信眾通過焚香禮佛,以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世界,奉獻人生、覺悟人生。我心如湮,“心香一瓣”,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增長善根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ndihsu33&aid=11062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