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喜歡吃甜甜圈嗎?
2008/11/26 16:08:39瀏覽697|回應0|推薦1

「奧運棒球vs.美國大聯盟」系列六

台灣的球迷文化是什麼?棒球場的看台文化又是長什麼樣子?有多少各行各業與各式各樣的球迷是如何地愛台灣和愛棒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加油團,心甘情願追隨中華隊一起南征北討?他們的腦袋是國族榮光掛帥,還是大棒球主義優先?沒有人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哪裡,真的。

但其實,大家在關心中華隊戰績好壞的同時,應該也很樂於瞭解球迷的內心世界吧,每一個球迷的棒球生命之成長歷程,可被探討的層次,應該不僅止於媒體偶會報導的所謂的「場邊花絮」那麼低吧?既然這樣,為何整個棒球產業界的週邊人等,對個別球迷究竟「怎麼形成」的大哉問如此漠視呢?

台灣的球迷有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有沒有機會瞭解自己「已然且必然成為棒球文化的一部份」此一事實?

莉雅在上一篇的「奧運棒球vs.美國大聯盟」系列五所提出「棒球文化的同心圓缺口理論」(http://tw.sports.yahoo.com/mlb/blog/mlb_gao/508.html),就是要將
台灣棒球文化最欠缺卻也是最重要的「球迷主體性及其全方位視野」給挖掘出來,但在此之前,大家不妨先用想像力「摹擬」一下,那個「缺口」的外貌,又酷似什麼東西呢?

嗯,像不像你可能也很愛吃的甜甜圈呢?

沒錯,這就是一個迷人的甜甜圈。其正中央的洞,就是甜甜圈之所以叫甜甜圈的重點「所在」了,因為若沒那個洞,也就沒有如此誘人的美食了,其獨特的「商品個性和風味」當然也會完全不見了,而整個棒球產業不也一樣嗎?

棒球運動最核心的「部位」,就是棒球場正中央的比賽本身,以及,比賽的參與者(如球員、教練和裁判等)。至於我們自己最熟悉的「本尊」,龐大的球迷們,則分坐看台上,大家的眼睛也全都往正中央這個洞的「空間」望過去。而就甜甜圈而言,真正存在且真正好吃的「部份」,卻是那一整圈華麗的麵包體,若將那一圈移到棒球文化的場域來看,不就是「環繞球場、包圍球員」的看台文化和球迷心聲嗎?當比賽結束後,大家走出球場時,那毫無彊界和邊際可言的場外世界,不正是棒球文化賴以生根茁壯的無數個超連結關係之流動空間嗎?

然而,最妙也最奇怪的地方卻是,在台灣,大家對這個大甜甜圈的「口感」如何,竟然如此陌生,似乎都忘了該怎麼細品慢嚐與深入瞭解那個麵包體,其內在的組織性「成份」和「原料」是什麼?質地細緻或油膩?彈性係數的高低差大不大?調味包有無花招百出?嗆辣度出不出色?外觀還能多有創意?這些疑惑個個都是「謎」,要將所有的「謎底」解碼,唯有回歸最原始的「迷」身份,並張口咬起甜甜圈,在唇齒間咀嚼球迷文化的言說臉譜及論述面貌。

台灣的「迷」傳奇是來自於黨政操作的國族意識嗎?還是如同MLB般,根植於人類不朽的家庭價值?或者,源起於社會化過程中的同儕影響甚至壓力?媒體又在其間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除了上述這些因素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體制性的內建變數,對更虛無的「迷」神話,發揮最關鍵的推波助瀾作用?

棒球的球迷文化跟棒球運動本身一樣,也具有超越時空的特質,它,不僅包括球賽現場球迷的感官情緒,還廣納在家收看「終端機」(電腦螢幕與電視畫面)直播球賽的「不在場」球迷之喜怒哀樂,如此包山包海寬闊無比的球迷文化之綜合性混裝體的物種調查工作,當然要從最前線的看台文化出發,加以深度考據,纔能獲致最珍貴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囉。

但台灣的這一切,實在有待補強,也該試著來當當主角的你,準備好「你搜尋良久才找到」的答案了嗎?且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為球迷文化的採樣要務之「失物招領」大旗共同努力吧。

備註:本文部份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1點至12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本文作者為邊邊角角棒球論壇美國職棒名家)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ssiangirl201&aid=2419086