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錯用心
2005/12/02 16:28:45瀏覽301|回應3|推薦13

這文註定有點亂,因嘗試在寫的時候,腦又要跳出來主導時,心得出現喊話,
腦只能是手,依心而打出文字之流。
時時帶覺心,腦只是一個人的僕人,不要受到腦控制,
不要受役於腦,是謂<依心而行>!
隨時注意行動時的發號施令機制來自人心或腦?

腦的運作有對錯、是非、該與不該的判定,例如,覺<昨是而今非>是腦在運作。
只要牽涉規劃、安排都是腦在主導,心是<ㄧ>,沒有對錯是非,是一體、和諧的,
人性多衝突,這衝突而引起的錯亂是腦所引起的。
這是一個人腦建構出來的社會,古時候的人類社會則較接近心主導而成的組織體。
而現代社會可稱得上<錯用心>的表徵,因此多亂象,人心多浮動。
只因<心>難立足於腦所建構的社會。

如果走到一個點上,有兩條路:一條是已知、另一條是未知。
依心而行要選擇那未知的!
選擇已知是頭腦在決定,未知是難預期而潛藏風險,卻是依心而行,
人腦善分析、多邏輯、講教育,特性是多侵略、少接受,那是爭戰性而陽剛的。
行事多機巧而非出自真心,往往是<錯用心>的表徵。
莫忘,心是一個人的主人,腦為僕人,心應該是發號施令者。
心是一個整體、和諧而不會錯亂。
錯亂的是腦在發號施令,而人還以為是依心而行,這樣便是錯用心。
明心見性,不再錯用心,人便成為一個和諧的個體,那是<ㄧ>。

想到一個<錯用心>的好例子,那麼要提提有關<恐懼>。
恐懼之心?錯了,是腦在恐懼,心是無有懼、無有不懼。
腦想太多,累積過往知識與前人教育訓誡,於是心生畏懼,
心不怕啊!在此是錯用<心>字,表達畏懼感,源於腦的指令。
我一向膽子小,怕事。恐懼啊!
因為腦筋太會想,想得多、鋪陳堆疊理由一堆,於是越發恐懼。
不是心在恐懼。心不會怕的,心是和諧的<ㄧ>。腦在想,於是怕。
<怕>字,心白。心空白,那是腦製造出來的恐懼。
近日常言來者相應、去者不留。如何做到來者相應、去者不留。
來者原本就得相應,去者不留的工夫可就得從<心>著手。
所有掛留存於腦意識界,不時出現干擾心源,成心障。
因由心障,心難保清明,發號施令的工作於是由腦接手。

人在從事創作性的活動時是<心>在掌舵,創作是神性的彰顯。
感動、愛、分享都是心的狀態。感動有心、愛心、分享之心...心的運作啊!
心無分別,是統一的和諧體,愛恨交織是腦運作產生的情境。
心啊!無私無有分別,就是<一>顆心。
技術性與工匠活動則是腦在主導,是介於人與獸性的活動,
一般人的學習活動得用腦,在學習狀態時,心讓腦勝出,注意啊!
是心讓出引導的地位,為了學習這樣的活動得靠腦。
人專注於工作上是腦控制了這個人,那麼心在哪?
那樣的時候,心亡也!
所以現代人常常很忙,忙~則心亡,心不見了,人完全聽腦在行動。
依腦而行,是為專心工作,實則心不在呀!這也是叫,錯用心?

現代人多煩惱。煩惱正是人腦的標準產物。
想太多則煩惱多,這想啊!可恰恰是腦最擅長的。
所以,靜心、打坐,都是要<止>想,不要再想了!
無思則腦不見,此時心便出現,於是心明,
心明,靈澄澈。
明心便見性,一個人的本然面目便清楚呈現。


此時,因為心有話說,而腦在聽命行事,還不習慣這樣的我,
所以這文啊,有點亂,亂的是腦不時跳出來干擾心的運作。
於是,放空,整理中......
心前行,腦聽令!
心為主,腦為輔!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ya&aid=115842

 回應文章

如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心想~也是錯用心
2005/12/09 17:54
有關<心想事成>
心想也是錯用心又一例
心其實不會想,想的是腦哩
用心不用想,想是腦的運作~
心不想如何事成?
也許靠念力囉!
還有啊!心影像法...嘿嘿...
又有點異想天開囉
把希望的種子撒向空中,輕清地飄散,慢漫地落下,於是如芽新綠般開展...
發芽在 :重慶12號森林

如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5/12/04 23:40
這"錯用心"
方領悟...以文字表達實在很難說
哎~~真理其實難以用言語明說
強而為說不過是嘗試~~指月~~

把希望的種子撒向空中,輕清地飄散,慢漫地落下,於是如芽新綠般開展...
發芽在 :重慶12號森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太棒了
2005/12/03 08:18

講得太棒了!!!我喜歡!!

很貼切!!  很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