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4 12:18:37瀏覽3224|回應1|推薦3 | |
看完「KANO」後,被電影中所傳達出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但是看到外界一些負面的批評﹕ 「KANO宣揚殖民與皇民化」 「KANO破壞台灣主體性,宣揚殖民主義與美化日本」 然後再把魏德聖的三部電影評價為「皇民三部曲」,直指「KANO」媚日 ; 是魏德聖「皇民三部曲」最終篇。 看到這種負面的批評,我不禁為魏德聖導演抱不平,魏德聖的三部電影剛好都是敘述台灣在日本統治下的故事﹕ 「海角七號」是一個橫跨現代和日本統治時期的愛情故事。六十多年前,日本戰敗撤離,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船離開台灣,拋下台灣戀人:友子,他在船上把對友子的懷念與愛戀,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但是,他當時沒有勇氣寄出這七封情書,在他去世後由他的子孫寄出這七封情書,然後輾轉到了男主角阿嘉的手上,再由阿嘉交到年邁的友子手上,電影中串連出兩個六十年前與六十年後的愛情故事。 「賽德克‧巴萊」是記錄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日本人和原住民發生爭執,因而爆發了一場傷亡慘重的戰爭。 「KANO」是記錄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台灣史上首支由台灣人、日本人和原住民組成的棒球隊(嘉農棒球隊KANO)打進日本甲子園決賽的故事。 「海角七號」和「KANO」都是敘述台灣在日本統治下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忠實的呈現殖民統治時期小人物們為生活而奮鬥。他們不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也不是政治家,他們沒有能力改變大環境,他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的生活,為自己而活,為家庭而活。 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不管是學校或政府機關,掌權者當然是日本人,學校校長是日本人,棒球隊的總教練近藤兵太郎是日本人,開發水利的總工程師八田與一是日本人,這些都是事實,而這些日本人發自內心的建設台灣這片土地,才會有嘉農棒球隊打進日本甲子園決賽,才會有嘉南大圳,我們不能抹煞它的存在。 如果八田與一不熱愛台灣這片土地,沒有真心誠意的跟台灣人和平相處,台灣人也不會在他去世後立碑紀念他。 不管在那一個時代背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只要能互相尊重,就能跨越國界,跨越種族,譜出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 我婆婆生長在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小學時期的一位日籍女老師很喜歡她,也很照顧她,後來隨著日本人撤離,這名日籍女老師也返回日本,但是,她們還是繼續有書信往來,每逢佳節,還會互寄禮物給對方。 我也是在殖民統治下長大,在1999年以前,澳門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葡萄牙人在澳門政府部門都是擔當高級官員,或在葡萄牙人開設的公司擔當重要角色,中國人要在這些地方上班,必須懂葡萄牙語。印象中的葡萄牙人都是友善的,也有在建設澳門。也許是語言的隔閡,他們談不上喜歡跟中國人打交道,但是,他們沒有惡意的欺負中國人。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份聖誕禮,就是來自一對葡萄牙夫婦。而我父親能夠在政府的公園上班,也是要感謝一位葡萄牙的官員。我父親生長在文革時期,只能讀到國中,他很幸運的能夠移民到澳門,他在澳門的生活過得很辛苦,國中的學歷只能做粗活工作養家。有一天,他看到報紙廣告刋登政府公園招考園丁,在當時,在政府單位工作,必須懂一點點葡萄牙語,他既不會葡萄牙語,也不會英語,但是他還是跑去應徵,而且很認真的鑽研花草和園藝,他很幸運的通過筆試,接下來是口試,當時的考試官是葡萄牙人,我父親不會說葡萄牙語和英語,於是他就帶著我去應試,充當翻譯的角色,那位考官看到我父親在花草和園藝方面的専業知識,於是,錄取他。我父親進入政府機關,終於可以過著安定的生活。其實,以一位考試官或主管的角色,他可以用「語言」或「學歷」其中一項來否定我父親,也可以不允許我這位外人參與陪考。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子做,他看見我父親在花草和園藝方面的専業。 其實,不管過去在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殖民地,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感動人心的故事,我們不必否定它的存在,應該用客觀和理性的角度來看待它,更不必帶著悲情的色彩,向全世界宣告﹕殖民統治下的生活是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台灣人應該感到驕傲,因為有這一位導演,願意發掘台灣的故事,拍出屬於台灣這片土地的電影,讓後代子孫更認識台灣。直到今天,還沒有一位澳門導演,拍出屬於澳門這片土地的電影,我們只能透過照片﹑文字來回憶澳門。 謹以小小的一張電影票向魏德聖導演致敬,希望導演再接再厲,繼續拍出更多屬於台灣這片土地的電影,讓後代子孫更認識台灣,同時讓全世界都認識台灣。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