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霧無相
2024/07/16 23:35:57瀏覽301|回應4|推薦37

當你文字的腳步,日漸走遠後,我才更明白〈白居易〉【花非花,霧非霧】

的幽渺意境,無可捉摸。或者,這也是普羅大眾,時刻分秒的疑惑 ~

世間有常緣嗎?的確,就是沒有。倫常關係或普通的人情互動,最終就是

【空中樓閣,海市蜃樓】。不禁想起,六祖〈慧能〉那偈不朽的名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孟浩然〉也曾說過:【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對於「成住壞空」的緣起無常,亦滅無常,我們當慨然承受,淡漠以對,

才能保持心情的平靜無波。

然而,多愁善感之人,總會在許多個「人生岔口」躑躅游移,徘徊良久。

直到「事實無可改變」,才願意屈從而認命,這還算是理智且清醒。

對照社會上,更多固執己見,至死方休的人,便不禁感到唏噓長嘆。

這陣子,觀察到社會角落的幾起悲劇事件,都是攜帶子女,共赴黃泉,

或是先殺妻兒再自戕。相信他(她)們一定是遭逢相當大的難關與痛苦,

但如此殘狠地對待生命,仍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人生的諸多難題,要嘛一念提起,奮勇面對;要嘛一念放下,大破大立!

(圖/網路)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llyamen&aid=180818540

 回應文章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7/18 16:27

那就從今晚做起…小試一番,如何? 

要不要一起出門去壓風景?放下事務,說放就放,去體驗一下誰是花非花霧非霧。但有以下規定: 

1.穿清涼的衣服、熱褲

2.穿布鞋,不能穿高跟鞋

3.頭髮綁高、不能沙龍梳裡

4.適度粉妝,但不走妖豔路線

 

以上先從出門打扮開始,見面後我再教妳如何在人群中讓一群帥哥看見妳的美麗。

等妳喲~~~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7-18 22:10 回覆:


呵呵 ~ 真服了妳!還送來了【教戰守策】,【清涼解方】。

跟妳去【壓風景或壓馬路】,我都十分樂意,求之不得呢!

但七、八月,天氣如此酷熱,真的萬萬使不得,一定得相約在冬季。

喔,不!在秋高氣爽的【9月下旬到十月間】,都可以。

大太陽底下,走到哪兒都汗流浹背,我不喜歡那樣的感覺。

至於穿著與妝扮 ~

1.清涼衣服,或許可嘗試,熱褲不適合咱這年紀呀!

2.出門看風景,當然穿球鞋、布鞋!怎可能穿高跟鞋?

3.天氣熱,這兩天已剪了短髮,沒得紮馬尾或沙龍梳理了。

4.「妖豔路線」? 天氣熱,應該連粉妝都免了!

【教妳如何在人群中讓一群帥哥看見妳的美麗】

呵呵 ~ 這句話應該是我對妳說才對!妳比較有資格喔 ~

記得,我們相約在金風送爽的秋天。敲定日期,再聯繫妳。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7/18 11:21

王維號稱詩佛,因為憂國憂民其心,所以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李白號稱詩仙,所以可以灑脫到舉杯邀明月,醒醉天地間。 

就我了解的Sally,若真要「遠離操心」恐怕很難,除非「一念放下,大破大立!」----一笑。

 既然無法改變他人,只好改變自己;既然無法幫助所有人遠離痛苦,只好自己遠離這些痛苦。雖然都是類比的說法,道理大家也都懂,但就端視個人的選擇。 

Sally熱心又憂國憂民的個性,想不操心這些,除非真得有比這些還更重要的人事物才可能轉移。話說…關心家事國事民間事不是錯事,只是關心與操心總還有一個字的差別與個人影響轉折。 

我比較不出息,只顧著將自己顧好,將日子過好,保持個人健康,隨緣善結,就覺得已盡到國民義務。其他國家的事,社會上的事,懂一點、知道一點,然後就將不能為的事放下,繼續過自己能為的生活。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7-18 15:43 回覆:


〈王維〉前半生,或許也同〈杜甫〉一般,憂國憂民,對社會諸多關懷。

但他後半生,卻對人間世事淡漠許多!一心向佛習禪,轉往自己的內在。

而〈李白〉是天生性格使然,豪放的詩興,總為作品帶來灑脫飄逸之感。



我確實容易「憂患慮危」,不太放得開。所以,PO文寫到這主題,就是在

叮囑自己,勸勉自我。我覺得這有點遺傳因子,母親個性就容易憂心忡忡,

無論什麼大小事,到她面前,就一副天要塌下來的樣子。我似乎有受影響!

但比較幸運的是,我的憂心顧慮,結果都偏正面,最終都避掉麻煩或痛苦。

至於容易受到國事或社會悲劇而影響心情,大多也是短暫的,會慢慢調解。

情緒會起波瀾,都是因為退休後,常看政論節目或相關的新聞視頻所導致。

這跟不愛外出活動也有關係,無法將注意力,從政治社會移轉到大自然。

一切說來,就是個性的因素吧!若有「自知」的體悟,就會減輕些程度。



特羨慕妳的個性呢!幽默詼諧、隨和平易,提得起放得下,放心做自己。

我會慢慢向妳學習,該放下的事情,說放就放,別踟躕猶豫,添增困擾。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誰離不開誰的問題」,我必須偶爾離開自己的謬想。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7/17 20:17

人到了自殺與殺人的勇氣,

都是已陷入了一種精神疾病的極端。

雖然許多案件都很可能是完全沒有預警可循,

但是家庭、學校、工作單位、信仰單位、社會服務等等,多少有些責任!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7-17 21:28 回覆:


正華牧師說得中肯!會發生這樣的事,當事者多半已失理性。

而這情況,絕非出於偶然,應該早就有徵兆。

若能仔細觀察,多少看得出端倪。只是...有時也愛莫能助!

最令人難過的是,一位女國中教師抱著兩歲女嬰,自13樓縱身而下。

這該有多大的怨怒、委屈和勇氣啊!其他家人,或許了解原因。

宗教存在的意義,就是協助茫然無助者,認清事實,找到方向。

不過,解鈴仍需繫鈴人。每個人都需要努力壯大自己的內在,

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和力量。您說是嗎?


sallych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花非花
2024/07/16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