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習放下
2020/08/04 17:37:39瀏覽813|回應3|推薦73

                          

                 

            

最近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就像一位心靈導師,

在我面前做一場親切的演說,平易又即時有效。

從小我就對人際間的應對進退很敏感,也容易多作聯想。

甚至把年輕時的無病呻吟、傷春悲秋,發揮到極致。

喜歡(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甚於(薛寶釵)的樂觀開朗。

這種性格延伸到成年後,再加上職業屬性,就是「放不開」,

或者說「放不下」對自己內在的抗拒,想改變事實和環境。

書上說,負面情緒所帶來的不適或傷痛,都不是真的。

這些痛苦,都是你的「心智機器」,對於這個感覺的評斷。

是你把這個感覺,貼上了標籤,用你的觀點來分析而已!

往往,內心的不舒服與緊繃,是對外在事實的抗拒,想力圖改變

或逃避。當你能試著做到「放下」時,便有了容許與並存的可能,

接納之後,掙扎與抗拒消失了!生命便回到安詳、寧靜和自在。

以上,說來容易,實踐起來萬般艱難!否則,人世就不會有脫序

或失控的場面。我覺得,執拗和固著,是放不下的主要關鍵!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llyamen&aid=147293606

 回應文章

秋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7 22:42

我曾粗略讀過有關弗洛伊德心理學的一些看法:「的每個人都有三個我,分別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我們的目標是,控制本我,實現自我,最後進入超我。」

您此篇談的「放下」實非一般的「放下」!而是「三我」協調下的情操,知難行亦難!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0-08-09 02:58 回覆:

每個人的「三我」差別,層次都不同,端視「天生血性」的偏倚。

能少一點本我,多些自我、超我,自然是理性克制與修養的呈現。

我PO文所說的「放下」,也有不同層次。輕重性質,差異頗大!

弘一法師〈李叔同〉,一念之間,離妻別子,放下塵緣。

順治皇帝,看破宮廷鬥爭、權勢傾軋,遁入空門。

賈寶玉,失意於家道中落、人性糾葛、情海生波,剃度出家。

以上的「放下」,都是對生命重生,做出最內在的鍛鑄與淬鍊!

另一種放下,是在生活經歷中,與外在環境或人事物的「和解」,

放下對他們的不滿與怨怒,也等同於「放過自己」,不再產生抗拒

、衝撞的掙扎和矛盾。這種放下,是「性格的重塑」,擺脫固執。

看似困難,一旦歷經幾番磨練,自能體會「解脫桎梏」之必要。

凡人只要「役於欲」或「役於物(包含人)」,就無法輕鬆自由。

被既定的觀念、習性綁住,更是一輩子的枷鎖,所以才要學習放空。

無論是否容易,朝這個方向前進,就是一種向上趨勢。妳說,是嗎?


善良有才華的smileange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7 18:04
平安!
學習放下,真的很不容易啊!
我的好友,常常跟我說:放下執著,順其自然!
但是,我是一個深情又念舊的人、、、
友情、愛情,好像認定一個人,要我放下,很難!
一段經營很深的愛情或友情,常常我很難放下
讓自己痛苦很久!
我的好友說:她只能安慰我!
要我自己想通,才能真正做到放下!
我的朋友不多,但我很珍惜,每個朋友的友情
特別是,當我損失一個好友的時候!
真是痛心!
我的國中同學(好友)說:每個朋友就像過客~~
不一定,可以陪我到最後!
如果,這輩子我可以有3~5個知己陪伴我
那就是我的福氣了!

我有看過您的文章好幾篇,好像您以前是當老師
是國中國文老師?高中國文老師?
我的父母,都是國中老師退休的!
只是,好奇問一下
感覺,您很有愛心!

願上帝賜福給您!
微笑天使,祝福您闔家平安健康喜樂!
☺️♥️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0-08-09 15:05 回覆:

親愛的 smileange 妹妹:

從版上的文章看來,直覺妳很善良、率真!

願意將內在的想法,毫無隱諱地與格友分享。

也可以充分了解,妳是很重感情的人!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我同妳一樣,也無法淡漠或割捨親情、友情、愛情。

所以,我也認為放下對他們的「依賴」很困難!

但我們可以在「有緣」的前提下,把握擁有。

在無奈失去之後,放下悲傷,這過程的確很困難,

但一定要努力學習轉移注意力,放下失落的惆悵。

大抵來說,多情的另一面,是軟弱和依賴。

我們必須清楚,世間一切都短暫,放下是一種解脫!

妳提到我退休前的職業?確實是國中老師。

感謝妳的鼓舞與讚美,我其實很庸碌平凡!

在此,與大夥分享生活體驗,成長性靈。


慕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6 06:39
放下這二個字知易行難。

若你能將喜怒哀樂都堪破,一切的罣礙便不存在。


心無罣礙,就能從定、靜、安、慮、得而到止於至善。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0-08-06 21:59 回覆:

我們「放不下」的原因是:

習慣現有的、依賴擁有的、期盼想要的、憂心不安的、

浸淫虛幻的、執著腦海的、陶醉美妙的、追逐永恆的...

如此的人生「浮士繪」,多姿多采,怎能說放就放?

然而,不適度放下一些,終究駝負不了那最後的負荷!

所以要「學習」放下,這可跟閱歷、膽識和智慧有關。

我同意你的看法「知易行難」,因為我一直做不到!

我的關注太多,愛太豐富;也有生生世世的眷戀...

只能放下過多的物質世界,與不相干的人世紛擾。

至於「定靜安慮得」,道德理智下,我能規範自己,

而情感的關懷與凝注,就必須再多努力抽離和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