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5 02:53:19瀏覽431|回應0|推薦4 | |
一直以來,佛法菩提道修持與持行的核心架構是在於戒、定、慧,名為三學,又稱三無漏學;這是出家苦修佛道所必經歷的循環鐵三角,而三角的中心點即為超脫之佛本體性。我們也能依方向或過程步驟來看待三學,現世目前只剩僧家方面的黃服比丘與黃派喇嘛也是遵循這個類似過程步驟來修持行。 楞嚴經大義,即是佛法菩提道修持與持行的的後置核心部分;所謂菩堤道,為求無上菩提、佛菩提本、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堤,楞嚴經即在引導說明妄、識、見、心、禪、三昧、定、大淨界蓋(大白傘蓋佛頂陀羅尼)、境等等,而至邊邪正等菩堤道智能的聖教。因此,關於菩提道修行的前置核心、進程等兩者的理論和原理,未來不會出現在本篇觀楞嚴卷章內。 篇章名為觀楞嚴,是以我法門之智而遍照楞嚴經所寫;何為我法門之智?般若是。倘如佛祖言,六萬三千法門皆通佛道,而風之天羽法門為何?即無法門,只名法家(學術名);就像佛家痞子是名佛家,即非佛家。佛的教理中有三體系最為珍重,在唐朝三藏 玄焋大法師開始,直接譯為三寶;佛法僧三寶。雖說,佛家痞子是佛家,而痞子天羽是法家;並沒有要眾生特別珍重的意思,且當作我們兩個在耍寶好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