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層下陷
2009/09/14 19:36:57瀏覽364|回應0|推薦3

單元名稱

地層下陷

人數

40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高職社會科)

時間

45分鐘

教材研究

1.水資源的分佈情形

2.興建水利設施的目的與其類型

3.水污染的來源與污染程度

4.地下水與地層下陷、土壤鹽化、海水倒灌

5.水土保持與環境災害(土石流、山洪暴發)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1.對地層下陷有基本的認識

2.對水的存在有基本的認識

教學方法

講述教學法

問答教學法

 

地點

教室

教學資源

一、黃兆慧(2002),台灣的水庫,台北:遠足文化。

二、林孟龍、王鑫(2002),台灣的河流,台北:遠足文化。

三、吳梅東等(2004),偕大地悠游:河流,台北:秋雨文化。

四、張杜(1994),時代-生活叢書:地理,香港:時代出版。

 

教具準備

1.notebook  2.單槍投影機  3.喇叭  4.板書  5.圖片

跨領域課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水與生命、水的分布)

基本能力

1.欣賞、表現與創新  2.主動探索與研究

議題

環境教育

 

單元目標

具 體 目 標

能力指標

議題

 

 

 

一、認知目標:

1.認識水資源

 

 

 

1-1 認識水的分布

1-2了解人類可使用的水資源缺少之因

 

 

 

1-4-1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的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1-4-2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

1-4-7說出對生活空間及周緣環境的感受,願意提出改善建言或方案。

 

 

 

3-3-1了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環境教育》

4-3-3 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境議題與策略。《環境教育》

 

 

2.了解水利設施

 

 

2-1了解興建水利設施的起因與目的

2-2 認識台灣重要的水利設施

 

3.認識水污染

 

3-1了解水汙染的幾種類型

3-2 說出台灣水污染最嚴重的地區

3-2 了解避免水污染的方法

 

 

 

 

 

 

 

 

4.認識超抽地下水造成的災害

 

 

 

4-1 說出臺灣地層下陷與土讓鹽化的原因及後果

4-2了解台灣地層下陷的主要分布地區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會有什麼變化。

8-4-6 了解環境問題或社會問題的解決,需靠跨領域的專業彼此交流、合作和整合。

 

 

 

 

 

 

 

5.認識水土保持

 

 

 

5-1 說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相關災害(:山洪暴發、土石流)

5-2 討論如何做好水土保持

二、技能目標:

6.關心臺灣水資源的利用情況與生活周遭水污染的情況。

 

6-1 體認水資源的珍貴性

6-2 觀察校園(池塘、水溝等)內是否有水汙染的情況。

6-3 各組就調查及討論的結果,提出口頭報告。

 

 

三、情意目標:

7.讓學生體驗到早期與現在用水方法的差異,以正確的態度去使用水源。

 

7-1 全班同學與家中長輩討論,早期的用水情形,以了解得水不易。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8820572002&aid=331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